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间有味是清欢)(1)

作为一种主要的粮食,不同的地区对于玉米的吃法不同。最普通的吃法有直接煮着吃的,有蒸窝头的,有打面糊的,有贴饼子的,还有烙成薄脆的圆饼的等等。而我则对玉米糁粥情有独钟,从小到大从未改变过。小时候没有其他好吃的东西时我爱它,长大了有了很多美食可吃的时候我依然爱它,不因时间改变,不受环境影响。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间有味是清欢)(2)

我们这里把玉米叫棒子,秋天成熟。收回家来晾干,把棒子粒和棒子核分开。把棒子粒拿到加工厂,用机器碾成小粒状就是糁子。以前的糁子带皮,喝完粥以后嘴里有渣子。后来机器改进了,可以把棒子粒的种皮先去掉再打碎,熬成粥后喝着不仅更香,还显得顺滑,没有残渣。

小时候奶奶每天晚上都会早早的用大锅熬好粥作为晚饭的稀的(我们这里讲究吃饭有稀有干有菜,稀的指粥或汤,干的指主食,另外就是菜。)奶奶用大锅熬制的糁子粥简直是人间最好的美味。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间有味是清欢)(3)

奶奶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程序,先把灶膛里的柴点着烧开一锅水,然后左手拿着一个装有糁子的容器,右手拿把勺子。左手往锅里抖动糁子使糁子均匀的洒到锅里的同时,右手还要不停的搅动锅里的水和糁子,将其调匀(不然会有很多疙瘩,疙瘩往往是外边熟了,而里边还是生的)。再捏上一小撮儿碱,把柴火稍减弱些慢慢熬。熬粥是不能急的,人不急火也不能急,否则欲速则不达,粥不仅容易糊锅而且不粘稠也不香,只有火候到了才能真正把糁子的香味彻底发挥出来。奶奶总是不疾不徐的搅动,不时的拿勺子舀起一勺金黄的粥,再慢慢的让粥如同小瀑布般流回锅里,这样的动作会一直持续到结束。现在想来虽然这样扬汤不能止沸,但也许能让粥和水更好的融合在一起,粥的味道会更好吧。每当这时诱人的香味儿会随着勺子的起落溢出来,满屋子弥漫着淡淡的诱人的粥香。

糁子粥的香味儿带有一丝甜蜜,一丝清新,一丝温暖,是绵长的不张扬的,唯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

对于我这个格外喜爱喝粥的人来说,早早放学守在奶奶的旁边帮忙添添柴也添添乱的日子是一种享受。有一次我也想尝试一下调糁子的过程,奶奶不让试,说俩手的配合不容易,我弄不好。我不干,奶奶拗不过只好把糁子和勺子交给我。我看见水冒泡了,就开始调糁子,发现左手和右手真是不听话,左手倒糁子,右手忘了搅,右手搅,左手又忘了倒糁子,俩手就是不听话,不能一起好好配合。结果是灶台上锅边洒了糁子,勺子背面沾满了糁子,好不容易到了锅里的糁子由于没及时搅拌而结成了大糁子疙瘩。我只能求救,奶奶舍不得责备我,只是接过勺子细细的把疙瘩用勺子背面逐个碾开。那天的粥特别难喝,还有不熟的疙瘩。从此我再也不捣乱了,老老实实守在奶奶身边等着喝粥。

我对棒子糁粥的爱是百喝不厌,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一天喝三顿粥都没有意见。记得小时候只有过年时家家才可以有些放肆的吃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猪肉都有,我当然也爱吃,但最爱的吃法却是与众不同。别人是配上米饭吃才香,而我是配上一碗粥吃才觉得更。妈有味道。妈妈也很无奈,,何况爸爸是我的铁杆同盟军,所以我家过年时也得有糁子粥喝。

对于喝粥我还有经典吃法,就是冷粥就咸菜。把酱缸里腌制好切成条的咸菜,用牙齿把咸菜条咬成咸菜丁儿,均匀的放在已经凝固的剩粥上,然后一勺一个咸菜丁的喝粥。这种被人看不起的吃法(因为穷人或光棍儿才这样吃)对于我来说就是美味佳肴,尤其是在放学后饿极了的情况下。

玉米属于一种粗粮,以前的人不像现在的人都去刻意吃些粗粮来养生。我小时候人们都以吃上大米、白面等细粮为荣。有好事者就会笑话爱吃棒子糁粥的人就是“穷命鬼子”,没有富贵命,受穷的脑袋。还真有人这样说过我,眼神里语气里全都透着对我的鄙视和自以为高级的骄傲,好像他爱吃细粮就是高人一等。我才不管,我爱喝粥是我的自由,与他人何干。而且我觉得爱喝粥并不丢人,反而很高贵,个中滋味可是他们一个俗人能够体会的。

棒子糁粥虽然最普通,最便宜,最常见,却最养人,最长远,最不腻人。棒子糁粥的味道不浓烈,不会强烈刺激你的味蕾,不会让你瞬间痛快,但是它是持久的,浅淡的,渗透进你的身体里去滋养你的。

山珍海味玉米粥的做法(玉米粥---人间有味是清欢)(4)

如今奶奶早已不在了,我也很多年没有喝过大锅熬的粥了,特别想念那种唇齿留香的淡淡味道。晚上喝粥的习惯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熬粥,或者婆家妈妈给熬,虽然都没有奶奶熬的大锅粥那么独特的味道,倒也能解馋,依然喝的香甜,欢喜,痛快,舒服。

记得林清玄先生的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里曾经这样写道:“当你品出野菜清香胜于山珍海味,便觅得 " 清欢 "。因为吃野菜这种平凡的清欢,才使人间更有滋味。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

我想当我品出糁子粥的清香胜于山珍海味,便也觅得了清欢。

按照跟奶奶熬粥时耳濡目染学的程序耐心地熬制一锅粥,给家人和自己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摆在餐桌上。小心的喝上一小口粥,再吃上一小口菜,嚼一嚼品一品咽下去,就觉得日子特别有滋味,心也得到一种安宁和满足。专心熬粥的过程是一种心灵放空的过程,慢慢喝粥的过程是一种品味恬淡的过程。是于喧嚣中觅得的一份宁静,于平凡中找到的一份欢愉,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悠然,更是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

(图片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