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中平原乡村的婚俗中,夹毡人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是迎亲队伍的总负责人,也是迎亲队伍的灵魂和主心骨。
所谓“夹毡人”,也就是旧时腋下夹带红毡走在迎亲队伍前的执事人,在迎亲过程中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担负着把新娘平安接回家的重任。
这种风俗,在老家一带由来已久,究竟起于何时,已无可考证。时至今日,不少婚俗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夹毡仍然活跃在河南民间的婚俗舞台上,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梁永刚 | 文
夹毡人“一手托两家”
多由乡间熟谙各种礼数的头脸人物担任
昔日乡间娶媳妇办喜事,夹毡人多为一个,也有用两个的,认为结婚是喜事,取好事成双之意。
夹毡人的地位非同一般,主家的选用条件也较为苛刻,必须是能言善辩、头脑灵活之人,善于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熟知各种娶亲习俗。
如果是两个夹毡人,其中一位多是和新郎有血缘关系的长辈,如新郎的叔伯或者爷辈。
另外一个夹毡人不太讲究,可以是自家人,也可以是近族的人,或者是和新郎父亲要好的朋友。
夹毡人的地位高,任务也重,除了负责处理迎亲路上的诸多事宜,最关键的是要保证迎亲队伍在中午12时以前赶回家中。
为了准时赶回家,夹毡人事先要做的功课也不少。譬如,通过媒人或者主家,多方探听女方家里的情况,只有掌握了一手信息,到了女方家中才能有效沟通,处理起事情也顺手,还能看事打势,委婉巧妙地督促新娘早一点出发。
当然了,夹毡人就像男方派到女方家里的“特使”,一手托两家,但凡通情达理的女方家人,都会积极配合。
乡谚说:择菜剥葱,各管一工。
娶女客的任务也不轻松,多由能说会道见过世面的本家嫂子或者婶子担任,是众多绿叶簇拥下的一朵红花,担负着把新娘顺利娶回家中的重任。
迎亲队伍出发前,主家会把大家喊到一块,交代一些事项,表达一下谢意,末了不忘给夹毡人一块大红毡或者红布,让其夹在腋下,如今则改为胸前佩戴红色布条。
旧时,夹毡人为了方便携带物品,通常会在一侧肩上搭个褡裢。
褡裢也叫钱褡,用结实的老土布缝制的一种口袋,长方形,中间开口,两端装东西,大的可以搭在肩膀上,小的可以挂在束腰带上。
过去的商人或帐房先生外出办事时,总是将褡裢搭在肩上,空出两手可以干其他事,行动也方便。夹毡人携带的花炮、鞭炮和红纸等物都装在肩上的褡裢里,现如今则放在手提包或者背包里。
有时候人手不够,夹毡人往往还兼顾“放喜炮”。不过,也有一些人家专门安排有放炮者,这样夹毡人就减轻了工作量。
夹毡人得有一副好酒量
迎亲还得当“小偷”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尤其是解放前娶亲用的花炮都是单响炮,只有单响炮才能“三声炮响,花轿起动”。
旧时,民间有一种说法,娶再婚女才用两响炮。在我的老家豫中平原乡间,至今还流传着“二百五好听两响炮”的俚语。
“放炮放炮,在前开道”,迎亲队伍启程出发时,放三响花炮、一挂鞭炮,请有响器班子的此时开乐齐奏,寓意着启程顺利喜庆。
无论前去还是娶回的路上,夹毡人始终走在前面。
昔日河南乡间,迎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迎亲”,即结婚当日新郎亲自上门迎娶新娘;二是“等亲”,即新郎不去女方家,委派娶女客前去迎娶,自己在家等候。
在我的老家一带,等亲是主流。
如果是“迎亲”,新郎披红戴花,由数名男女迎客相陪,起轿出村;若是“等亲”,新郎则留在家中。
老家一些地方还有个风俗,迎娶新娘时,花轿内不能空,要坐上一个新郎的弟侄辈男童,俗称“压轿孩儿”。
迎亲队伍到女方家的村外,放三响花炮报信,告知女方家人娶亲者将要进村到家,做好接客准备。
等迎亲的队伍进村行至新娘家附近时,女方家要出人迎接至门口,先给压轿孩儿封子(即红包),后迎客人进家,设宴款待。
如果新郎亲自来迎娶,一些对礼仪颇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安排新郎行祭祖礼。礼毕,才设酒宴招待迎亲人员。
娶女客是不参加这场酒宴的,坐在酒桌上的都是迎亲队伍里的男客,女方安排陪客的人也都是大老爷们。
况且,娶女客此时还有重要任务在等着呢,按照常理,迎亲队伍一到女家,女家便要为嫁女梳妆。娶女客要前去面见女方家人,商谈诸多事宜,顺便也能掌握嫁女的梳妆时间,好随时向夹毡人通报,尽早起轿走人。
趁嫁女正在梳妆,主宾双方各怀心事。
自家的闺女就要远嫁他乡,当爹的也好,叔伯也罢,心里都是一百个不舍,场面上说说笑笑,心里头却像剜了一刀难受。
夹毡人手里端着酒杯,心中却火烧火燎,估摸着时间不早了,俩眼珠子不知望门口瞟了多少回,可左等右盼就是看不见娶女客来报信,恨不能自己起身出去瞧个究竟,又怕冷了场坏了规矩惹主家不满。
夹毡人多善饮,没有一定的酒量也难以胜任,嫁女没有梳妆好,酒要一直喝,话要一直说。
即便喝再多的酒,夹毡人也不能醉,离席前有一件事万万不能忘,即偷两件宴席桌上放的酒具、茶具或者其他用具,如酒杯、壶盖、筷子之类的小物件,民间谓之“偷富”。
既然叫做偷,就不能明大明地收入囊中,而要趁主人不备之际伺机拿走。
当然,主家也深谙此礼,临近离席之时,一旦夹毡人作出伸手取物的动作,女方众陪客立即心领神会,故意将头扭向一边,和夹毡人配合得滴水不漏。
乡间诸多礼节大都讲究一来一往,“偷富”亦是如此,待女方送客到男方家中,在离席前也要行“偷富”之礼,等到嫁女三天回门时双方再交换所“偷”之物,当然这都是后话。
“催状”不能靠言语
全靠鞭炮震天响
时辰已到,新娘不上轿或车,最急的是夹毡人和娶女客,唯恐错过吉时,误了大事。遇到此类情况,夹毡人要催促,不是用言语,只能放花炮。
夹毡人一个接一个的放炮,告知新娘要出门上轿或者上车了。
女方的家人知道这是催妆呢,但是稳坐钓鱼台,一点都不慌乱,该干嘛干嘛,精细如绣花,即便是嫁女鞋里放上几个铜钱的小事,也不会落下。
终于,嫁女梳妆完毕,嫁衣穿戴齐整了,头上的红布也蒙好了,一切就绪,只等上轿。
按照旧时乡间的婚俗,嫁女上轿尤其是富家女有不少规矩,要怀揣一面镜,手抱一花瓶,当然也不是自己走着上去的,讲究的是脚不沾地或由兄弟背上轿,或坐在椅子上由兄弟抬到轿前,让娶女客搀扶上轿。
上轿后,当娘的拉着出嫁闺女的手,诉不尽不舍之情,末了少不了要交代一些诸如孝敬公婆、夫妻和睦之类的话语。
新娘上轿或车就绪后,夹毡人放三声炮,轿或车起程,新娘兄弟数人扶轿或车相随,俗称“帮轿”。
随轿或车前往送新娘的亲属俗称“送客”。
送客又细分为“正客”和“歪脖儿客”,新娘的舅、叔、伯、兄、弟等男送客,新娘的妗、姑、姨、嫂等女送客,统称为正客,至于新娘的侄子、侄女等晚辈,则被唤作“歪脖儿客”。
一路上,夹毡人在前开道,如雇有奏乐的响器班子,则紧随夹毡人之后,花轿居中,送客在后。
旧时娶亲讲究不走回头路,即花轿忌走重道,凡是经过大小村庄,在进庄前都要鸣炮奏乐。
途中,若有两家迎亲队伍相遇,需互换红花、红喜字和燃放鞭炮相庆。
旧时婚俗中,娶女客到女方家迎娶新娘,要带着迎书帖,上面除了写明诸多注意事项外,还有一句话就是“花红盖之,诸事无妨”。
夹毡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中,写着喜字的红符或者写有“花红盖之”的红纸条是必不可少的,红符或者红纸条的寓意就是图个吉祥,起到辟邪的作用。
如遇十字路口、桥、井口等处时,夹毡人须展开红毡或红布,朝这些地方遮挡一下后,再贴上红喜字避鬼祟,并燃放鞭炮,驱除晦气,直到迎亲队伍走过后,夹毡人才一路小跑赶到最前面。
在迎亲队伍行走的道路两旁,若遇见大树、大石头、打麦场上的石磙和桥上的石碑等,夹毡人都用一块红纸片在舌头上抹些唾沫,意为这些精灵不要开口说什么。
若遇到大小庙宇,要用较大些的红纸块贴在庙门上,意为诸神不能看见新娘。
早些年用花轿或者牛车娶亲,写着喜字的红符或者写有“花红盖之”的红纸条要粘贴在上述的地方,现在用轿车迎娶,沿途遇到路口、庙宇、石兽等,对过去的老规矩都没有认那么真,顶多只是打开车窗象征性地撒上一些,有那个意思也就算了。
举行罢“激犁”仪式
夹毡人才算完成使命
中午12点前,夹毡人要领着迎亲队伍,顺利回到新郎的村庄。
能否按照约定时间娶回新娘,关乎着主家的尊严和脸面,也检验着夹毡人的能力和水平。
进村前先放炮,进村后接连不断的放炮,示意响器班不停吹奏乐曲,车或轿到达新郎门前,除放炮外,还点燃三眼铳。
停车或者落轿后新娘不能马上下车、轿,夹毡人回新郎家,拿事先准备好的钳子夹住在火中烧红的犁铧,口称“犁铧本是金,称它为老君,烧红谁也不敢侵”。
再端上一碗食醋到车轿旁,绕车轿走着往犁铧上倒醋,发出哧哧啦啦的响声,并伴白烟升起。
民间称之为“激犁”,与“吉利”谐音,乃避邪祝吉之举。
夹毡人绕车、轿正转三圈,倒转三圈,把食醋往犁铧上倒完,新娘才能下车下轿,至此,夹毡人才算完成使命,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图片来自网络)
//////////
梁永刚
1977年生,河南平顶山人,散文作品《风吹过村庄》2016年4月入围首届浩然文学奖,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爱到深处情自浓》,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