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1)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2)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3)

时间是把杀猪刀岁月是把杀猪刀,紫了葡萄,黑了木耳,软了香蕉。转眼没有了小蛮腰,个个五花膘。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4)

那是二十年前,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你我都是束发之年,还有那碧玉年华的名字带苹的女同学。人生只若初见,马俊彬同学白衣少年,走在百花丛中摇纸扇,小李飞刀气质惊现。多年后调侃,曾经的自以为是,帅气无边在别人眼中或天使或鸟人的界限。开篇无惊鸿,细听蒙城师范那五年。

初见的日子是1999.9.12,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一天,但这一天是十年寒窗后走出来后见的第一片天。有“三秋桂子,十里荷塘,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也无法形容当时的场面。车站有人迎接。食堂排队缴费,对钱没有概念,只知道是很多的钱。因为家庭困难没有缴完,但也给办了入学。领了床单,被罩,还有迷彩服,暖瓶,茶缸。茶缸有三个,大的吃饭用,小的盛汤,还有一个留作刷牙。我的编号是419,你的你还记得吗?宿舍206差点成了代号。就这样走进了学校的大门,我成了一名蒙城师范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行知先生对师范的定义。“严谨、垂范、求真、拓新”的教风和“勤学、善思、励志、进取”的学风,一个被刷在宿舍楼的外墙,一个就印在图书馆的外墙壁上,你还记得吗?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5)

如果算是故事,应该都是以一个人开始,不期而遇。在这里却没有,首先我在这里是迷方向的,学校的大门是朝东,但我一直是认为朝南。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陌生人,有些压抑。农村出来的我没有见过世面,面对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层次的同学,内心充满了自卑。竟然在开学第一个夜晚逃跑回家了,于是便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检讨。在班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觉得很丢脸,现在已不记得检讨写的是什么内容。

应该是对自己的任性进行了反思,以后不会再犯了之类的话。开学第一节课不是军训,而是除草。两个月的暑假,操场上的草长得是异常茂盛,有的都超过了我的身高。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除草根本算不上什么事。比除草更痛苦的是军训时发现自己走正步居然同手同脚,身体极不协调。同学们的嘲笑声在脑海中回荡,一直到整个军训结束。除此之外,印象深的就是叠豆腐块似的被子,夜里的紧急集合,国旗班的正步。

军训让人感觉很是漫长,城里的孩子们有的变成了小黑人,农村娃倒是没怎么变。在军训结束前,教官们集体给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徒步小涧山,来回约50公里。在军训中没有累倒的基本在这次徒步中给累趴下了,不少人脚上磨出了泡。成长中记忆深的还是最苦的那一段。军训结束后的一个星期,便是中秋节。中秋节的前一天,班里举行了晚会,买了瓜子水果,姚红帮唱了《伤心平洋》,马鹏唱了《中国心》,马见唱了《中国娃》,不记得是杨申还是韩宇唱了《窗外》,闻超说了个笑话,还有李标的小品……多少年少轻狂,多少青春萌动,都在那个束发之年,都在这个图书馆的右手边的第一个教室拉开了帷幕。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6)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7)

初见时,个个都是斯文端庄的少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离的很近,家里带来的特产都是让来让去。有些东西放着放着都坏了。等到第二学期便没有这样的事了,带回来的东西基本是当天就给瓜分完了。慢慢知道了我们都是来自阜阳一市六县的,阜阳、临泉、太和、界首、蒙城、利辛、涡阳、颖上。虽不是太远,但方言和习俗却不太相同。在放学下课时,便会交流起来。

我们学的是师范课程,学的内容及科目还是比较多的,音乐、美术、教育学、心理学,师德,语、数、外是必修,所以学习的压力还是很重。上课之余,最喜欢两个地方,一个是操场,一个是图书馆。一动一静,其次便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教室、宿舍、食堂)。平淡不久,令人热血沸腾的运动会开始了。我们班是28个男生,12支金花,就是传说中的狼多肉少吧。但后来证明,我们班打破了其他几个班没有同班同学结婚的记录,两个都还是学霸,所以只有有学问的人才相信爱情,才为爱情执着。在第一年的运动会上,我们就表现得超凡脱俗,各个项目都取得了挺好的成绩,也奠定了第二,三年我们拿全校第一的基础。我们大多喜欢运动会,无论有没有参加项目。有项目的可以享受竞技的乐趣,无项的可以写通讯稿件,做做后勤保障,关键是不用上课,所以很是开心。赵万云的跳高,孙建平的百米,韦世杰、陈郁文的短跑,闻超、李标、姚前锋、赵万云,无论是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还是羽毛球,样样都行,真是人才。转眼就到了元旦,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元旦晚会。节目很多,九九五班的何冰洁唱了《波浪鼓》,还有人唱了《山路十八弯》,闻超、赵万云、李标和其他班的几个一起跳了舞蹈《酒干倘卖无》。转眼到了冬天,第一个冬天感觉雪下的很大。我们206寝室的所有人还在万佛塔下留了影,造型发型都很帅,可以说是一生中最帅的照片了。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其实感觉这一学期并不好,原来值得骄傲的数学,竟然要补考。五音不全的我音乐自然也不例外。其实音乐考试很简单,唱一段自己喜欢的歌曲。我想来想去了,唱了《十三不亲》中的“毛主席最最亲,领导全穷人闹翻身……”,还根本不在调上,弄得胡晓光老师哭笑不得。音乐真不是我能玩的,还不如唱个《潇洒走一回》。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8)

寒假并不开心,农村生活百般无聊。作为一个庄子故里的大学生,似乎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家里有人问考试考的怎么样,随口说一句“不太好吧,三十几名,”他们也没问一个班有多少人,一个系多少人!班里一共四十人,这个名次,你明白了吗?那时候心中的学霸是吴兴杰、黄欣欣、马见、陈郁文、秦子俭,马俊彬是好还是不好记不得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很聪明,或许是因为比我们大很多的原因。

转眼第二学期开学,按照惯例大家都会从家里带些年货过来。这时的我们便没有了原来的斯文,相互要着品尝,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说实在的,进了蒙城师范有很多第一次,你别想多了,不是青春期的第一次。第一喝牛奶,第一见喝可乐,原来这些东西真的挺好,真的很让人激动。春天到,万物复苏,也到了动物们发情的季节,可我们是新生,班里又是狼多肉少。只能去其他班瞅瞅,说的不是我,而是比我大的那些学生们。比如马俊彬,陈辉同学,他们都喜欢和98级,97级的玩,那时97级的面临毕业,还是98级的合适。陈辉交往了一个98级的,叫什么记不得了,长的也挺好看,可有同学议论她是公共汽车,不知道是她家有钱,还是说好的身材胖像公共汽车,所以大一点人都比较坏。其它的在青春期的人并不多,也有没有足够的资源,陈辉同学还交起了笔友,我知道的就他和马俊彬两人吧,其它应该是有的,只是我不知道。

这一学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图书馆对于我来说,有很大的乐趣。在那里,我读完了《平凡的世界》《围城》《巴黎圣母院》《德伯家的台丝》,还有《读者》、《时事杂志》。这学期还算是比较好过的。转眼到了暑假,大家都开始想着找家教来赚点,以减轻家庭的负担。所以晚上会带着小黑板去体育场。那里找的家教一个小时是5元,好了一个月也能赚上几百,但已经知足了。当时没有头脑,如果有的话办个补习班那就不止是创收了,都可以形成后来的产业。网吧逐渐兴起,系统由WINDOS 98升级到2000,刚刚兴起OICQ去上网网吧老板是送的,还有一段时间出现了UC号,可也没有流行多长时间。BBP兴起,中文显示的是高配,200,300电话卡是我们日常沟通的主要工具,一是沟通喜欢的人,二是向家里要钱。我基本不打什么电话,基本都是每个月回去一次。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9)

大二开学,我们就躁动起来了,因为终于有比我们小的了,小女孩好骗一些。其实也没有,只是要讲的故事没有那么多,有的大家都放在心底了。或许我们班有不少同学与00级同学处过朋友,但那也都是用心交往的结果。1-3是文理班,4-6是英语班,7-8是音乐班,9-11是美术班,也不知道有没有记错。可能是因为数字的原因吧,007班的人认识的比较多,不信你问问马俊彬,姚红帮和李伟。韩宇熟悉8班,还有王峰也知道。每天晚上操场很热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青春的躁动也让人付出了代价,不少同学还背了处分,当然不是因为恋爱。老师们也是现在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鼓励。往事不堪回首,青春一去不少年,愿有岁月可回首,还愿拉拉她的手。

大二的暑假更忙了,很多人选择了留在学校,有的是忙于带家教,有的则是忙着为爱筑巢。这个夏季上演了乔丹和罗敷的故事。还有谁和谁我都记在小本上了,不能说的太明显,别哪天把往事重提还有美美的回忆。故事真的很多,老马记得要给我发个红包。不然我感觉一张纸记不下。突然想起,杨申同学你的故事好像写不出来,都不成故事,是什么情况呀,是埋的太深,还是怎么回事!耿春磊同学,你的故事也不写了,留着换酒喝。

大二下半学期,就有同学在外面租房子住了,至于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可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吧,安静。好读书,读好书。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10)

不发张艳照,你可能不知道年轻人帅起来是多么的可怕。都是自以为是,还是板板正正的好!

01年我们就不知不觉间进入大三,平时各种的玩——打球,看NBA,比如姚前锋、马庆虎,那就是疯狂的球迷,也是爱好者。感觉马庆虎不用弯腰,手都能挨到地,所以篮球打得出神入化。还有就是姚前锋,不仅人长的帅,动作也很协调,着实让小女孩青睐。姚红帮速度领先,组织能力强,对篮球热爱的痴迷,一度让人感觉,打篮球和身高无关。我们算是最早有自己队名的班级了,BBOY,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是好男孩,还是坏男孩,姚红帮、闻超你俩要出来说一说了!我们根本就不和我们同级的学生玩,实力不允许呀!

01级同学是面向全省招生的,所以有不少我们眼中外地的朋友。有一个奇怪的案例,一个皖的新生报道,因方言太重,无法和老师交流,最后竟然用普通话很流畅。

大三的下半年,我们在小学有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经耿春磊同学提示才想起那是李寨,多么难忘的回忆都还是忘记了,曾经让孩子们一起读MAI,,小MEI的MAI.那里条件很苦,吃的也很简单,一个月过出了一年的感觉。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时间已经过去有十几年了,应该可以再提,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我们同学中有人感觉学费太贵,要求学校给明细,开始学校不肯,我们就罢课,合理要求,查阅收费标准,要求把多出来的退还给我们。这一算还真不要紧,学校真的没有按物价核定的标准来收费,结果一人退了1000多元,如果不退不知道是作为学校的经费,还是作为某些人的的经费,问题解决了,没有任何的冲突。今天想起来,那时我们的行为真的很危险。

回来以后进入大四就开始分班了,文科两个班,理科一个班,我和陈辉同学分到了葛跃老师的二班,张凯老师带了一班,理科的有多少也统计过。我们也由原来的上小课改为到到阶梯教室上大课。上大课自然就有人逃课了,至于自己一共逃了多少课,也记不得了。不好好学习的日子感觉过的很快。一次微积分考试,我和陈辉都不会,不知道考了几分,监考老师都看不下去了,帮我们答了两题。在文学方面,一直想找出汪国维的《人间词话》中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有我之境”指的是,作者所观之境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其中,即物物皆着我之色,我愉悦即万物皆欣欣向荣,如“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遍长安花。”我忧伤即万物皆倾颓百态,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无我之境”指,作者保存着一颗恬然的心,心境悠然,一时的情感的表达与自然形成了契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以及延伸作品。现在看起来简单了,当年还是有太多的不理解。在一次写人物赏析中,关于猪八戒我写道:即便我长成猪一般的模样也挡不住我对美丽爱情的追求,即便生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也当不住我对生活的热爱。我要追求和拥有的是孙悟空的武功,唐僧的外貌与领导才华,猪八戒的贪财好色,沙僧的随遇而安,白龙马的任劳任怨,这五个人原来是五种人生。葛老师在评价时说只有照了镜子的人,感悟才写的如此真切,漂亮的脸蛋只是看上去好看,内心的丰满才叫迷人,以后就叫万人迷吧!我长的不好看,也是万人迷!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11)

02年,我们经历了非典,那时候学校只给进不给出,一但有发热就要隔离,当是发过烧的印象一定会很深刻。还有就是牛群来蒙城当了副县长,建了一座牛群中国商贸城,为蒙城的发展作了不小的贡献。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12)

但是请相信,只要正确面对繁忙与压力,始终保持内心的柔软与宁静,我们依然可以过得优雅而从容。

学校里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二毛钱的白米稀饭。学校门口的豆汁煎包,要沾大酱的千层饼,古老酱肉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毛毛最喜欢的词人、妇女之友——柳永,结束蒙城师范那五年的回忆。喜欢记得关注我!点点小手,都是好朋友。

回忆读师范的校园生活(蒙城师范那五年)(13)

来源:钟吾菱动

作者:贾根路,万人迷 文旅作者

图片:耿春磊 贾根路

爱一个人

倾一座城,蒙城师范

我的青春我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