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孝(论语中的四孝是什么)(1)

一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

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段话有个基础背景,因为孔子认为孟懿子不应该反对其的新政,认为孟懿子应该听从父命,跟随孔子。所以他这时所说的孝道更多的是不要违背。也与之前孔子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相同。

二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最担心子女生病。”

“没有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可能是很多家长的真实写照。

樊登老师曾讲过一个例子,他的一个听众向他讲教如何教育好孩子,老师问了他一句话,如果孩子病了,他最想的是什么?答,当然是希望他快点好,如果能好起来,其他什么都不重要了。

从古至今都是如此,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子女生病,希望子女快高长大。只是社会太复杂,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

三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的学生子游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就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也能够得到饲养。如果对父母不恭敬的话,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四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向孔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对父母总是和颜悦色是很难的。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用,这样就算是孝了吗?”

常回家看看,已从道德层面升至法律层面。孝顺父母并不只是说,给他们足够的三餐就可能,更多的应该是要有一定的关爱。即使现在因很多特定的因素无法做到常常陪伴,但至少偶尔打电话、视频多沟通、问候。

在我看来,最好的孝道就是老有所依,常陪伴,多关爱,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适当地让他们活出自己的价值,有一定的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