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云南剑川,曾于唐、五代和元朝建有三座古城:其一,罗鲁城,公元731年建,在今甸南镇上下登一带;其二,望德城,公元937年(后晋天福元年)建,在今金华镇向湖村;其三,金华古城,即今日之剑川古城,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1370年),至今已650多年。
随着岁月的变迁,罗鲁城和望德城,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难见残砖断亙。历经千年风霜,沧海桑田,只有金华古城被完整地保存下来。
据康熙《剑川州志》载:剑川古城"周三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二尺,砖垛石墙。垛口一千三百二十七,壕宽八尺,深五尺。城内驰道宽一丈,城外驰道宽一丈二尺"。为了保证城池的坚固,城墙全部用青石板支砌。
整个古城基本呈正方形棋盘式格局,显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古城设四门,各有门楼,东为"嘉庆″,南为"拱日",西为"金龙″,北为"拱极"。其中南门、北门,是滇藏茶马古道(盐马古道)上马帮必经之路,极为繁忙热闹。
古城取西门外岩场沟溪水入城,清洁街道,净化环境。由于布局科学合理,巷道中的流水日夜不绝,为防火减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52年,古城城墙和门楼被撤除。随后,特别是在十年"文革″中,古城部分建筑遭受了程度不同的破坏,但明清以来的基本格局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至今,古城内保留有明代建筑42处,清代建筑146处,其余多为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传统土木结构。古民居建筑的保留量,占全部建筑的90%以上。其中,有不少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是典型的白族传统庭院。建筑古朴大气,茶马商旅驿镇风格突出,美观大方,经济适用。
剑川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登科及第者就有558名。因此,古城内留下了大量的名人故居,如"建威将军″鲁宅、赵藩"光禄第"、"周钟岳故居″、"张伯简故居″等。2003年11月5日,剑川古城被列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5月25日,西门街明代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为种种原因,剑川古城常被人们严重低估,并在不经意中错过!事实上,剑川古城格局完整,古民居院落数量众多,历史久远,环境典雅清幽,可媲美天下驰名的丽江古城。加之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鼎盛,甚至比后者更为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