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1)

你可能在韩城的很多地方见到过这四个字,可是,你确定你读对了吗?它的内涵你又了解多少?想起上次朋友来韩城,问我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我竟一时语塞,答不上来。额,我怀疑自己可能做了多年的“假”韩城人

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2)

我说,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意思,但肯定不是讹传的“薄皮韩城”的意思。我赶紧找度娘,查资料,原来它的意义是:宏大富饶的韩城,并且渊源很深。

pǔ bǐ hán chéng

“溥彼韩城”出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记载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其中《诗经·大雅·韩奕》中这样写到:“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全诗正文共290个字(标点是后人所加),分六章,前三章写韩侯入朝、受赐、饯行;四、五章写韩侯迎亲,蹶父择婿;第六章写韩侯筑城。全诗的主题是颂扬西周时期,韩侯接受册封,肩负着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对其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明万历年间,由苏进和张士佩编撰的《韩城县志·第一卷·雍韩考》中也对此诗的六章内容有详细的记载。

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3)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意思为: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诗开首就指明了《韩奕》所描述的事件发生地,就在今陕西韩城一带。诗中第六章中“溥彼韩城,燕师所完。”查阅《古汉语字典》,可知“溥”字只读pǔ,不是多音字,原意是广大,此处可引申为高大坚固。“彼”字读bǐ,意思是:那,与“此”相对。再查阅《辞源》可知,韩,古国名,周分封的诸侯国,侯爵,后为晋所灭,在今陕西韩城县也。结合上下诗意,“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可译为:那高大坚固的韩侯国城墙,是燕国的军队帮助下修筑的。其实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个历史的故事:西周初年,周成王四年(公元前1039年),周武王的小儿子、即周成王的弟弟,被封为韩(侯)。韩(侯)建国初,公元前1031年,韩侯国为了防止晋国从东北方面的侵扰,由于韩侯年少势单力薄,他的兄长周成王,便派辅臣召公,率领人马来到韩(侯)国,帮助修筑了城墙。对此,韩国的老百姓赞叹不已,就传唱起了“溥彼韩城,燕师所完……”的歌谣。后来,这首歌谣便被采诗官收录并编入《诗经·大雅·韩奕》中了。从《竹书纪年·卷七》中记载:“成王十二年,王师、燕师城韩,王锡韩侯命。”也可佐证此事。

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4)

“溥彼韩城”中的韩侯国城的遗址就在现韩城市的金城区吗?据文献资料记载:韩城古城,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始筑土城,金大定四(1164)土筑加固,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本地人当朝宰相薛国观奏朝廷批准,倡议地方官员、绅士捐资改土城墙为砖城墙。城四门门楼额东曰“东带黄河”,西曰“梁奕西襟”,南曰“溥彼韩城”,北曰“龙门胜地”。历经数朝,城之毖伤,不知凡几。可知现韩城市金城区的原城墙在公元615年所修筑,而“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中的韩侯城,大约在西周暨公元前1031年所修筑,时间上二者相差甚远。可见现金城区并不是那“溥彼韩城”的遗址所在地。

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5)

“溥彼韩城”中的韩城遗址今何在?据嘉庆年间,傅应奎、钱坫编著的《韩城县志·卷一·城第》中记载:“韩国故城,括地志韩城在今县南十八里,元和郡县志韩国故城今在县南十八里。”且经韩城人高增岳先生多年考证,并在其编著的《古老的韩城》一书中这样记载:韩侯国城遗址分布在今韩城市龙亭、芝阳一带,东起黄河之畔的城南村,向西经马陵庄、东论功村、西论功村、大鹏村、新庄,在清水村跨芝水河谷,再向西北方向直到西英村,城墙呈弧形,现存城墙残高0.5至2.5米,底宽5米,全长约15公里。站在今天,遥想3000多年前,那可真是高大坚固的韩国城墙啊!

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6)

据《太平寰宇记》:“隋文帝分合阳,于此置韩城县,以古韩城为名。”明万历年间,由苏进和张士佩编撰的《韩城县志·第一卷·县建沿革》:“隋开皇十八年,更夏阳曰韩城县,盖取诗之所谓溥彼韩城也。”可见早在公元598年人们就取《诗经·大雅·韩奕》中“韩城”为名,距今约1400多年了,历史渊源的久远,人文底蕴的深厚,不愧为千年古城。

溥彼韩城是什么意思(溥彼韩城这四个字你确定读对了)(7)

历史上韩城南城门楼上曾书有“溥彼韩城”四字,由于“溥彼”两字较生僻,而且人们常认字先认半边,该字方言的读音又于“薄皮或薄彼”相近,许多人这样以讹传讹了。造成了在渭北一带,外县人调侃或戏耍韩城人时总会把“溥彼韩城”说成“薄皮韩城”,意思是韩城人不厚道,吝啬。我想当今好多的韩城人也确实不知道“溥彼韩城”的由来和本意,这也是造成以讹传讹的缘故吧。(文 | 闫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