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为什么没有功劳(猪八戒为何对自己的容貌如此自信)(1)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极具特色的拟人化动物形象。经过各类影视作品的演绎,我们早已对他形成了基本印象:自私自利,贪吃好色,意志松懈,而又有点憨厚可爱。

当然,比鲜明个性更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猪八戒外貌非常丑陋、人身猪脸,因此吓坏了不少取经途中的路人。

但是,猪八戒自己可没有因为“颜值不高”而妄自菲薄。相反,他对自己的相貌一直很自信,甚至达到了“自恋”的程度。

我很丑,却有用

猪八戒为什么没有功劳(猪八戒为何对自己的容貌如此自信)(2)

《西游记》第二十回记载,师徒几人经过黄风岭,到附近的一处村舍内化斋借宿。家中的老者见到孙悟空的“雷公嘴”、“拐子脸”,本已着实受到了惊吓,可再看见八戒这副嘴脸,竟“唬得一步一跌,往屋里乱跑,只叫‘关门!关门!妖怪来了!’”在确认八戒不是妖怪、只是唐僧的徒弟后,老者仍旧战战兢兢,只能恐惧地感叹“一个丑似一个的和尚”。

这时,八戒终于听不下去了,他第一时间辩解道:“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

这是八戒自被唐僧收伏、加入取经团队后,首次对自己相貌作出的评价,更是他美丑观的基础。八戒认为,丑陋的外表无法掩盖他超强的实力,降妖除怪的本领是真正的大用,相貌的美与丑只是表面印象,并无实际意义。

为了论证自己这套美丑观,八戒还把自己和风度翩翩的师父唐僧作对比,显然,他已经有点急到越了师徒辈分规矩。不过,八戒洋洋洒洒的自我辩解,倒也并不令人生厌。

猪八戒为什么没有功劳(猪八戒为何对自己的容貌如此自信)(3)

在第二十三回中,八戒说道,“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其实不中用。我丑自丑,有几句口号。”

当时,众位菩萨为了测试唐僧一行人的取经衷心,乔装成一个大户人家的夫人和小姐们,并扬言要为三位小姐招婿。八戒为了向心中的“丈母娘”示好、化解她对自己相貌丑陋的担忧,竟然出卖“队友”——举出唐僧例子,说明长得俊秀可能一无是处,反而长相难看可以有能力解决更多困难,发挥更大用处。

这些,在他的“口号”里有更详尽的说明:

虽然人物丑,勤紧有些功。若言千顷地,不用使牛耕。只消一顿钯,布种及时生。……家长里短诸般事,踢天弄井我皆能。

虽然,这一番“自我肯定”之语,明显具有为了求取美色的自夸性质,以致后来出现了“撞天婚”的闹剧,但八戒的自我吹捧,也确实说出了他虽丑但能力强的事实。

要知道,多少次险境,正因为依赖八戒,唐僧才能转危为安;面对许多妖怪,有了八戒的神助攻,孙悟空才能从容应对,获得一次次胜利。

所以说,八戒美丑观的出发点是实用主义:不管美丑,有实力就行。长得好看,可能像花瓶一般没有实际的现实功用;长相虽丑,却可能身怀绝技,不容小觑。

乍看丑,却耐看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写道,师徒途径宝象国,唐僧给国王带去了失踪多年公主的亲笔书信,公主在信中请求父王派人把她从妖精手中救出,以结束被黄袍妖霸占为妻的痛苦生活。国王于是恳请唐僧的徒弟帮忙降妖救女。

由于当时孙悟空因误被唐僧赶走,所以解救公主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八戒和沙僧肩上。可这两位被召入朝后,文武百官对他们的丑陋容貌非常厌恶,对他们的粗俗行为议论纷纷,甚至于愤怒不已。

八戒此时再次表态:“我们是这般。乍看果有些丑;只是看下些时来,却也耐看。”

这是八戒美丑观的发展——他不仅对自己面貌毫无自卑之感,反而充满了肯定的态度。

可国王这时是什么反应呢?“那国王见他丑陋,已是心惊;及听得那呆子说出话来,越发胆颤,就坐不稳,跌下龙床。”唐僧慌了,只得叩头谢罪,方才免伤龙体,稳定了国王的情绪。

虽然出场亮相时吓到了人,令八戒的能力可信度大打折扣,但八戒的“耐看”观点,与他的为人性格非常契合。他认为:人的相貌会给旁人留下第一印象,但随着时间流逝,对一个人作出的可靠评价主要依据他的行为表现。只有表里如一的品行,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猪八戒为什么没有功劳(猪八戒为何对自己的容貌如此自信)(4)

平心而论,八戒确实做到了。他虽有些贪吃好色的毛病,但经过劝诫和阻止,也总是能自我改过。更重要的是,八戒性情率真,胸无城府,为人真诚,有一说一。

因为憨厚和坦率,他经常能以滑稽的言行博得他人的欢笑,为艰苦的取经任务增添轻松活跃的气氛。以至于有时,唐僧也“护短”,在悟空设机关戏弄八戒时,屡屡为八戒撑腰。

也是,实诚人受欺负,谁不心疼呢?可见,八戒的“耐看”理论有充分的的道理。毕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看久了,就俊了

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八戒的美丑观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到了最后,他对自己的相貌,竟有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狂妄姿态”。

在第七十四回中,师徒几人到了八百里狮驼岭,唐僧因为对悟空问路得来的情况不满意,再派八戒前去问路。八戒这次特意“把钉耙撒在腰里,整一整皂直裰”,故作姿态,“扭扭捏捏”向老者问路。

没想到,这次还是把人吓着了。老者惧怕地喊道:“爷爷呀!今夜做的甚么恶梦,遇着这伙恶人。为先的那和尚丑便丑,还有三分人相;这个和尚,怎么这等个碓梃嘴,蒲扇耳朵,铁片脸,鬃儿颈须,一分人气儿也没有了。”

八戒也不是第一次听见别人害怕他的长相了,所以这次表现得更从容,甚至笑着向老者解释,“你这老公公不高兴,有些好褒贬人。你是怎的看我哩?丑便丑,耐看,再停一时就俊了。”

此时,相信很多读者都会因为八戒的幽默可爱,而忍俊不禁。

随着取经进程的逐步推进,八戒越来越能心平气和地肯定甚至赞扬自己的相貌了。他认为自己不仅“耐看”,而且看久了还会“俊俏”。

这说出了很重要的一条真理:习惯会改变人的审美心态。当我们长时间与人相处,就会对他人的长相习以为常。当我们非常欣赏一个人时,便会不自觉地拔高对她/他的相貌评价。情人眼里出西施,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八戒认为,如果对他的品行从心里接纳了,那么他的相貌无论美丑,都会是好看的。

如果说八戒认为自己“俊俏”是狂妄之语,那么他自称“有些风味”简直可算是“自恋”到极致了。

在第九十四回,八戒面对沙僧对自己长相的调侃,毫不逊色地予以回击,竟自称“丑自丑,还有些风味。自古道:‘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这种自我评价,是八戒对前面“看久了,就俊了”的补充,是对自己品行闪光点的张扬,更是有那么一点傲娇的味道。

猪八戒为什么没有功劳(猪八戒为何对自己的容貌如此自信)(5)

综观《西游记》全书,猪八戒的美丑观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但实际上,这也是八戒在心理上逐渐自我认同的成长过程。

他以自己的功劳贡献,弥补长相上的缺陷;以强大而乐观的内心,回应他人的误解。每当有人抱怨被他的长相吓到,八戒都能扬长避短,解释自己面丑心善,本领高强,生怕被以貌相取。猪八戒的美丑观,透露出他率性纯真、豁达乐观的人生姿态。

这种观念,如今看来,对于处在“看脸的时代”中的我们,应该有所启迪:“颜值”不是万能的,有实力,才能心无所惧。凭长相,可得意一时;有才华,才受益终生。而这里所谓的“丑陋长相”,又何尝不代表着我们身上那些不算完满的缺点呢?

******

作者:鞠昆山

转载请注明来自凯风清韵(ID:kaiwind-qingyun)

投稿邮箱:kaiwind123@sina

一经采用支付丰厚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