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急诊来了一位危重老年患者,之前做过冠脉搭桥,在急诊因心脏骤停(CA)做了心肺复苏,之后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持续数天无尿,逐渐出现威胁生命的水潴留、高钾血症、酸中毒,于是我们透析中心的大夫给插了股静脉临时导管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床旁血液透析滤过)。经过急诊、透析中心以及多学科诊治,虽然心脏功能得到逐渐改善,但肾功能仍无法恢复,我们始终期待的“尿”,却始终没有一滴半点,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将渐渐驱走的死神又拉近到这位危重的老人身上,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患者心肺复苏后有些神志恍惚,无意中自己将他的肾脏替代生命线-股静脉临时导管-给拔除了。

他的家人再次感到对老人预后的绝望,在此之时,作为一位大夫,内心也是十分担忧,抱着治病救人的信念,我们再次和他的家人深入交流,老人的预后以及未来的治疗计划,考虑到短期内老人的肾脏功能无法恢复,最终我们和他家人一起作出决定,在颈部插一根带涤纶套的颈内静脉导管(俗称透析长期导管),用来保证老人肾脏替代治疗的顺利进行。

心脏骤停继发病变(一位心脏骤停后的老人)(1)

手术操作前的准备

术前我们通过了解胸片,预计了导管末端放置的理想位置(通常为右心房),并通过B超评估了颈内静脉入路操作的可行性,但患者神志恍惚,十分烦躁,与时间赛跑成了插管成功的关键。在两位同事的给力帮忙下,消毒、铺无菌巾、冲管等日常流水线般操作比以往更快了些。作为术者的我,更是专注每一步操作,小心快速对手术区域局麻、超声引导下探及颈内静脉、快速而柔和送入导丝,助手观察心电监护有无新发心律失常,然后继续局麻并设计导管路线,隧道针建立皮下隧道,由于老人的头部不自主摆动,几乎是趁着患者安静的那数秒钟完成隧道建立,立即将导管从隧道置入,快速扩张皮肤,送入带负压阀门的导管撕脱鞘,当取出导管内芯瞬间,由于老人的中心静脉压非常高,血液瞬间如泉涌出,此时已来不及半秒思考,如同平时,瞬间将导管快速送入颈内静脉,完成20s血流抽吸检验导管血流量效果后,此时带涤纶套的颈内静脉导管的操作大部分已完成。幸运的是,患者未感到明显的痛苦,生命体征稳定。我们也长舒一口气(平时的工作留下的习惯),缝皮、固定导管、清洗手术区域、敷料包扎导管和创面。术后床旁的胸片显示导管走行弧度良好,末端位于右心房。

心脏骤停继发病变(一位心脏骤停后的老人)(2)

细针局麻、探查颈内静脉

心脏骤停继发病变(一位心脏骤停后的老人)(3)

为减少吃瓜群众呕感,图像做了些处理

作为一名肾透析守护者,包括中心静脉插管在内的血管通路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临床技能,成熟稳健的操作不仅在关键时候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插管风险,也同时能挽救千千万万脆弱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