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是《水浒传》里面的传奇人物,他绰号,“花和尚”,人们津津乐道,只要讲起水浒,大家都知道"花和尚",我观《水浒传》其中有三个段落标题是署名为"花和尚",如此我不禁问,鲁达绰号"花和尚”,到底冤不冤,查阅了有关资料后,我有了这样的感受,不冤,而且看似还乐意接受,在此与大家扒一扒。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1)

话说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为亡命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长老摩顶受记,智深哪里耐得住清规戒律,不坐禅,不是昏睡就是闲㹶,一日㹶至半山岗亭张望,合当有事,一汉子挑着一担酒恍悠悠挑将上来,智深买酒不得,“只一脚,交档踢着”,“开了桶盖,只顾舀冷酒吃。”“无移时,两大桶酒吃一桶”,智深在亭子坐了半日,酒却上来,下得亭子,酒越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扇着两个膀子上山来。但见头重脚轻,眼红面赤,前合后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蛇,指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杀人放火花和尚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2)

此处为水浒传中第一次出现“花和尚”名词,写出了一个醉酒后醉醉恍恍,光着脊背,上山的醉态,由于其身上有花绣纹身,远远看去,像是一团花,再定细一看原来是个不守清规的和尚,山上的小和尚哪见过这阵仗,直叫苦也,慌忙报知方丈,只道“山下来了个醉酒的花和尚”,也许花和尚就此叫开了。此处可见,原著之“花和尚”,只是一个代名词,形容的是鲁达身上之花绣纹身。

水浒传》之十七回,鲁智深初遇杨志,自报家门,更是清楚,智深道:"本人鲁达,原老种经略相公处提辖。因身上有花绣刺身,人称花和尚鲁智深” ,想必这下人们应该清楚了,这是鲁提辖自报家门,应是没错。

但有人会说,那是他个人所言,而实际他就是一个"风流成性的花和尚",“六根不清之淫秽和尚,但我却不认同, 原著有关鲁达的描述,可谓浓墨重彩,从开头到结尾,均是重要赘述,当然他的开始也是因为女人,中间行侠仗义,也是因为女人,好像他有"花”的情节,与女人也结下了“不结之缘” ,但恰恰反应出了他之“不花不淫”

他初次救美,是他的出场是在他来到了渭洲,初遇史进、李忠然后到了酒店喝酒,遇到了在此遭受镇关西欺凌的“金老二翠莲父女”,听罢遭遇,火冒三丈,誓要教训“那腌臜贼”,不期三拳打死“郑关西”,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3)

自此流亡天涯,也有人说也许“翠莲女子”不尽如人意,姿色平庸不足以打动提辖,实则不然,而后鲁提辖最终终是受了“翠莲父女”回报之恩,原来那翠莲在逃之路上,遇到一赵员外,那也是富甲一方人物,而后推荐鲁达上五台山当和尚避难,以及为鲁达支付费用,赔付损失来看,就是这位,此人非等闲之辈,能被他收为外房,翠莲相必有姿色,不然郑关西也不会想霸占,而施耐庵也就此专门泼墨描述了此女:“金钗斜插,掩映乌云,翠袖巧裁,轻笼瑞雪,樱桃口浅晕微红,春笋手半舒嫩玉,纤腰袅娜,绿罗裙微露金莲,素体轻盈,红绣袄偏宜玉体,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如此重墨想必美女,而再见仅邀鲁达一餐酒食,鲁达道:“难得你这片心了”,可见仗义不好女色。更显侠义风范

二次救女,则是在逃之路上,遇到小霸王周通逼婚,鲁达冒充刘太公之女,假装新娘进了销金帐,一把擒住周通,直打得哇哇大叫,最终二会打虎将李忠,逼其退婚,并申张正义道:“周家兄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4)

弟,刘太公就只这个女儿,靠她养老送终,承祀香火,你若聚来,怕老人流离失所,你依着洒家,把她休了,将来聚个好的”,侠义之心跃然纸上,如此之人,怎会风流成性,做出残害妇女之勾当。

三次除暴,在逃亡之路上,他又遇上了淫秽和尚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原来二贼不光霸占瓦罐寺,而且囚禁了前来寺院借米之王有金之女,同为出家之人,竟然欺男霸女,竟至诺大瓦罐寺破败不堪,众僧只得化缘熬粥维持生计,终惹得提辖一铲除之,最终火烧瓦罐寺。在此更加彰显鲁达除暴安良的情怀气概。

当然因美女生事的,便是林冲之事,也有鲁达的女人缘,鲁智深当时听说高衙内欺负调戏好友林冲之妻,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5)

“定要拖杖,且教他吃酒家三百杖,酒家怕他甚鸟”,惩强扶弱形象彰显无疑,当然内心也充满对淫荡花花太岁不满和愤慨。如此之人怎么是淫浪好色,风流成性之人。

有人说,也许施耐庵顾及智深英雄形象,没有写其风流韵事,且因其为和尚,怕至伤风败俗,错,其实《水浒传》著写淫和尚偷情之事,在第四十五章就曾有之,杨雄之妻潘巧巧与报恩寺和尚裴如海通奸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6)

。最终引出石秀和扬雄。当然还有那潘金莲,阎婆惜偷汉之事也是从不吝惜笔墨,但我翻遍巜水浒传》也未见半滴提辖淫秽之事,因此见提辖之光明磊落

三规五戒之清规戒律,却是智深头上紧㧜,就是好吃酒肉,我想施耐庵如此描写,也是为突出智深的反抗精神。也许正因如此,正应了那句:“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虽为和尚,不拘常理,但最终成为水浒传难得的得道之人,正应了五台山智真长老那句,“将来正果非凡”。

鲁达为什么被称作花和尚 鲁达绰号花和尚(7)

现有此人,借“花和尚鲁智深名号”消遣,有些淫荡之人,往往借此自诩自尉,其实大错特错,“花和尚”并非为非作歹,淫荡之意,反之更是此类之对头煞星。望各位好自为之。

好了,综上我言鲁达绰号花和尚,冤不冤,不冤,借此相反留名清史,再者他自己也好像乐于接受

好了,分享到这。

睿昂岁月

2021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