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孤鹜

来源/微信公众号【异见】

在景山东门北边有一个几百年历史的关帝庙——护国忠义庙。面积虽不大,却有康熙御笔亲题“忠义”匾额,可见规格之高。整个清代中叶,仅京城之内,拜祀关公的庙宇,便多达116座。

“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这是中国历史晚期社会各界普遍祭拜孔子和关公的真实反映。有人假设,如按每县设一座孔庙,清代全国的孔庙也不过三千余座;而每村建一座武庙的话,那么清代全国的关公庙宇竟达三十余万座——关公庙数竟是孔子庙数的一百倍!

清人赵翼惊叹:“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无不震其(关公)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异见】)

你知道谁是武圣(武圣人保佑了我们什么)(1)

从人到神,唯关公横跨儒道释三教

在唐朝以前,圣人只有一个,即文圣人孔子,到唐朝中期时,又增加了武圣人的封号,第一位武圣人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而关羽既有勇猛品格,又有佛教护法的神力,因此成为陪祀之一。随着民间地位的不断攀升,逐步取代姜尚成为了新一任武圣。

关羽在民间极高的威望,又引起了道教的注意。关羽的老家解州产盐,宋徽宗时全国总税收的六分之一来自这里,而解池曾经一度连续八年未产一粒盐。上古时黄帝与蚩尤在此大战,蚩尤战败后,倒地化作盐池,这长达八年的严重灾害,自然会使当时的人民联想到蚩尤的阴魂再度兴风作浪。龙虎山天师道掌门人张继先张天师自告奋勇,要替皇帝解决这个难题,他想起当时非常崇拜的关公,所以他奏请赵宋皇帝,派关公下凡。也许是天意加巧合,几年过后解池又恢复产盐。关羽战胜蚩尤,保住了盐池的财政收入,又为赵氏家族增添了神圣的光环。张继先天师就是抓住了合适的时机,利用关羽的形象完成了道教的信仰巩固。

宋徽宗赵佶于祟宁元年(1102)追封关羽为“忠惠公”,关羽由侯爵进为公爵。公元1104年,宋徽宗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大观二年(1108)再封羽为“昭烈武安王”;宣和五年(1123)又封羽为“义勇武安王”。在短短的21年内,赵佶追封关羽多达4次,由侯进公,由公进君,由君进王。

这还不够,关公最终被封为“帝”。封关羽为帝始于明代。建文三年(1399),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以“清君侧”为名攻克南京,夺得皇位。朱棣说他的行动得到关羽显灵保佑,由他当皇帝乃是“天意”。皇帝说关羽是神,各级官吏和黎民百姓亦都把关羽当神来敬。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正德四年(1509),朝廷下令将全国的关庙一律改称“忠武庙”。万历二十二年(1594),应道士张通元的请求,神宗朱翊钧进封关羽为帝,关庙的称谓亦由“忠武”改为“英烈”。万历四十二年(1614)十月,朱翊钧封羽为“三界伏魔大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少数民族政权的关公崇拜背后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也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一朝。不仅仅是康熙帝,清朝统治者都很祟信关羽。

入关前,世祖福临与蒙古族诸汗结拜兄弟,声言“亦如关羽之与刘备,服事唯谨也”。入关后的顺治元年(1644),即封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圣祖玄烨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西巡途经解州时拜谒关帝庙,亲书“义炳乾坤”匾额。世宗胤禛于雍正四年(1726)追封羽的远祖、祖父、父亲为公爵。乾隆之后,历嘉庆、道光二朝,羽的封号陆续加成“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羽赞宣德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多达24字,比之历代表彰尤著。文宗奕宁于咸丰五年(1855)追封羽的远祖为“光昭王”,祖父为“裕昌王”,父亲为“成忠王”。这样,自羽以上四世,三王一帝,显耀炫赫,连清室的皇宫里也供起了关羽的神位。

清朝如此,同是马上民族的元朝也曾为关公封号。元文宗帝图帖睦尔于天历元年(1328)在南宋给关公的封号的基础上改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历代帝王都加封过关公,之所以单提这两个朝代,原因有二:一是他们有共同点——骁勇善战和入主中原,二是天下为公,不以成败论英雄。作为一员武将,关羽的战争生涯虽有过“威震华夏”的辉煌,但最终以失败告终,能够被骁武凭陵的民族也供奉为武圣,说明表彰的不仅是武功,更是其武烈魂、英雄胆、战阵才、民族义……正是这些成功的价值取向,让中华民族战乱已逝、长城永固。(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异见】)

你知道谁是武圣(武圣人保佑了我们什么)(2)

武圣人庇佑的不是一国,而是天下

我们都知道关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业——财神。据说关羽辞曹时把曹操赠与的金银全部封存,并留下了有“原、收、用、存”明细的账簿,由此后世的财会业奉为祖师。明朝商业兴起,尤以晋商为甚,一张票号通兑天下、买卖公平都是打着老乡关羽的大旗。清朝中期时,关羽更成为众多行业的保护神和祖师,如剃头匠、酒馆……他们的理由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确信关羽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和好运。(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异见】)

你知道谁是武圣(武圣人保佑了我们什么)(3)

然而,作为影响最大、任职最久的武圣人,关公到底保佑了我们什么,他眼睁睁的看着他的子民们饱受战火欺凌,又做了什么?保佑了那个王朝没被灭国?

这还得从真实的关羽谈起,《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相比扬弃了无助于树立关羽正面形象的情节,移植了斩华雄、诛文丑等战功,美化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等情节,借鉴民间传说,增加了屯土山约三事、过五关斩六将、关公显圣等故事……这些细节不用多说,先说赤兔马在吕布被俘后就没有记载,一匹马也很难从董卓进京年(公元189)到关羽战死(220年)保持足够的战斗力;再说偃月刀,首次出现或是在元关汉卿杂剧《关大王单刀赴会》中,中国马镫最早出土是在东晋,没有马镫也很难使用这么高端的武器。

在关公故里山西运城的春秋楼上有关羽画像,那像上的关羽是黄面孔,有痣。当地人说,这才是关羽的真实长像,因此叫“关帝真容”。赤面也不见于《三国志》的记载。

试想一下,如果哪部作品里的关老爷没有赤兔马、偃月刀和大红脸,哪位观众还能接受?但我们尊奉的诸位神佛又有哪位是见于史料的?所以什么才是真实的关羽,植根于百姓心中的就是真实的关羽,承载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就是真实的关羽。

顾炎武先生曾经说过:“易姓改号,谓之亡国”,文明断绝“谓之亡天下”。四大文明古国硕果仅存的就是中国,我们虽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但文明从未读断绝。从南匈奴与中原王朝合力抗击北匈奴到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改革,再到清朝的科举制度,一系列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入主中原就要接受华夏的文明,否则必将是“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你有快马弯刀、我有锦绣文章,我们的扩张与延续靠的是文明。也正是历代的碰撞与融合,华夏民族和中国版图上所有的少数民族共同延续了中华的文明,共同书写了中华的历史。

所以说武圣人庇佑的不是一国,而是一个天下,凭的不是刀沉马快,而是他身上承载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的传承也靠的是你我一样的普通百姓,故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异见】)

你知道谁是武圣(武圣人保佑了我们什么)(4)

看我,看世界!关注公众号:异见(yijian1000),回复孤鹜,查看作者更多精彩文章:《罪立景山三百年,也无风雨也无晴——“罪槐”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