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怎么说的,叫好人不长命 祸害遗千年。虽然是民间流传的说法,但其实它有着非常深刻意义和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道理.我们都知道关系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饮食的、情绪的、环境的、社会发展等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说好人难长命?情绪的破坏力有多大?我们从饮食上如何应对?从心理上又如何应对?

(以下文字有3600多字,预计耗费时间8分钟)

好人变坏的心理学(为什么好人难长命)(1)

好人难长命究竟为什么?

我们经常能在电影、电视剧看到一些从来没有做过坏事、人品才能都没得挑的人去世,而且往往多以癌症收尾,也因此应了那句俗话:好人难长命,祸害遗千年。那么为什么就好人难长命呢?这就要从人体健康最大的隐形杀手—情绪开始讲起了,我们都知道情绪对健康是有危害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情绪远比我们想象的破坏力大,而且它强大到无孔不入,在你根本不知道为什么的情况下身陷其中。从大数据上来看,女人要比男人的寿命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女人会经常的释放压力,比如哭泣、比如愤怒、比如购物或者不健康的示范方法暴饮暴食,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会将情绪宣泄出去,而对于男人来讲,这些方式通常不经常使用,基本上用坚强和忍耐来代替了。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传记或者小说上寻迹,古代的皇帝很少有长命的,主要两个因素,一个是忧思过度一个是夜不能寐,这两者都与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再看看我国四大名著,从林黛玉、林冲、周瑜等人物就可以看出,忧思、气郁都为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隐患。林黛玉是情绪起伏波动较大,而对于林冲和周瑜来说,就是活活被气死的,他们无法宣泄悲愤的情绪,这种坏情绪不断蓄积,直至爆发。就像我们目前面临的无法治疗的一大死因“猝死”,除了熬夜加班休息不好以外,跟情绪的积压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猝死只能预防而不能治疗,而预防的第一个关键点就是:静,静指的是镇静、安静以及冷静,这也说明情绪在生命周期中的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再来回看,我们身边的那些“好人”,几乎具备了所有情绪积压的条件,每天笑脸相迎,从来不生气也不计较更不会去争辩,但就人本(本我/自我/超我)性而言,真的不会生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这类人习惯把情绪压在心里不示于人前,默默忍受,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即便是遇到自己觉得看不下去或是不公的事实,也没办法去释放和发泄,再加上碍于“别人”的眼光/想法,不愿意展示出不友好/计较的一面,于是把这种情绪在身体中不断积蓄,只等待一个刺激之下全然爆发。对于生活节奏如此快的社会,压抑是最快捷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对于健康而言,却是极大的危害。我们要学会的不是随时随地去发泄情绪,而是如何从内心尽快的排遣这种情绪,以免带来更坏的后果。

好人变坏的心理学(为什么好人难长命)(2)

情绪的破坏力有多大?

情绪,听起来很空,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很多人很难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情绪会让人的神经变得紧张,血压上升,甚至引起胃痉挛/头晕/失眠等问题.这也就可以解释,现在为什么失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利用药物或者保健品来缓解或者说治疗,但是最终的作用试过的人都知道,药品只是一时的,而保健品毕竟不是药物起不到治疗的作用,效果也没有想象中的显著。压力、焦虑、烦恼等问题不但会造成高血压、胃病、失眠等问题,还会造成肥胖,包括现在人的不良的生活习惯也都与情绪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现在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要想找一件真正能缓解压力的事情来做还真的不太容易,这也是很多人痴迷电视剧、电影、打游戏以及吃零食的习惯改不掉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行为能将人的注意力从烦恼中转移,让人真正享受到放松,这也是为什么坏的习惯、坏的行为很难戒除的主要原因。另外,情绪还会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而长此以往会降低我们人体吞噬细胞对癌细胞杀伤能力以及抵抗一些威胁生命的的感染的能力。关于情绪导致的人体的健康变化,在心理上有个名称叫“心理应激反应”,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三个阶段,如下图:

好人变坏的心理学(为什么好人难长命)(3)

我们生活中无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压力,而慢慢压抑形成的这种慢性的压力不但会扰乱你的生活,甚至有可能会要了你的命,因此从这种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讲,无论是营养上还是心理上都应该重视起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以更好的应对生活。

从饮食上如何应对?

传统上通常认为饮食只具备身体健康的调整,很少有人了解到,其实情绪的健康与营养也有分不开的关系,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与健康有关的一些营养素,其中包含:维生素B1、叶酸盐、维生素B12、铁、硒、糖类等营养素,都对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缺乏维生素B1与表现内向、迟钝、疲劳、自信心降低以及总的情绪的低下有关。缺乏叶酸盐和维生素B12与抑郁、阿尔茨海默症等精神综合征有直接的关系,还可以引起认识障碍和情绪的紊乱。缺铁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有关,尤其体现在缺铁性贫血的人中。缺硒与慢性疲劳综合征、迷惑以及抑郁等情绪有关,并且硒对于情绪的影响直接反应了甲状腺的功能的变化。糖类不光指传统意义上的如蔗糖、果糖等一类的糖,还包括碳水化合物以及淀粉等的糖类,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能量的来源的糖类。糖类具有不可抗拒的美味性,有学者研究了脂肪和糖结合的美味性,并发现最佳的结合是7.6%的糖加上24.7%的脂肪。而巧克力的脂肪含量最接近这个快感的理想值,因此这也是很多人无法抗拒巧克力的主要原因。Benton证明了,对于许多人而言,摄取巧克力正是对情绪不好的反应,对食物有强烈嗜好的人常与厌烦、急躁和焦虑的情绪有关。而用巧克力进行自我治疗的人往往有与癔症样焦虑的情绪相关的个性。那么在我们的饮食中,应该多注意以上营养素的摄入,以保证从营养上尽可能少的去造成不好的情绪。那么饮食上应该怎么吃呢?如下图:

好人变坏的心理学(为什么好人难长命)(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根据我国成人制定的饮食原则,以上营养素的量已包含在内,按照上图的量吃,与情绪相关的营养素基本不会有缺乏。那么对于维生素12和叶酸盐要强调一下,这类食物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如果你是一个名素食者,可以吃一些豆豉、豆瓣酱等发酵类的豆制品进行摄取。维生素B1的补充需要在主食上注意,多吃粗杂粮,尤其可以吃一种食物:小麦胚芽,在豆浆或者牛奶、粥等出锅时加一把,富含丰富维生素B1(尽量不要煮,会损失b族维生素)。铁的补充一般动物性的红肉中含量比较高,又是二价铁好吸收,植物性的三价铁吸收率不如二价铁,但可综合摄入,植物性食物如:菌菇类、芝麻酱、紫菜等食物含铁量较高,可以每周增加几次。硒的补充,一般饮食均衡的人不会缺硒,如果担心缺硒,可以在饮食中增加一些魔域、鱿鱼、墨鱼、海参、牡蛎等海产品或者蘑菇类都已得到丰富的硒,尽量不要单独补或者吃太多富硒食品,硒多了对人体也有害处。因此以上也说明了,饮食均衡、多样的重要性。

好人变坏的心理学(为什么好人难长命)(5)

从心理上又如何应对?

对于情绪问题,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真正的从心理上找到解决的方法,因为如果心理问题不解决,那么在多的饮食的营养起到的作用也有限,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从心理上去应对情绪的问题呢?以下有9点供大家作为生活以及工作中情绪问题的参考:

  1. 永远不要说关于你的不好的事情,寻找那些你将来采取行动就可以加以改变的不快乐的根源,只给你自己和他人“建设性的批评”。得到想要的东西,下次应该采取什么不同的做法?

  2. 将你的反应、想法和感受同你的朋友、同事、家庭成员以及他人进行比较,从而使你可以估计出自己行为的适宜性。

  3. 结交一些密友,你可以跟他们分享感受快乐和忧虑,构建、发展、保持和拓展你的社会支持网络。

  4. 养成一种平衡时间的观念,从而可以灵活地对待你的工作要求和自身需求,有工作在手时请面向未来,目标达到,有快乐在握时请珍惜现在,和你的老友联系时请珍惜过去。

  5. 永远对你的成功和快乐,充满信心(并且和他人分享你的积极感受)。清楚的了解你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品质,那些你可以提供给他人的品质,例如一个害羞的人可以给一个善谈者提供专注地倾听。了解你的个人优势和可以有效进行应对的资源

  6. 当你感觉你就要对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时,请用离开的办法避开使你不快乐的环境,或者站在另一个人的位置上考虑一下,或者设想未来,使你看到问题得以克服的前景。或者像一个同情者加以倾诉,请允许你自己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7. 记住失败和失望有时是伪装下的祝福,它们可以告诉你目标可能并不适合你,或者救你于未来更大的失败之前。吃一堑,长一智。遭受挫折后说一句,我犯了个错误,再继续前进。你所经历的每一次事故不幸和挫折,实际上都是一个潜在的美妙机会,只是它们未以真面目示人。

  8. 如果你发现你无法使自己或他人走出困惑或抑郁时,那就向专业人员寻求建议,在某些情况下,有些看上去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生理问题,有些则正好相反。但要及时寻求帮助,以免情绪聚积。

  9. 培养健康的愉悦习惯。花些时间去放松、去反省、去收集信息、去放风筝、去享受你的爱好或去进行一些你可以独处的活动以及那些你可以做到,并得到更好的享受的活动。

好人变坏的心理学(为什么好人难长命)(6)

Tips:

  1. 有规律的进行锻炼

  2. 营养饮食、膳食均衡

  3. 适当维持体重

  4. 每晚睡7-8小时,每天休息或放松

  5. 系好安全带,驾驶摩托带头盔

  6. 不吸烟、不吸毒

  7. 适度饮酒

  8. 有保护、安全的性行为

  9. 定期的健康/牙科检查,采用医学养生法

  10. 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发展友谊

如果大家有关于情绪上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根小编一起讨论~

文章部分信息来源:《心理学与生活》《营养与脑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