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小说不吸引人,阅读量少,收入微薄或没有,是很多写手面临的窘境。那么该如何突破写作瓶颈,写出让读者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小说呢?

不妨阅读一下日本当代著名作家贵志祐介的新书《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

《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的作者以自己的作品为例,从灵感、大纲、角色、写法、推敲和技巧六个维度,分享了七十二个创作技巧,教会你如何写出让读者手不释卷的小说。

如何做好小说运营(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1)

贵志祐介创作了多部推理类、科幻类和恐怖类小说。其中《黑屋吊影》获日本恐怖小说大奖,《玻璃之锤》获日本科幻小说大奖,《恶之教典》获山田风太郎奖。

在《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中,他先从找到故事的“种子”开始讲起,接着讲了构建成具体故事的过程——撰写故事大纲和角色设计,然后讲了在写正文时要用到的技巧,以及如何推敲修改,最后讲了让作品更优秀的技巧。

他说:因写稿而痛苦,这并非坏事。正是因为体会过“生与死的痛苦”,作品才能更有韵味。

深以为然。

我分享从《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中学到的三个写作技巧:设计“华生”角色的规则、使用真实地名还是虚构地名和

1.设计“华生”角色的规则

书中说:在推理小说中,需要设计一个“华生”这样的人物,就是风靡全世界的《福尔摩斯》中的华生医生。

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人物的作用是:在侦探和读者之间架起“桥梁”,代替读者去吐槽侦探的奇特语言和怪异行为,以及会站在读者立场上去表现不解和困惑。

这样,他可以为读者“翻译”情节,有助于读者看懂情节,还起到了娱乐效果。同时,衬托了侦探的优秀,起到了从侧面塑造人物的效果。

作者建议设定这个人物要遵循:

一是知识水平和读者一样;

二是视角和读者一样,站在质疑侦探的立场上。

2.使用真实地名还是虚构地名

作者贵志祐介偏爱用真实地名。因为真实地名,作者在创作中,容易想象风景;另外读者阅读时,容易共鸣,沉浸其中。

比如他的《黑屋吊影》中地名是京都。一是他以前上班的单位就在京都,所以很熟悉那个地方,二是京都很出名。

巧合的是,京都这有一个地名叫“帷子辻”,当人物到这里时,内心受到了冲击感,所以这个真实地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推动了剧情。

贵志祐介还分享了一种方法——将真实存在的地名和虚构的地名混合使用。比如城市名是真实的,但人物居住的街道和小区是虚构的。

他的《天使的呢喃》中,沿亚马逊河的支流前行,经过的地名都是真实的,但故事发生的地方——米拉格鲁河是虚构的。

对那种内容非常猎奇的科幻小说,用真实地名,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真实的地方,能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比如他的科幻小说《黑暗孤岛》。

3.增强故事可读性的两个秘诀

一是安排对立结构

为了抓住读者的兴趣,在故事一开始,不要一下子把故事背景全部交待清楚,而是设置一些明了易懂的对立。比如:人与人的对抗,人与组织/社会的对抗,人与自然的对抗,问题与受困者的对抗。

主人公所面对的对手越强大,越能塑造出主人公的优秀。

二是设置故事的引擎

引擎是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能促使读者不停地向后看小说。在很多小说中,引擎往往是谜题。

比如在本格推理小说中,要有一个促使读者思考的“究竟是为什么”谜题。

解开谜题的部分,就是小说的“高潮”部分。不过要提醒大家,在一部好作品中,不在于“高潮”的数量,而在于通往“高潮”的过程。

在长篇小说中,要有牵动故事整体的主引擎,也要有牵动重点部位的小引擎,起到助推的作用。

在《如何让读者手不释卷》中,贵志祐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详实的案例,分享了七十二个写作要点。它们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文学创作理念和技法。运用它们,能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小说。

(作者:青绿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