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

陆游为什么到死都要收复中原(陆游魂牵梦绕的大散关)(1)

陆游

大散关,南宋与金国西部边界线上的一座重要军事要塞。陆游四十五岁的时候,曾在此从军戍守。在之后陆游所作的诗歌中,“大散关”就经常出现,其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句,尤为著名。在陆游看来,兵出大散关,是北伐的起点,如同收复中原的最前阵。至陆游终老,也没能看到大散关的烽烟,似横卧南宋门户之雷池,没一兵一卒踏出半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大散关不只是一座关隘,更像是一座收复失地的"里程碑"。

陆游为什么到死都要收复中原(陆游魂牵梦绕的大散关)(2)

长城·关隘

1170年,四十五岁的陆游经过在家乡山阴四年"穷居"后,赴夔州任职。其实这次任职就是一种"迁流",南宋政权不想听到有关“主战”的声音。因而陆游对被放逐的诗人屈原的遭遇产生了深切的共鸣,"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①"。1172年,正当陆游想要离开夔州的时候,驻汉中的四川宣抚使王炎辟他为干办公事。汉中地势雄伟,物产丰富,自古就是图霸中原的策源地。就职汉中重新激起了陆游新的希望,树立了以陇右一带作为恢复中原的根据地理想。

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宋史·陆游》

陆游为什么到死都要收复中原(陆游魂牵梦绕的大散关)(3)

长城·春

来到汉中,身穿戎装,戍守边防要塞大散关,望四川雄伟地势、山谷栈道,纵马驰骋,进可攻、退可守,光复国土的使命感愈发强烈。

云栈屏山阅月游,马蹄初喜蹋梁州。

地连秦雍川原壮,水下荆扬日夜流。

遗虏孱孱宁远略?孤臣耿耿独私忧。

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

大散关,位于陕西宝鸡西南,1141年宋与金签订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宋金东以淮河为界,西以大散关为界。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关河,大散关与淮河要塞。

1173年,闻报金人内部发生争乱,陆游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大散关出兵北伐,收复失地的有利时机。但南宋政权还是坚持妥协偏安的政策,陆游凝望大散关地图奋笔疾书。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霆。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理想中北伐胜利,国土得以恢复。但现实坐视良机错过,大志无法实现,只能成为梦想。

1174年,陆游任蜀州通判,回顾南宋政权南渡偏安以来,五十多年国家的局势,和自己当年因主张抗战而遭排挤放逐的过程,百感交集。但沦陷区人民反侵略的抗争起义,坚信只要朝廷有决心,扭转局势并非难事。

主忧臣辱古所云,世间有粟吾得食?不为孤囚死岭海,君恩如天岂终极?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安得扬鞭出散关,下令一变旌旗色!

陆游为什么到死都要收复中原(陆游魂牵梦绕的大散关)(4)

长城·夏

陆游进川四年,成都、蜀州、嘉州、荣州等地频繁的迁徙。使陆游更多的体察到民间百姓收复失地之决心,可是宋王朝为粉饰其绥靖政策换来的偏安,没有一兵一卒踏出大散关半步,失望的情绪也在民间蔓延,"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⑥"。

1177年秋,陆游登上成都北城门楼,遥望大散关方向。山谷萧瑟,秋景萧条,中原沦陷,至今未复。空有雄心抱负,终难实现,只有在梦里再踏足中原。"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⑦"。

由于陆游在四川期间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寄意恢复,书肆流传。——《四朝闻见录》

同时也引起了宋孝宗的注意,1178年陆游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1180年末,因奏请朝廷拨义仓粮食及檄诸郡发粮赈济江西灾民,而失去官职,返回家乡山阴。

1182年,陆游离开四川已有五年,大散关前的军情,始终记挂,"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⑧"。铺展"秦蜀"地图,唤起当年大散关从军时的勇武。如有召唤,"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⑧"。但现在只有感慨,不被皇帝信任,得不到为国家效力的机会,"孤臣昧死欲自荐,君门万里无由通⑧"。

陆游为什么到死都要收复中原(陆游魂牵梦绕的大散关)(5)

长城·秋

时光荏苒,壮志蹉跎。北望中原,愤恨之气郁积难舒。想当年正值少壮,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秋天,金兵据守大散关,宋军在吴璘的率领下,经过艰苦鏖战,最终得以收复;冬天,金兵南侵,在瓜州渡江遭宋军顽强阻击,只能止步长江。企盼的北伐之功,指日可待。而现如今双鬓染霜,收复国土之志仍未完成。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自江西回山阴后,在1186年因生活拮据,曾短暂地工作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后,就再也没离开过山阴。身在故乡,心系中原,1193年已经六十八岁的陆游,仍盼望有一日能"扬鞭临散关⑩",再"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⑩",豪迈英勇之气不减,浴血卫国之志不改。"胡星未陨地,大弓何时弯?⑩"

陆游为什么到死都要收复中原(陆游魂牵梦绕的大散关)(6)

长城·冬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八十五的陆游,满怀对南宋政权向侵略者投降妥协,造成国家割裂屈辱局势的悲愤。相信后世之师,定能实现收复领土国家统一的信念。绝笔《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

①诗《哀郢》【陆游】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入蜀路过湖北江陵时作。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②诗《归次汉中境上》【陆游】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在汉中时作。

③词《诉衷情》【陆游】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在汉中时作。

④诗《观大散关图有感》【陆游】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在嘉州时作。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霆。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地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⑤诗《晓叹》【陆游】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在蜀州时作。

一鸦飞鸣窗已白,推枕欲起先叹息。

翠华东巡五十年,赤县神州满戎狄。

主忧臣辱古所云,世间有粟吾得食?

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

不为孤囚死岭海,君恩如天岂终极?

容身有禄愧满颜,灭贼无期泪横臆。

未闻含桃荐宗庙,至今铜驼没荆棘。

幽并从古多烈士,悒悒可令长失职?

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

安得扬鞭出散关,下令一变旌旗色!

⑥诗《观长安城图》【陆游】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秋在蜀州时作。

许国虽坚鬓已斑,山南经岁望南山。

横戈上马嗟心在,穿堑环城笑虏孱。

日暮风烟传陇上,秋高刁斗落云间。

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

⑦《秋晚登城北门》【陆游】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秋在成都时作。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⑧《夜观秦蜀地图》【陆游】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在山阴时作。

往者行省临秦中,我亦急服叨从戎。

散关摩云俯贼垒,清渭如带陈军容。

高旌缥缈严玉帐,画角悲壮传霜风。

咸阳不劳三日到,幽州正可一炬空。

意气已无鸡鹿塞,单于合入蒲萄宫。

灯前此图忽到眼,白首流落悲塗穷。

吾皇英武同世祖,诸将行策云台功。

孤臣昧死欲自荐,君门万里无由通。

正令选壮不为用,笔墨尚可轮微忠。

何当勒铭纪北伐,更拟草奏祈东封!

⑨《书愤》【陆游】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在山阴时作。

⑩《怀昔》【陆游】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在山阴时作。

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

一日岁欲暮,扬鞭临散关。

增冰塞渭水,飞雪暗岐山。

怅望钓璜公,英概如可还。

挺剑刺乳虎,血溅貂裘殷。

至今传军中,尚愧壮士颜。

岂知堕老境,槁木蒙霜菅。

泽国气候晚,仲冬雪犹悭。

曩事空梦想,拥褐自笑孱。

胡星未陨地,大弓何时弯?

参考资料:《陆游诗选》《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