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山水
南江:永不消散的诗情
■ 卢一萍
清人沈德潜辑有《古诗源》,卷一为《古逸》,收入了一首《三秦记民谣》: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
蛇盘乌栊,势与天通。
这首民谣在《(民国)南江县志》中,署名作者为汉代的王子韶。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康清莲女士认为尚无文献佐证,而保留佚名。
有人说,孤云、两角的具体位置不可考,但从这首民谣可知,其位置当在古代的秦巴、现在的陕川边界处,即川北一带。
《古诗源》选辑了先秦至唐以前的历代诗歌,并从一些古籍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共七百二十五首,分十四卷。《三秦记》为东汉时期辛氏撰,今存一卷。记秦汉时期三秦地理、沿革、民情、都邑、宫室、山川,是早期地方志的代表作。
《古逸》收入民歌谣谚103首。有意思的是,今天来看《三秦记民谣》,发现它完全是秦人的视觉,是秦人看到的“诗和远方”——唱这首民谣的人走出咸阳城,来到离天尚有三百尺的秦岭主峰太白山白雪覆盖的银色山顶,看到了离天只有一拳之距的孤云山和两角山,然后翻越重重险山恶水的阻隔,通过黄金要道子午道,到达巴蜀,而至乌蒙,最终直抵天的尽头。
武功、太白、孤云、两角、子午、乌栊都是重要的地理坐标,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西北而至西南,其几乎在一条视线上,也可以说,这首民谣唱出了秦的南向之心,其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我从咸阳来到武功,
站在白雪皑皑的太白山顶,
向南遥望,
不知什么时候,
才能穿过金子般的子午道,
翻越高高的孤云两角高峰,
突破巴山蜀水的阻隔,
将蛇盘龙走的乌栊纳入我的版图!
“孤云两角”之名与米仓道一样古老。但其是位于主路还是支线,具体位置在何处,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古今学人所做考证均难以服人,最终成为历史地理学界的一桩公案。
笔者探访巴峪关遗址
- 萧 纲
萧纲画像
古时,巴蜀到中原走陆路有秦岭和大巴山的阻隔,走水路有三峡之险,山高水阻,路险途远,加之荆莽丛生,虎豹成群,异常难行。川西平原尽管是“天府之国”,但很多时候,仍被视为偏远之地。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卷中,就录有五位诗人的《蜀道难》诗,有四位都侧重于再现入蜀之艰,蜀道之险。其中,刘孝威说:“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阴铿曰:“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张文琮感慨:“飞梁驾绝岭,栈道接危峦。”李白那句“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更是世人皆知。
不过,在南朝皇帝、文学家萧纲的《蜀道难》中,则主要写了如蜀道之蜿蜒曲折般的情感:
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奏巴渝曲,时当君思中。
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
在中国的历史中,萧纲算是一个有才情的皇帝,但与宋徽宗赵佶、南唐后主李煜一样,命运悲催。在位仅三年,即为侯景所害。萧纲曾都督荆、雍、梁、益、宁等七州诸军事,甚至曾担任益州刺史,虽未到任而改任他职,但他与巴渝之地有很深切的关联。雍州属于南梁的西北边陲,益州属于西部边地,他要督其军事,必了解当时的益州,故知“巴水三回曲”。他回到秦淮温柔乡后,想起走过的巴山蜀水,听过的“巴渝曲”,埋怨蜀道之难阻隔了千山万水之遥的红颜知己,使他们难以再见,鸳梦难温,使他内心深处如蜀道一样蜿蜒曲折、难以表达的别样情绪与温柔情感不知向谁表达。人之被情所困,被险途所阻的悲哀,令人心碎,却如见流水落花,无可奈何。
- 李贤与上官婉儿
李贤剧照
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在清化县(今四川旺苍县木门镇)置静州,隶利州都督府。木门曾属南江,共和国成立后划属旺苍。木门有一木门寺,寺内有一块巨石,上刻有佛像700余尊。李贤被贬巴州,据说曾在此停留。
李贤永徽五年(655)腊月出生,自明允,是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诗人王勃曾作其侍读。他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史学价值较高。
上元二年(675)太子李弘猝死后,李贤被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却被武则天猜忌。李贤与母后“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黄台瓜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调露二年(680),武则天以谋逆罪将李贤废为庶人,幽禁三年后,被流放到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皇太子李显为此上书,恳请帝后怜悯,稍赐春冬衣物。文明元年(684),高宗驾崩,中宗李显继位,但仅一个多月即被武后废黜,改立睿宗李旦,武后由此把持朝政。
《黄台瓜辞》的格调与曹植的《七步诗》类似——“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可用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相煎,言辞激烈;但武则天是李贤的母亲,他没有办法进行指责,只能用藤和瓜喻母子相残,满怀哀惋地希望母亲不要对亲生儿女赶尽杀绝。
中国历史上,有海南、新疆、河北沧州、黑龙江漠河、黔州、四川巴州、湖北房县七大流放地,其中,黔州、巴州和房县以流放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为主。从长安到巴州,经褒斜道、米仓道最为便捷,木门寺是李贤的必经之地,他曾在这里留居数日,在晒经石上晒经,并在寺内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以叹惋自己的命运:
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
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
武后把持朝政后不久,即命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绩前往巴州搜查李贤住宅,以防谋反。丘神绩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年仅二十九岁。据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上官婉儿在李贤被谪庶巴州后不久,曾从米仓道经集州去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闻李贤已被害,十分惋惜,就在“晒经石”上筑亭纪念,并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于亭上:
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
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 王 勃
王勃画像
王勃高华,是真正的天才。《旧唐书》说他“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杨炯说他:“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胡应麟说:“王勃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抒写悲凉,洗尽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卒于上元三年(676),天妒英才,仅活了27岁。现存诗80多首,赋、序、表、碑、颂等文存90多篇。其中最有名的是《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乾封元年(666),王勃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词美义壮,惊动圣听。被唐高宗叹为“大唐奇才”,文名大振。后经主考官荐举,担任沛王府修撰,沛王李贤很喜欢他。一次,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当时16岁,年少轻狂,为了好玩,戏作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为沛王助兴。不料此事被唐高宗所知,圣颜不悦,被逐出长安。
仕途失意的王勃决定远游。他的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学者、大教育家,曾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有可能是这个原因,他远行的目的地选在了巴蜀。
从王勃《入蜀纪行诗序》可知:“总章二年(669)五月癸卯,余自长安观景物于蜀。遂出褒斜之隘道,抵岷峨之绝径,超元溪,历翠阜,迨弥月而臻焉。”王勃从褒斜道入汉中,而“抵岷峨”,沿途写了不少纪行诗,“爰成文律,用宣行唱,编为三十首”。这些诗展现了奇险壮丽的途中风光,虽因倾注了郁积之气而尤显深沉悲凉,但却有新的时代气息,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其中《江亭月夜送别》就是这样: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叶月,谁见泣离群。
没有文字证明王勃是走米仓道入蜀的。但李旭升先生编著的《巴中诗文》收入了这首诗。并在作者简介中说:“本诗当系作者初次入蜀的秋天,于巴中西门外柳津桥畔之江亭中送别友人所作。”这首诗中的“巴南”是因巴州在大巴山之南,唐人习惯称巴州为巴南。证明他是去过巴州的,而“纪行”无疑是写途中所见。
王勃入蜀时,是因为被贬官,心情不好,要出去走走,是漫游性质的,相当于现在的背包客、自助游。据《王子安集》中的《春思赋》序说:“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总章、咸亨都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咸亨二年 (671) 距总章二年仅两年。据此推算,王勃入蜀时为20岁,大约在四川旅行两到三年。
王勃自己编定的《入蜀纪行诗》三十首,后多以不传。现存明人所辑《王子安集》,只能看到数首,如《始平晚息》《扶风离京浸远》《散关晨度》《晚宿凤州》《易阳早发》《深关夜宿》等,以及他在绵州 (绵阳) 写的《别薛升华》《普安建阴题壁》等。
梳理了王勃的诗文及《王子安集》中其他文章,可知王勃浪迹巴蜀期间,到过三台、彭县、成都、绵竹、德阳、绵阳、梓潼、剑阁等地,据此,他如果要规划一条旅游线路,应该是自汉中经米仓道入蜀,到南江、巴中、阆州、三台、成都、彭州、绵竹、德阳、绵阳、梓桐、剑阁,由此走金牛道回长安。这也是一条旅行环线,可以不走回头路。如是可知,王勃走米仓道入蜀是有可能的。
- 杜 甫
杜甫画像
因“安史之乱”故,杜甫自秦州(天水)逃向成都时,走的是祁山道,渡过嘉陵江上游的水会渡,离开了陇右,经今天的陕西略阳到勉县,然后沿金牛道,经宁强、广元、剑阁、绵阳到成都。他未入南江,与米仓道擦肩而过。但他的《大麦行》提到了集州:
大麦干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江山长。
安得如乌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
该诗写了唐王朝因失德败政,经“安史之乱”后,原先的盛唐景象不复存在,以致不能安边,到处一片荒凉、悲惨的景象。其中“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这东至“集壁”西至“梁洋”的这些地区,试问谁在收割麦子呢?还不是来此掳掠的胡人和羌人!”集、壁、梁、洋均为唐代四州,属山南西道,其中,集指今四川省南江县,壁指今四川省通江县,梁指今陕西省勉县,洋指今陕西省洋县,四州皆彼此相邻,属于内陆地区,当时的胡羌掳掠已经到了这里,唐朝的衰落可见一斑。杜甫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从这首诗中,也可见其忧民之深也。
- 陈子昂
陈子昂画像
陈子昂,字伯玉,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李白、王维、宋之问、孟浩然、王适、贺知章等称为“仙宗十友”,是声讨齐梁文学绮靡文风,召唤大唐刚健之气的重要代表。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高宗调露元年(679),陈子昂第一次出川赴京求取功名,因其家颇富有,走的是水路。即从嘉陵江上船,出三峡后,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次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刻苦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永淳元年(682),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名落孙山。两年后,终于进士及第。武则天叹其才,授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垂拱二年(686)和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曾两次从军北征。因其多次直言进谏,未被采纳,反而被斥降职,遭当权者排挤,壮志难酬,三十八岁辞职还乡,后被人陷害。卢藏用《陈子昂别传》云:“属本县令段简贪暴残忍,闻其家有财,乃附会文法,将欲害之。子昂慌惧,使家人纳钱20万,而简意未塞,数舆曳就吏。子昂素羸疾,又哀毁,杖不能起。外迫苛政,自度气力恐不能全,因命蓍自筮,卦成,仰而号曰:‘天命不佑,吾殆死矣!’于是遂绝,年四十二。”
陈子昂除第一次到长安是走水路外,其余往返长安与故乡射洪的情况均不可考。武后临朝称制,招贤若渴,陈子昂进献《王霸大略》,受武后赏识。武则天称帝时,他又奉命写了《大周受命颂》,歌颂武后“正皇典,恢帝纲,建大周之一统,历革旧唐之遗号。”跻身武后“宠臣”之列。
唐朝以道教为国教,儒释道三教道教第一。武则天称帝之后,则将佛教排在了首位,且有意默认佛教徒指认自己为弥勒佛转世的说法,招致满朝哗然。陈子昂上表反对,因此遭到打击和排斥,便以丁继母忧辞官返乡。据说返乡之路走的就是米仓道。《蜀中名胜记》载:“《志》云:‘县东南隅,有公山,隔江形如公字。泊传张道陵七世孙刺集州,于此上升。绝顶有张康侯庙。’”据说陈子昂在集州游历时,就隐居城南张康侯庙数月之久。后人为纪念他,将张康侯庙改称“射洪庙”,并为陈子昂塑了金身。
- 岑 参
岑参画像
岑参是我心仪的一位诗人,因为我也在他诗中写道到的轮台、北庭等地从军、生活过,他有六年西北的军旅生活,我则戎马天山南北二十年。岑参是天宝年间进士,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749),高仙芝入朝,表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岑参于是出塞,赴安西担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两年后,高仙芝兵败还朝,岑参东归,约于秋初回到长安。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入封常清幕府,再次出塞,赴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五月,封常清出师西征,是年冬破播仙,凯旋而归。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杜甫等推荐他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仕途反复,很是波折,乾元二年(759)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最后被贬为嘉州(今乐山)刺史,因此人称“岑嘉州”。
岑参被贬欲入蜀就任时,剑南节度使郭英乂骄奢淫逸,不得民心,西山兵马使崔旰“因蜀人之怨,自西山率麾下五千余众袭成都”。郭英乂众叛亲离,逃往简州,后被普州刺史韩澄斩杀。因政局纷乱,岑参因此未能到任而返京。
大历元年(766)二月,杜鸿渐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岑参入其幕府,与他一同从长安前往成都。次年六月,岑参赴嘉州刺史任,著有《招蜀客归》等。任职一年,又被罢官,当年七月,自嘉州欲从岷江、长江走水路东归,到达戎州(宜宾)时,亡命之徒阻断水路,无法继续前行,他只能自陆路北归成都。约大历五年(770),岑参客死成都旅舍,享年约五十六岁。
他写过一首《巴南舟中夜市》:
渡日欲黄昏,归人争渡喧。
近钟清野寺,渔火点江村。
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
孤舟万里夜,秋月不堪论。
这首诗前四句的现场感很强,很有巴州黄昏夜市的感觉。按诗中流露的凄冷与落魄,我斗胆猜测,他第一次入蜀去嘉州赴任,走的应该是金牛道。蜀乱受阻后,他可能试图走米仓道脱困,从而滞留巴南,然后不得不再沿米仓道北返长安。
- 元 稹
元稹画像
唐朝诗人元稹才华出众、性格豪爽,不为朝廷所容,元和十年(815)三月底,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州市)司马,自长安出发,“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在任上,因患上疟疾,几乎死去,曾赴山南西道兴元府求医。
山南西道是唐朝设置的一级行政区,治所设于梁州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据《唐六典》卷三记载,山南西道辖有梁、洋、集、通、开、璧、巴、蓬、渠、涪、渝、合、凤、兴、利、阆、果等共十七州,辖区贯通今陕西汉中、四川东部、重庆西部等地区。
元稹在通州任上——元和十三年(818)他还代理过通州刺史,往返长安,可走米仓道和荔枝道,不过,两道之中,米仓道最为便捷。他如果要去梁州兴元府——即州府,相当于省会,却必走米仓道。从通州到兴元府,经壁州(通江)可达,也可从通州经巴州、集州而至。
因为元稹在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四月同白居易同时及第,登第者十八人,元稹为第一名,授左拾遗。但一到职便接二连三地上疏献表,很快受到宪宗召见。他虽然奉职勤恳,但因锋芒太露,触犯权贵,当年九月即被贬为河南县尉。母亲去世,在家守孝三年,元和四年(809)春,奉命出使剑南东川,三十一岁时任监察御史,正式进入官场,意气风发,一心为民,遂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冤案,广受赞誉。白居易赞他:“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申。”这也触犯了朝中官僚阶层及藩镇集团的利益,遭受打压,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又被贬通州,心情自然不会好,所以其在《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其四写道:
荒芜满院不能锄,甑有尘埃圃乏蔬。
定觉身将囚一种,未知生共死何如。
饥摇困尾丧家狗,热暴枯鳞失水鱼。
苦境万般君莫问,自怜方寸本来虚。
这可能确是他当时的困境,但在给挚友白居易的诗中,如此叫苦连天,怨气满腹,难免会徒增朋友牵挂。在这种心境下,他眼中的山河自然少有诗意:“哭鸟昼飞人少见,怅魂夜啸虎行多。满身沙虱无防处,独脚山魈不奈何。”他虽然悲观,不过这里所写,倒是符合米仓道上的情形。
- 于 鹄
于鹄画像
据《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有渝水,賓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阵,锐气喜舞。帝(刘邦)善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舞)也。”乃令乐人习学之,今所谓‘巴渝舞’也。”在该书同页注释中,又引证了郭璞在《集解》中的诠释:“巴西阆中有渝水,獠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渝舞’也。”《晋书·乐志》曰:“《巴渝舞》,汉高帝所作也。高帝自蜀汉将定三秦,阆中范因率賓人从帝为前锋,号板楯蛮,勇而善斗。及定秦中,封因为阆中侯,复賓人七姓。其俗喜歌舞,高帝乐其猛锐,数观其舞,曰:‘武王伐纣歌也。’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因其所居,故曰《巴渝舞》。”
竹枝,原是流传于川东鄂西巴渝地区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古老民歌。巴渝地区是古代中国所谓夷巫之地,所以有竹枝“先本巴渝俚音,夷歌番舞”之说。魏晋时始收入乐府,盛行于中唐,历五百年。
四川文理学院音乐系讲师杨荔女士研究发现,巴渝舞与竹枝都产生于巴渝地区,但却出自于不同的年代和民族。常璩说巴渝舞是簧人的歌舞。郭璞说是獠人的歌舞。而竹枝是汉代板楯蛮民族已退出川东北历史舞台后,汉族人民所创造出的一种民间歌舞。它的歌词,在汉《乐府》中就有收录,因其采录自巴山渝水间,所以,将其命名为“渝歌”。唐代在编纂《新乐府》时,为了区分板楯民族与汉族两种截然不同却名字相同的歌舞,就根据汉族巴渝歌中的衬词,而改称为“竹枝”。
于鹄是唐大历、贞元间诗人,隐居汉阳,他是把竹枝词演化成一种诗体的先行者,随后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商隐等诗人。于鹄的《巴女谣》最为有名: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对巴蜀竹枝词,后人以“诗之国风,辞之九歌”相称,至今传唱不衰。作家张中信先生认为,“生命力极盛的巴山民歌,实乃巴山竹枝词千百年相续的诗意传承。”我深以为然。
- 李商隐
李商隐画像
晚唐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所写爱情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李商隐经多次科举考试失败后,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终于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都是小官。因卷入“牛(僧孺)李(德裕)党争”,遭双方排挤,仕途黯然,一生困顿,郁郁不得志。
大中五年(851)春夏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病逝。读李商隐的诗文可知,他与王氏感情很好。他岳父是泾原节度使王茂元,是王请他去泾源做幕僚时,欣赏他的才华,并将女儿嫁给他的。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李商隐陷入了“牛李党争”。
王氏出身官宦之家,养尊处优,但自从嫁给李商隐后,尽心照料家庭。李商隐为了仕途,多年在外,四处颠沛,夫妻聚少离多,李商隐深感愧疚,而自己仕途上的无望,使这份歉疚之情更深。
当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邀请李商隐任参军之职,安排家事后,他于十一月赴职。李商隐的目的地是梓州(三台),走米仓道前往,最为便捷。即到南江后,经巴州、阆中、盐亭,即可到达,走的是直角三角形的“股”边;如走金牛道,则要经宁强、广元、剑阁、江油,到绵阳后,拐向东南,才能抵达,要走直角三角形的“弦”和“勾”两边,按四川话的说法,走那条路就是走的“倒拐弯路”。
妻刚去世,就要远行,算是生离死别。李商隐已年届不惑,而此去西川,仍为宦游,前途依旧渺茫。据说这首诗写于光雾山间的牟阳城,其实是一首悼念诗,有一种深切的悲伤萦绕在诗中,应该是他在大巴山的秋夜里,写给阴阳两隔的妻子的: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喻守真先生是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曾参与《辞海》的编辑工作,后任上海沪江大学教授,毕生习文,擅长注释,以《唐诗三百首详析》闻名。其考证审慎,表达扼要,文字流畅。喻注直接指明,该诗是在“四川南江县北”所写。
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康清莲教授也认为,“从全诗缠绵悱恻的韵致来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为吻合。”只是内人已逝,但在李商隐的心里,亡妻似乎还活着,所以在全诗中,看不出一丝死亡的气息。“最高明的构思就是看不出构思,这首诗不像刻意创作的诗,更像是夫妻对话,因而语言朴实,明白如话,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半点斧凿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迥异,但同样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说李商隐走的是米仓道,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他还写过《巴江柳》《北禽》《初起》《柳》《柳下暗记》。这五首诗均收在《全唐诗》里,《巴州志校注》有载。其中《巴江柳》《北禽》《初起》提到了“巴江”,《柳》提到了“巴雷”;唐时,巴州一带的柳树多为金丝柳,枝条长,姿态柔婉,别处少见,李商隐写了三首与巴江柳有关的诗。
- 王仁裕
王仁裕(880-956),字德辇,秦州上邽(甘肃天水)人,五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时,已是唐僖宗广明元年,正处于唐末那个大分裂的时代。公元905年,李茂贞攻杀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后,自己做了节度使,并且自封为“陇西郡王”“歧王”。当时王仁裕二十六岁,是李茂贞属下秦州节度使李继祟幕僚,任秦州节度判官。自此,他先后在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官,前后计四十四年,官及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同时,他也勤勉治学、赋诗作文,“有诗万余首,勒成百卷”(《旧五代史·王仁裕传》),被称“诗窖”。
晚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诸侯称霸,新旧藩镇割据四方,从中原腹地到四川盆地,凡华夏大地,战伐之声昼息夜发,民众遭兵燹涂炭,流离失所。西南兵连祸结,入蜀要道褒斜、陈仓、骆谷屡遭兵火,常常塞绝,米仓道逐成入川要道,一度兴盛。
王仁裕漫长的宦海生涯中,历数代朝兴朝衰,经多次皇权更迭,但逢源各王朝,身居要职,并能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以七十七岁高龄终老汴梁,的确是一个奇迹。
在两川(唐肃宗至德二年,剑南道置东川、西川两节度使,因有“两川”之称)叛反时,王仁裕随后唐大将王思同走米仓道,前往征讨,走到孤云岭上,写了《题孤云绝顶淮阴祠》:
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巴州,深溪峭岩。扪萝一上,三日达山顶,复登顶,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阴侯祠在焉。昔汉祖不用,韩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仁裕尝佐褒梁帅王思同南伐巴人,往返登陟,留题于祠。
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犹说汉淮阴。
孤云不掩兴亡策,两角曾悬去住心。
不是冕旒轻布素,岂劳丞相远追寻。
当时若放还西楚,尺寸中华未可侵。
此外,晚唐五代诗人韦庄、孙光宪等亦都曾自米仓道入蜀并有诗作,惜后佚失。
冯汉镛先生在《蒙文通先生在沿革地理上的贡献》一文中说:“考大竹路之名,首见于五代王仁裕《玉堂闲话》。”《全唐诗》738卷也引了《玉堂闲话》的说法。并说:
按孤云两角,其地位在小巴岭。《永乐大典》卷11980引《寰宇记》说:小巴岭在集州难江县东北一百三十里。《周地图》曰:此山之南,即古之巴国。其岭多云雾,盛夏犹有积雪。由于“岭多云雾”,所以才称为“孤云两角”……
《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说:“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縆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在这里,路的险要在想象中,通过文学的加工更加形象了,说行人停下来休息的时候,要用粗绳藤蔓系住自己的腰,然后把自己绑在树上睡觉,不然就会坠落深涧,奔赴黄泉。
大竹路
“大竹路”也见宋代笔记小说总集《类说》卷五十四。在今人刘广生、赵梅庄所著《中国古代邮驿史》第九章《宋代的邮驿》之《西路》一节中,也写道:“北宋时自陕入川,尚有多条南北谷道,其中以大竹路利用较多。这条谷道,起自南郑县,西南越大巴岭,过米仓关至巴州,经归仁县(今四川平昌县)、梁州、合川至渝州。”今人蓝勇、王子今等学者认为,“大竹路”是因沿途多竹而得名。
- 文 同
文同石像
文同,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宋史》载:“文同,字与可,梓州盐亭县人,汉文翁之后,蜀人犹以‘石室’名其家。同方口秀眉,以学名世,操韵高洁,自号笑笑先生。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文彦博守成都,奇之,致书同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轼,同之从表弟也。”由此可知,《宋史》对文同的评价很高。还有就是,苏轼与文同是表兄弟,是亲戚。
从盐亭出发,走米仓道,经阆中、巴中、南江,即到汉中,出褒斜道即到长安,文同当年求取功名,肯定会走米仓道。他后来先后任邛州(邛崃)通判、汉州(广汉)通判、普州(安岳)知州、陵州(仁寿)知州,这些地方都在四川,他从这些任所去汴京时,也可能会走米仓道,除了路途相对熟悉,主要是途中会经过老家。他于北宋熙宁五年(1072)调任兴元府(陕西汉中)知府,三年后任满,调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在这两地为官,如回盐亭省亲,是必走米仓道的。只是遗憾的是,他没有留下与此相关的诗作和文字,只能按常理推测。
- 王泰年
王泰年诗咏的南江高峻幽深的山景
明代留给南江的,似乎只有不知生平的王泰年所著《南江山行》:
深山何寂寂,四面尽嵯峨。
孤鸟冲烟去,残云隔岭过。
年荒游客少,寺古老僧多。
回望归时路,斜阳挂碧萝。
这首诗写了南江山势的高峻,山林的深幽,写出了一种地老天荒。一只孤鸟冲着烟岚飞去,几朵残云飘过青色的山岭,有淡淡的愁绪,但充满诗情画意。深山阒无人声,四面高山嵯峨,犬牙交错。因是荒年,游客很少,深山古刹里,看不到年轻的出家人,年长的僧人倒是不少,但他们的存在,并没有让这里变得热闹,反而显得更为清寂。诗人在黄昏回望回来的路,已经什么都看不见了,只看见一轮斜阳挂在碧萝之上。诗作动静相宜,有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的荒寂,又有“鸟鸣山更幽”的妙致。有人说,九寨看水,南江看山。看来这个说法不是凭空的,就明人在那个年代所写即可知道,这山很有看头。
- 岳 贞
岳贞是南江先贤,字子介,号石斋,南江县上两(今桥亭)洋潭河人。顺治十一年(1654)中举,顺治十五年入翰林。康熙元年,授山东博昌县令,后历任礼部祠祭司主事、仪制司员外、顺天府乡试副主考、台州府知府,封朝议大夫。因上“安海策”不用,极为失望,辞归故里,著有《几江诗集》。
岳贞为官素以廉爱、才能著称,晚年回归故里。他家就在米仓道上,他到北京做官,然后自京城回故里,自然要走这条路。他的《几江诗集》现在不知在何处,有说存于“北京博物院”,不知究竟。但《(道光)南江县志》和《(民国)南江县志》都收录过他的诗作,其中就有《归蜀至连云栈》,诗中有这样的神来之笔:“飞嶂云中动,鸣泉天上流。谷通飞鸟出,峡响啸猿幽。”还有一首《访族兄丹亭过沙坝九岭子遇雨》:
行尽山深处,又经九岭东。
古藤缠鸟道,怪石压云松。
攀附无时已,升沉不可穷。
徘徊望谷口,烟雨数家中。
沙坝现已更名神门镇,位于南江县境东北边缘,与汉中南郑区碑坝镇相邻,境内老林甚多,铁船山海拔2468米,据《(民国)南江县志》载,其“在县北二百一十里,脉连大巴山,县治东南诸山主脉也。石岭嵌空,环拥若舟,空隙幽邃,天雨则飞泉四射,顶多积雪,人迹罕到。”它还是明江的发源地。九岭子也是现在神门很有吸引力的风景。当年,岳贞行此,人际当更少,因此,途中遇雨所见——古藤、鸟道、怪石、云松、细雨、人家,如泼墨山水,无不诗意浓郁。
而与此对应的,是另一首《省墓》:
归来展墓几江滨,惟见山川是故人。
几个遗民栖洞岭,数家茅屋入烟薪。
春秋有限蒸尝缺,天地皆兵祸乱频。
子侄纷纷何所似,南投荆楚北依秦。
岳贞生于明末天启癸亥(1623)年,时值明末乱世,四川历经蜀难,河山破碎,人烟稀少。明亡于1644年,他时年21岁。他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在阆中考取甲午科举人,1659年赴京会试,未能题名金榜。但清初天下初定,急需人才,“举人于会试外,尚有入宦之途”“清初旧例,举人会试三科,准其拣选知县”,所以,1662年,即康熙元年,吏部授岳贞青州府博兴县(山东博兴县)知县。按照诗中所写,诗人应是在此期间回家省墓的。因为诗人所见,诗中所写,是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争浩劫后,国破山河在,满目尽疮痍,几个遗民栖息在故乡的山洞里,茅屋飘出几缕孤烟,先人无人祭祀,子侄为了逃生,不是北走,就是南投,人烟寥落,家乡已了无生机。
岳贞家乡南江上两古街一景
岳贞另一首诗就叫《家乡劫后》,在题序中说:“甲申乙酉岁,吾邑遭献忠、姚黄杀掠,室庐既焚,里少人烟,伤而发问”:
问此下民何事来,频将害气横相摧。
众生有难鬼神避,劫火无情天地灰。
茂草荒烟千里色,离魂惊雁万年哀。
谁将否泰占天意,定有歼凶拨乱才。
甲申即1644年,乙酉即1645年,张献忠入川屠蜀。明崇祯五年(1632),姚天动、黄龙在川东北起义,称为“姚黄”,曾有众十余万,为首的十三人,号为“姚黄十三家”。连续的战火给人民造成的苦难,从诗中可见一斑。从他的《归里作》可以看出,战争的创伤在他老年回归故里时,依然没有痊愈:
少逢乱离去,老恋故乡还。
树改山川旧,城空井灶堙。
亲朋来梦寐,仆马傍坟田。
门未黄昏闭,豺狼胜昔年。
少逢乱世,离开故乡,年老的时候,怀着对故乡的依恋归来,林立的树木改变了山川旧貌,城里家园尽毁,亲朋只能在梦里相见,走出门去,四周是累累荒冢,天还未黑,就得赶紧关门闭户,因为人烟稀少,豺狼比以前还要多。这首诗,诗人冷静、客观,简笔白描,却给我们勾画了一幅让人寒彻心扉的乡村破败图。
在南江坪河有座兴隆寨,岳贞为它写过一首诗,前四句是:“停车过问兴隆丘,云树深深不可求。部将营中栖暮狖,都军府里唤寒鸠。”“部将营中”“都军府里”本该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地,可现在却荒芜颓败,猿猴栖息,寒鸠哀鸣,所写依然是无比的荒凉。接下来两句:“空余半壁麒麟画,无复千群豺虎游。”发的是诗人之慨叹:麒麟阁上空余良臣的画像,英雄要有用武之地,才不会豺虎流窜,生灵涂炭。最后两句:“回首怆然成往事,临风独上北山头。”但诗人最终还是绝望的,回首往事,内心怆然,万忧千虑郁结于胸,却无人可以诉说。
- 王经芳
岳贞诗中所写,在王经芳笔下也得到了印证。
王经芳,字铎音,是直隶(河北)清丰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大名府监生选任南江知县。当时,清朝已建立四十年,但南江依旧人烟稀少,处处凄凉,这在王经芳《公山》这首诗里,隐隐可见:“公山山上遍秋风,荒署凄其落照红。”公山又名白鹿山,如“公”字,又称“游仙台”,世传张道陵之七世孙张康侯居官唐集州刺史,任满后在此山结庐修道,后乘白鹿仙去。公山因是“张真人飞升处”,而成“名山”。但王经芳见到时,却是满山秋风,夕阳照在在清冷的县署,更显萧瑟、荒芜。
王经芳留有《集州怀古》,一共八首,都是吟唱南江人文、风景的,《公山》是第一首。其中还有《米仓山》:
可是量沙夜唱来,忽然猛将阵云开。
若教煮石供储饷,笑煞曹家渴望梅。
还有《光雾山》:
三昧缘何火未除,至今春雨草全虚。
万寻不碍清空处,定是当年访道书。
米仓山为巴山支脉,全诗并未写山,而是紧扣与之相关的史事,写了蜀汉名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镇守川北,在米仓古道大败魏将张郃,守住了蜀汉北大门,并随即经米仓隘口攻打汉中。诗中用“唱筹量沙”赞扬了张恒侯的智谋,将有形石山写成无形了粮仓。但诗人在正如他的《大巴山行》中写出了与李白《蜀道难》一样的古道之险:
三巴之地此其一,中有山兮夸崒葎。
行人乍道日影斜,东山不见西山日。
凿山刳木半山腰,下有汛流乱石漂。
猿狐睹此胆且落,何况牧童窥采樵?
……
光雾山为米仓山主峰,相传其“绝顶有老君炼丹处,至今草木不生,产药材,凡人上此山者亦有定数。”顶称莲花峰,有晒经石。登顶可一览群山万壑,天晴时可看到汉中城。山里有古刹遗址,遗有碑文,字迹漶漫,一僧人圆寂塔上尚存“十二圆觉成光雾,三千世界度慈悲”的联语。据考证,光雾山山顶也有寺庙,名光相寺,建于东汉末年,兴盛于唐。后几经火灾,几度重建,在清末经最后一次火灾后,彻底荒废,只留有庙基痕迹和残壁断碣,王经芳《光雾山》诗写了他所见山寺被“天火”焚毁后的面貌,以及他寻仙访道欲求精神突围的心境。
光雾山景色
王经芳还写过一首《从汉中至南江》的诗:
攀林渡涧只啼乌,绝迹村烟山径迂。
每拟相如窥世业,胡为阮籍泣穷途。
人藏深谷烦招抚,虎啸巉岩问有无。
欲绘流离难着笔,不胜感慨共长吁!
从汉中到南江,必走米仓道。清朝时的古道已很寥落,这首诗写的正是其凄清景象——林密涧深,村烟啼鸟,山径迂回,人藏深谷,虎啸巉岩,蜀道之险峻,人生之艰辛,宦途之颠沛流离,难以着笔,报国理想,更是只能付与穷途。这又何尝不是历代文人学士共同的感慨呢?正如他在《大巴山行》结尾所叹息的:
此山直接汉中道,此人徒自英雄老。
君不见宇宙实无涯,多少胸襟负怀抱。
- 孙清士
孙清士,字菊人,云南呈贡人,滇南进士,清末诗人、书法家,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进士,始任绥定府达县知县,清光绪十年(1884)任保宁府南江县知县。南江雄峻优美的山水激发了诗人的才情,在南江任上,留有不少诗作。按康清莲教授的评价:“其诗风格超逸,形象生动,以比拟见长;或咏南江山水,或写为官情状,或叙友朋唱和,或题书画之作,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旷远。尤工五言,词简而意丰。”著有《滇南书画录》。
县城东北五里“古琉璃关”四字为其所题留。
孙清士所咏南江雄峻优美的山水
他的《南江行》写了他赴任途中的情景:
冰雪裂我肤,荆棘塞我途。
我马瘦不行,我仆病且呼。
头上雨如注,脚下疑无路。
车夫前却行,路在泥途处。
路窄低复高,泥中石如刀。
石割血流踵,叫苦声嗷嘈。
前者未插脚,后者屐复脱。
一人几两屐,一日几摸索。
艰难荷行李,泥中行复止。
屈指三日程,苦於千万里。
……
按“三日程”计,加之诗人是从达县知县迁任南江知县,行程应当是自达县经巴中后往南江,写的应该是他从巴州到南江的这段行程,未通公路之前,从巴州步行到南江,一般需要走三天。
因要翻越米仓山,山险水恶,写米仓古道的诗,以汉中到巴中这段行程的多,南江至巴州,路途相对好走,极少有诗人写它,所以孙清士的这首诗就尤其珍贵。
瘦马病仆、冰雪载途,雨浇如注,泥泞难行……画面是白描的,风格是纪实的。其实,南江道路之难行,自古而然。诗人诗中所描述的,我在少年时期还见过,那样的路也走过,那样的情景也经历过。
但行程的艰难与否,很多时候也看心境,他的《雨中山行》同样是写雨中行,但情景就不一样了:
山脚雨漾潆,山头云满空。
须臾云散乱,不辨岭西东。
咫尺人相失,迂回路又通。
下方应指点,客在画图中。
有注者云,孙清士是在游了光雾山后写了这首诗。可能是诗中前四句状写的都是云雾笼罩、景物多变、咫尺之间、同游之人彼此不见的奇景。同时又写了山路的迂回崎岖,跟光雾山的特点很相合。
孙清士在南江这样一个多山,且有奇山异水的地方做知县,擅写山水,正如他在《别借石山房途中复得诗》所说,“我非山中人,解识山中趣。”也是在这首诗中,他有“朝见溪云出,暮见溪云入”“云木含清晖,泉石骋幽意”这样独特的诗句。他还有一首《途中看山》:
去年我入山,天寒山犹睡。
今年我出山,睡足山益媚。
分髻戴新花,双蛾扫晴翠。
山不改旧青,我颜何憔悴。
登头陟山腰,转折缘山臂。
云趁马蹄高,日推人影坠。
崩崖势欲压,已过心犹惴。
山雀避人飞,乱触林花碎。
诗人是把这座山作为一个人来写的,山会入睡,有分髻、双蛾、有腰、有臂。诗人看山,如同在看一个旧友。孙清士一写南江的山,就可谓妙笔天纵。在《借石山房即景》四首中,每首都写到了山,但各有其绝妙:“花气香成悟,山光淡养元”;“露凉秋意迥,山静道心生”;“暂抛心上事,来看雨中山”“客床支木树,樵路带山腰”。
诗人将山拟人化的,还有《山行即景》:
春山笑吐云,自遮山半壁。
我从云际来,拨云出松枥。
空谷虚无人,惟闻残雨滴。
能看到春山之笑,说明诗人已与山一体,也只有这种山与人魂灵相通,与山相知相融,才会在《山家》中写出“几家茅舍影,高出断云边”,在《南江道中》写出“空山惊响答,樵唱隔林归”,在《题画南江城山水》中写出“一水绿环市,万山青抱城”。
其实,在诗人的眼里,没有平凡的大地;而大地一旦被赋予诗意,它也自然会带有非同凡响的光芒。诗人的意义也许就在这里。
我在梳理这些米仓古道上的诗踪时发现,凡歌颂过一个地方的人,必然会被这个地方铭记,他们在这里是不朽的。德国诗人艾希有一句诗:“谁愿没有树木的慰藉而活着!”从孙清士的诗行里,我也可以说,谁愿没有山岳的慰藉而活着?我也发现,我和孙清士一样,都是“山岳之子”。我喜欢这个称谓,正如荷尔德林在《橡树》一诗中所咏唱的:
我自园囿来到你们处,山岳之子!
那里的大自然与勤奋的人们共处,
它耐心、节俭,着意修饰,却又被照料。
而你们,多么壮丽!犹如巨神面前的军队,
立足于驯服的世上,它只属于你们和天空,
属于抚养和教育你们者和生育你们的大地。
作者简介
,卢一萍,作家、文学编辑。四川南江县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白山》《我的绝代佳人》,小说集《帕米尔情歌》《天堂湾》《银绳般的雪》《大震》,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祭奠阿里》,随笔集《流浪生死书》,非虚构作品集《扶贫志》等20余部。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