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40回和前80回有啥不一样(红楼梦八十回后会发生什么)(1)

红楼读了不知几遍,这一遍断断续续,读了有几个月,写了有近六百条点评,就是不想太快走到这一回,终于还是到了,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这一回说到了香菱、迎春受辱,命不久矣。

我从去年开始写红楼梦解读,取名少读红楼,少字作三解,一则少年起读红楼,一则笔名夕四少,寓我读红楼,一则少读一点红楼,因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今一年有余,写文三百余篇,不敢自恃好与专,权作自我学习并以文会友,如今对红楼认识大不同,自忖有些须小小进步,也因此对红楼梦更加热爱。

根据曹公前八十回中的伏线,以及脂批提示,我先预测一下八十回后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吧。

香菱一定在接下来的几回中就香消玉殒,迎春也不会久长,二人判词已交代。紧接着应该是探春远嫁了,这一点判词中也已交代,接着就是贾母病逝,鸳鸯自尽,宝玉宝钗成婚,黛玉泪尽夭亡,凤姐被休,贾府被抄,贾赦贾政被索,袭人出嫁,贾兰中举,李纨死亡,巧姐落难,惜春出家,妙玉泥陷瓜州渡,湘云成婚,继而丧夫,刘姥姥三进荣府,贾芸小红茜雪仗义探庵,刘姥姥搭救巧姐,凤姐托孤后死亡,宝玉看破红尘,悬崖撒手,出家为僧,有过一段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的生活,宝钗晚年凄苦……还有很多很多,不敢再说下去了。

八十回后的红楼梦,如果曹公有写完,那才真的是字字血泪,一把辛酸,细细数来,至少会发生二十多件大事,且全是大悲之事。贾府这座大厦,最终倾倒,子孙死的死,散的散,一个赫赫扬扬,已经百载的家族,从此成为“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回忆。

有时候想想,红楼梦未完,也许是一件好事,不然我们可能看到的是整个家族的败落,子孙的流散,死生的无常,是刻苦铭心的痛,是大起大落的悲,是大彻大悟的空。就我而言,可能会读不下去,因为这离散太真实,真实到我们无法面对。

红楼梦是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在不同的年纪,会有不同的感受,每读一遍,都好似重新活了一次,重新经历了一次人生,感觉整个灵魂都被洗礼,涤荡。

初读,总会被宝黛钗之间的爱情所打动,被大观园里青春好儿女们的天真烂漫,诗意淡雅的生活情趣所吸引,也许那时我们跟他们一样,都年轻,朝气蓬勃,少年不识愁滋味。大观园,是宝玉与宝钗黛玉姊妹们的乐园,何尝不是我们曾梦寐以求的乌托邦?

再读,渐渐地体会到生死离别况味,开始偷偷地哭,为了那些人生总会到来的离别,婚丧嫁娶,总有人会离开,或生离,或死别。为了那些长大的无奈和阵痛,为了一切美好的远去,大观园何尝不是失乐园?乌托邦何尝不是独留青冢向黄昏?

等到明白红楼梦不过是大梦一场,到头来万境归空,痛哭之后就是淡然,是放下,放下所有的执念,放下所有的隐痛,放下所有遗憾,放下所有至死不渝的爱情和誓言,放下尘世中一切的牵挂和富贵荣华,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红楼梦后40回和前80回有啥不一样(红楼梦八十回后会发生什么)(2)

红者,红粉知己,红色年华,天真烂漫,青春喧嚣,总是一般热闹处,恰如宝玉偏爱红。楼者,亭台轩馆,舞榭歌楼,独上高楼,人间之景,世俗人情,尽收眼底,唯我独尊,却又转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梦者,一枕黄粱,虚无缥缈,三界往还,四大皆空,生生死死,肉身无见,性已空灵。

红散了,楼塌了,梦空了。正如曹公所言: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又如甄士隐所言: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于是乎,敷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慨而复叹的红楼梦,催人泪下的红楼梦,回肠荡气的红楼梦,字字血泪的红楼梦,最后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红楼梦。

忽然想起一句话:少时不懂红楼梦,读懂已不再少年。有多少人读了红楼梦一辈子?有多少人每读一次仍旧会流泪?有多少人从青丝读成了白发依然魂牵梦萦?有多少人因红楼梦相识结缘?有多少人因读了红楼梦而不枉此生?分明熟悉到记得每一句诗词,却又陌生到好像从未相识,就像宝黛初见时,眼前分明是外来客,心底恰似旧时友。

无论是红楼梦,还是石头记,注定会流淌进每一个喜欢它的红迷的骨子里,血液里,为我们诉说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