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与包头,这两个内蒙古自治区的兄弟城市,人们总爱将他们进行各方面的对比。今天我也凑个热闹。

一、总面积

(一)呼和浩特: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60平方公里。

(二)包头:全市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

(三)点评:无论是全市总面积还是建成区面积,包头都比呼和浩特要大。不过按现在发展趋势,将来不会过很久,呼和浩特的建成区面积肯定要比包头大了。

二、人口

(一)呼和浩特:截止201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31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1万人。

(二)包头: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8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1.4万人。

(三)点评:虽然本文列举的呼和浩特与包头的人口数字分属两个年份,但呼和浩特的城市人口超过包头已是明白无误的。

三、城市荣誉:

(一)呼和浩特:“中国乳都”、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

(二)包头:“草原钢城”、“稀土之都”、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第三届中华环境奖、全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

(三)点评

1、“全国十大幸福城市”是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邮政集团、国家统计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的。呼和浩特入选,感觉这个调查很水,很扯。呼和浩特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幸福感在哪里?最让人诟病的堵车严重、挖路不止,偷盗猖獗,都是明显的负数,十足的幸福感扣分项。

2、包头的“草原钢城”基本已属于历史荣誉,拿现在国内钢铁工业衡量,包钢不光量上不去,产品也还是“厚重长大”(说不好听一点就是“傻大黑粗”),效益还不好;“稀土之都”只是一个概念,只是有点资源优势,没有资金、技术优势。

3、总体来说,包头的城市荣誉的含金量还是比呼和浩特的强不少。

四、生产总值

(一)呼和浩特: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2791亿元。

(二)包头: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2714亿元。

(三)点评:

1、呼和浩特首次超越包头,排名第二。

2、呼和浩特生产总值超越包头,很多人认为,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即使在我们内蒙古人看来,呼和浩特也没有工业。实际上,呼和浩特怎么能没有工业呢,伊利、蒙牛的食品加工业不就是工业吗?实际上,就企业产值和整体盈利能力来看,呼和浩特工业要比包头的强不少。我们用事实说话:

2019年,伊利营收902.23亿元,盈利70亿元。

2019年,包钢集团营收按700亿,一机和北重各100亿多一点;令人震惊的是,营业收入包钢+一机+北重=伊利;按盈利能力,包头这些重工业企业和伊利、蒙牛等相差天遥地远,包钢、北重基本就在盈亏线上,一机靠我军对99式(99A)、15式两种坦克以及VT-4坦克的出口还是盈利的,但也数量有限。可以说,全包头市所有工业企业的盈利加起来,也肯定没有70亿……

2018年,蒙牛营收还689.7亿元呢,蒙牛的营收就抵消了个包钢。

4、包头强是强在重工业上,弱是所在民营企业和轻工业上。包头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矿老板。民营企业和轻工业疲弱,整个经济面就活力不足。

五、综述:

自从包头的地铁被叫停后,很多包头人心里是比较失落的。毕竟包头在内蒙古自治区当老大当了几十年了,近年,在各项指标上眼巴巴地看着被呼和浩特超过,有些人担心包头是否会走向衰落。实际上这种担心还是多余的。

(一)包头的市民素质、特别是技术工人素质要比呼和浩特强很多。

(二)包头别看没有高架桥、地铁,但是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还是要比呼和浩特强。

(三)包头的中学教育水平强于呼市。

(四)包头拥有世界最大的3.6万吨垂直挤压机,一机集团是国内唯一的生产主战坦克和8×8轮式战车基地,北重的大中口径火炮在国内处于无可替代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呼和浩特的国民生产总值是软的,包头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硬的。一机和北重都是国家保军骨干企业,这个意思就是说,不管挣不挣钱,盈不盈利,国家是必保的。

未来,包头与呼和浩特在长期的一段时间内,就生产总值等核心指标来看,还将处于激烈的你追我赶阶段。

内蒙包头市介绍(内蒙古双城记呼和浩特)(1)

呼和浩特

内蒙包头市介绍(内蒙古双城记呼和浩特)(2)

包头

内蒙包头市介绍(内蒙古双城记呼和浩特)(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