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学习的汉字结构充分体现了从古至今的“和合文化”,通过这些汉字的结构规律,您就能感受到汉字独特的魅力所在。

先看四条基本的汉字结构规律。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1)

“和”是儒家人文思想的核心所在

第一条规律,横平竖直

首先,“横平竖直”的“平”,不是数学的概念,我们视觉上的习惯,是向右上倾斜的线条才给我们“平”的感觉。

因此,在我们写横画的时候,一般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样写的字,看上去才是“平”的、正的。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2)

横画写法及横画之间的关系

横画之间的排列关系是:

1、两个横画在一起的时候,上短下长;

2、三个横画排列要“一仰、二平、三低”,平行且等距,还要中间一横最短,底横最长;

3、多个横画罗列在一起,要平行,等距,参差不齐。

这就体现了横画之间的协调关系,兄弟三个有尊卑,有谦让,距离平等讲和谐。

其次,“竖”要字直。“直”是很严格的,不可歪斜。

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正,是君子高尚的品性。写字写正的人,其为人处世往往都很认真。因为写好一个字容易,但坚持写好每个字实在不容易。

在写字形竖长的字的时候,比如:字中间的竖画,“全包围”的字、“月”在字的下部的时候,两侧的竖画一定要垂直向下,不能歪斜。如下图中的“目、自、且、具”两侧的竖画,“量”中间的竖画等等。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3)

横画平行、等距

第二条,主笔突出。

在汉字结构中,有的笔画贯穿整个字的上下、左右,起到对字的支撑和平横的作用,是一个字中最突出的笔画,这样的笔画,我们称之为“主笔”,其他的笔画都短于“主笔”,就叫它们“次笔”、“附笔”。主笔统领全局,起到领袖的作用。主笔和附笔一定要比例协调,笔画的长短,也会影响整个字的布白均匀。

做主笔的笔画很多,比如:横、竖、撇、捺、钩(竖钩、横折勾、横折折钩、横折折折钩、竖弯钩、斜钩、卧钩),它们做主笔的时候还会出现在汉字的不同位置。今天我们主要看撇捺做主笔的情况。

主笔突出的目的,是让字显得大方、舒展,全包围的字形就没必要找主笔了,比如目,田,国,这种字,都算是封闭字形,本身就不需要舒展,所以不用找主笔,更不用谈主笔突出了。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4)

全包围,封闭型的字

复合结构的字也没有必要找主笔,这种字有些笔画也需要舒展,但是没有笔画贯穿整个字的左右或上下,所以也不需要找主笔,如教、智、舒、慧等等。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5)

复合型字体

第三条,撇捺舒展

一个字的主笔可能不止一个,除了横、竖、撇、捺、钩能单独作主笔外,撇捺也能同时当主笔。如“金”“天” “夫”三个字的撇捺都起到支撑的作用,由于它们的支点分开且力量均衡,故很平稳。

民间偏方精选弘扬传统中医,收录整理各种实用民间偏方土方秘方,关注民间偏方精选,学习养生知识,做健康人。

公众号

“夫、夹、火、灵”的撇捺就如人的两只脚分开站立,非常平稳。如“金”字的撇捺像屋顶一样起着覆盖的作用,要大些,舒展些。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6)

竖画做主笔,撇捺舒展,但要缩进

撇捺在字头上的时候,要舒展以“覆下”,例如下图中的“伞、金”;撇捺在中部的时候,要像体操中“两臂侧下举”的动作。

“覆下”,是指盖住下面的组成部分,但是,撇捺不要太过“霸道”,不能“撑地”——写的太靠下,比如下图第二行中间的“合”,让下面的组成部分难以支撑。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7)

撇捺舒展

当中竖做主笔的时候,还让撇捺舒展吗?也要舒展。这时候,做主笔的竖画就像我们直立,“竖”就是我们的身体,撇捺就像我们的两臂,其舒展的方向还是“侧下举”,大约是45°角方向。例如:木、禾、来、朱、束等。

第四条,相向与向背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解释为:“字有相向者,有相背者,各有体势,不可差错。相向如‘非、卯、好、知、和’这类是也;相背如‘北、兆、肥、根之类是也。”这里,欧阳询将点画相背分为两种,即“相向”与“相背”。

所谓“向”,就相当于两人面向的点画姿态,像一个小括号“( )”,书法中类似“外拓”的形成;“背”,则与“向”的姿态刚好相反,相当于符号“)(”,书法中类似“内擫”的状态。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8)

向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们同样一个字,既可以“向”,也可以“背”,向背可有转换。例如“八”字的写法既可“向”势,亦可“背”势,其他字也同样可以因自己的书写习惯进行转换。

硬笔字有几种风格(硬笔的四条汉字结构规律)(9)

向背转换

通过对上面四条汉字结构规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字结构的多样具有和谐美,她能够反映出我们民族独特的审美思维,其结构是多样和谐的美。

从形体结构的各字异状,大小不一,横竖不一,齐整又是从参差发展而来,并且在齐整里面包含着更高层次的经过提炼、选择的参差之美。组成部分之间,具有部分与部分间的和谐美。汉字在笔划的基础上构成偏旁、部首,然后有机地组成汉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