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这样一则热搜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起因大概是一位乘客在乘机过程中坐在靠窗的位置,该乘客无意间发现位于机翼后缘的船型整流罩上的紧固螺钉在风中“瑟瑟发抖”,因而对飞机的安全性表示担忧。随后这段视频被发到了网上,引起了中国国际航空官方微博的正式回应。事件在包括官方在内的各类反复回应与质疑中不断发酵。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1)

图片来自网络

在事件发酵过程中,有部分业内人士找出了737NG系列构型偏差清单,清单明确指出一到两个尾椎是可以缺失的。而且也有专家从技术角度指出这里属于次要结构,不影响飞行安全。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2)

图片来自网络

部分滚动评论选摘如下:

这不是主要次要的问题,是航空公司责任心问题,检修不到位,必须管理归零。

螺丝掉了,或者整流罩掉了有没有可能撞到飞机尾部啊???

平日都怎么保养和维护的

是高度近视还是高度重视

其实一件事情之所以会在网络上成为热议话题而不断发酵,因素是有很多的,流量和利益驱使只能算次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存在对立面或者对立观点。

那么回顾整个事件经过和各大平台下网友的评论留言就不难发现,这件事的热议点还是在于一个:

到底是缺陷本身不重要,还是对待缺陷的过程太潦草。

小编并不想在这件事情上选择一个立场,而是要首先呼吁无论是网友还是官方都要先冷静一下,我们最终要的结果是一个把对方说服,还是理解。

对于那些需要互相理解的事情,立场本身就多余。

要做到理解,我们就需要知道一些我们原本并不知道的事情,毕竟,不为人知的一面才是理解达成的基础。

知识点1:船型整流罩检查会不会被检查?被安排在哪些工作计划中?

首先是计划性工作会检查这个东西。

航空公司对于飞机的维护并不是天马行空,有很多自主选择空间的。一般来说,维修的首要依据来源于飞机厂家(大多是波音、空客公司)相应机型的维修计划文件MPD。

而MPD制定的源头是一份叫做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MRBR的东西。

通俗点来说,就是飞机制造商在设计定型一款飞机的时候,要从设计源头,即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设计技术层面、飞机适航性层面来组织一群有绝对发言权的人对这款飞机的可靠性进行论证,这群人组成了一个机构叫维修审查委员会,论证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份报告,就是维修审查委员会报告,进而生成维修计划文件。

这份文件除了技术层面的论证外,对飞机的安全性要求还要符合适航当局的强制性要求,对于美国的波音来说就是要符合FAA法规的要求,空客飞机自然要符合EASA的要求。

重点来了!无论是FAA、EASA还是中国的CAAC法规要求,那都是用无数故障、事故、事件、甚至数不清的血和泪的教训凝结提炼出来的对飞行安全的最基本(强制)要求。换句话说,如果一款型号的飞机能够通过局方这一大关拿到适航证,那么工程技术层面上过去发生过的所有无论大小的事故都不会再发生,甚至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的事故也得到了很好的防范。

航空公司依据厂家的MPD,再结合厂家的服务信函、服务通告(此类文件可以理解为,厂家这边收集到的任何可能影响自己卖出去的飞机的安全和适航的时候,都会以此类文件的形式第一时间告知买家公司,意思是“我提醒你了我也愿意帮你解决,你可别出事了!”)、局方的咨询通告(意思同上面括弧差不多,可理解为“我作为管理者,我把发现的同机型的隐患告诉你了哈,我可是要检查的!”)等,最后综合、归类、消化并输出为本航司的维修计划!

依据这份维修计划,制定维修方案,划分计划性维修工作的具体安排,根据飞机的飞行小时和日历天数,就产生了民航维修业内人士司空见惯,但很少为圈外人所知的A检、C检、D检,以及航前、航后、短停(过站)例行检查等。因为不同维修项目的周期计算所依据的可能是飞行小时,可能是日历天,又或者两者兼有,先到为准。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3)

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过一段周期必须要做这些维修项目,一个并不十分相似的比方,你的小车车为什么要做首保、小保、大保?

凡为物质,皆有周期(寿命),非唯物论者出门左转。

如果上面的背景还算交代得清楚的话,结论就是:船型整流罩的检查在定检、航前航后、短停地检查中是应当检查的项目。

那么现在没检查出来,是不是维护水平不行?是不是管理有漏洞?是不是。。。

凡不了解问题全貌者,不轻易下结论!我们来看下各知识点。

知识点2:船型整流罩尾椎螺丝飞行中松动,是不是没检查出来?

有可能,但不一定。

为什么这样说,还要从航司的维修体系和工作流程说起。

航司计划性维修工作在知识点1中作了部分的、片面的、通俗的简单介绍。下面再说非计划性维修。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你买了个纸风筝打算带着孩子去春游,玩一半下雨了,应该不会有人拿着破风筝找卖家理论说你这风筝不耐操吧?

对了,第一个先说环境因素。鸟击,雷击,雹击,沙尘暴。。。。飞机是坚硬的,但它也是脆弱的。每次类似自然事件影响之后,都是一份长长的特殊检查单(在计划检查之外的,为了确保飞机安全,针对特殊事件额外做的检查工作,特检单并非“特简单”)。除此之外,近海地区的海水性腐蚀,高寒地区造成的工作也降效,电磁复杂环境对航电设备的干扰。。。那么,没有措施来降低这种危害吗?不,一直在提升一直在改进,你不见机翼后缘的放电刷么?不见机场的驱鸟车么?不见天气原因备降、返航么?只是凡事都有过程,这种人定胜天的操作尤其是。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4)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个导致非计划性维修的因素:凡物质,皆无定数。

因为机械工程原理和设计离不开假设条件和预计场景,设计之初就把以后预期的使用环境都预测到并纳入设计考虑里面本身就办不到。

如果一个把一个部件和零件比作一个人,即便是造物主也只能给他肉体和精神,保证不了他要在23岁那年一个夏天的烧烤摊认识一个叫玲玲的姑娘,那天他还得穿着23号球衣,她捧着一本村上春树,失恋后他会回到这个烧烤摊想着醉死算了,上帝要在这时再安排一个小芳捧着村上准时在那里等他。

所以,很多零部件会故障,尽管它的理论平均故障时间是20000飞行小时,尽管它是新件,没有关系,该坏它就是会坏。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5)

图片来自网络

故障了不可怕,怕得是它以坏掉的姿态,起飞了,就好像本文故事的主角,那个船型整流罩的螺丝。

重点来了,对于突发性故障,航司维修体系有另外一本绝世秘籍,叫做最低设备清单MEL。航司的MEL制定的依据是厂家的另外一本绝世秘籍叫做主最低设备清单MMEL(Main Minimum Equipment List)。它也是上述维修审查委员会MRB的直接或间接产物。

因为MRB会依据MSG-3(本质上是一种逻辑分析原理或工具)原理来非常仔细地分析飞机上的每一个系统和主要部件,以确保零部件单体故障或与其他零部件的并发性故障不会导致飞机发生灾难性的安全后果。

很拗口,通俗点说,如果飞机是一个人的话,MEL就是对他的一本创伤应急指导大全。它会告诉你,如果你奔跑时心绞痛(发动机喘振放炮)你得赶紧停下来去就医;如果你长痔疮了(真空泵失效禁用马桶)不影响走路但是就别吃辣的了;如果你掉了个牙,不影响你去你大爷家给他家的大金毛接生去。

其实,已经有网友挂出了本事件中船型整流罩螺丝脱落对应的条款,如下所示: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6)

图片来自网络

构型偏差清单CDL,包含在MEL手册中,是针对主要零部件之外的飞机外形零部件缺损做出的直接放行指导。

而如果这颗螺丝在之前的检查中已经被发现,但是因为航材暂时缺料等原因一时间处理不了,是可以办理故障保留(分A类,修复期限视情;B类,3天内修复;C类,10天内修复;D类,好像是120天内修复;CDL类,通常周期更长,可以先不处理,但是要录入系统或形成管控记录,并在XX天/飞行小时之内修复)的,所以有了以下几种情况:

1)已经办理了保留,也检查到了,且未超期。流程和管理上真的没毛病,也真的不影响他豁着门牙给他家狗子接生去,回头只要速战速决,在超期之前完事,别给狗子和崽子留下心理创伤就行。

2)办了保留有记录,但是没检查到。这就不能说一点没毛病了,圈内的人都知道,安全的事情,不怕重复,就怕没有。没有做到跟做到了发现做过了,性质上是少了一道安全关。

3)没有保留记录,也没检查到。哎,虽然不应该,但还是忍不住为检查人员说句话,毕竟是在上表面,确实很容易忽视掉。但是襟翼放出到最大位有没有希望看到一点苗头?而且松动成这样,应该不是一个短停的时间发生的事,是不是昨夜航后,今早航前就应该检查到了?

最后,从视频的迹象来看,螺丝是有松动,但是要检查出来也确实很难(勿喷),因为螺丝和拖把之间松动虚位很小,只有在震动中能明显发现。而目前对外蒙皮的地面检查都是静态检查,重力作用加上位于上表面,螺丝静态下严丝合缝。

难,真得挺难。

通过以上两个知识点的普及,相信能解决不少网友的疑虑和质疑,如果能给航司带来一点点有用的管理方式或工作流程上的启发,也算小编发挥了一些余热吧。

最后,针对一些特别的评论谈谈小编的感受或解答:

如果整流锥脱落,打到后面的蒙皮怎么办?

这如果不是圈内的同行,对情景意识和质量安全一定很有天赋。有人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其实不尽然。

脱落的牙齿呛进气管会致人死亡吗?

这怎么可能?

没错!概率很低!但有可能吗?有!。国内确实发生过发动机滑油口盖脱落,顺风向一路打上风扇整流罩,发动机尾喷,水平安定面的事件。

结语:

1.在中国民航安全飞行小时归零时,很让人痛心,既是对这个安全记录,也是对鲜活的生命,航空安全依旧任重而道远;

2.我们得承认3.21事件“刷新”了国内很多同胞对于航空安全的认知,以至于恨不能把整个中国民航放到显微镜下口诛笔伐,其实大可不必。事实上我所认识的民航维修人员,大抵长相年龄都要比实际年龄大三五岁不止,长期的黑夜颠倒,对航行安全的提心吊胆,彻夜失眠的大有人在。但我们还是要对中国民航有信心,对我们的局方、本土航司有信心,退一万步讲,手里要捏着机票还是火车票,这个选择权还是有的,一棒子打死不可取。

3.当代媒体给了当代人千里眼、顺风耳,不然我们无法知道在中国的北边,有两个国家的战争牵动着世界政治的神经;也不可能为唐山女孩隔空声援。但当流量和发泄混淆了我们的呐喊,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时,这个大众媒体时代,究竟是一个好时代!还是一个好时代?

4.时至今日,民航、飞机、飞行仍然披着厚重而神秘的面纱,这层面纱隔绝了大部分航司与乘客之间相互理解的通道。

飞机突然俯冲的原因是什么(飞机飞行中螺丝松动)(7)

图片来自网络

小编很喜欢一档节目叫奇葩说,马东曾经在节目中表示,其实有些辩题并不是非得要争论个输赢,重要的是我们在想这个事情。

从每一种角度去仔细地了解并深刻地思考这个问题,远比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要来得更有意义,每一个思考的火种,都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为我们个人、亦或是一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最后,闲话而已,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