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晚年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圣人告诉了世人,每个年龄段,那都是要必然的使命。三十岁的时候要成家立业,这个时候要肩负起家庭的重提,四十岁的时候已经是不惑之年,到了这个年纪看淡了一切,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从而不会被迷惑。

苏轼人生态度诗句(41岁的苏轼写下一首哲理诗)(1)

四十岁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尤其是在当下,如果在这个年龄,你还没有任何的出息,没有成就一番事业,自然会被人看不起,大致也可以窥见你的晚年,所以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去努力,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等到了四十岁之后,一切都变得风轻云淡,可以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

苏轼在四十多岁时,对于他而言是人生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他被贬到密州,而且在那里过着一种相对艰苦的生活,所以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作品,那也是与众不同,以这首《东栏梨花》来说,那就是一首很有趣,同时也充满哲理的作品,整首诗写得很真诚,还告诉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做人一定要清清白白。

苏轼人生态度诗句(41岁的苏轼写下一首哲理诗)(2)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公元1076年(北宋熙宁九年),苏轼正式离开密州,去到徐州任职,等到了第二年春天,已经是四十一岁的苏轼,给远在密州的孔宗翰写下了这首诗,当时的孔宗翰接替苏轼的密州知府的职务,为了告诫接任者,苏轼把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还有为人处世之道,全部写进了这首诗中,无非是要告诉对方,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一定要善待下人。

苏轼人生态度诗句(41岁的苏轼写下一首哲理诗)(3)

梨花原本是很寻常之物,可是到了苏轼的笔下,变得更具有活力,而且通过对于梨花的描写,也体现出了苏轼对于人生的看法,所以在开篇的两句中,苏轼先是描写了梨花颜色,还有梨花绽放后的情形,梨花有白色的,淡淡的犹如雪花一样,旁边的柳树则是深青色,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每当柳絮纷飞的时候,梨花这个时候也在尽情地绽放,此时整个城里都是洁白的梨花。

苏轼人生态度诗句(41岁的苏轼写下一首哲理诗)(4)

如果我认为苏轼只是仅仅赞美梨花,以一种平淡的口吻来描写梨花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最后两句中,苏轼则是通过对于梨花的描写,从而讲述了许多的大道理,一个人的时候难免会孤独,内心要生出许多的忧愁,此时我正是站在东栏边的梨花树下,那梨树开出了许多雪白的花朵,人生想要看得清明,那么一定是自己清清白白,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看清自己,从而进一步看清这个世界。

苏轼人生态度诗句(41岁的苏轼写下一首哲理诗)(5)

古人常说难得糊涂,做人做事都一样,其实对于苏轼来说,他更多的是告诉了世人,做人一定是要清清白白,同时也要看清楚自己,一定要做好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也正是苏轼最与众不同的一个地方,他尽管是在描写这种看似很普通的事物,那也是能够从中写出深刻的大道理。

苏轼人生态度诗句(41岁的苏轼写下一首哲理诗)(6)

苏轼的诗清新脱俗,写得手法也是极为独特,在这首《东栏梨花》中,他通过对于梨花的描写,更多的是告诫了世人,讲述了很多的大道理。人生就是如此,每个人都应该要去想想自己,要做清白之人,只有这样你才会变得更加优秀,才能够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要是糊糊涂涂,那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还是要看清自己,再进一步看清整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