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1)

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

问: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

答:在测量过程能力,设备能力,过程能力研究中,通常会计算出对应的能力指数,用来评价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Q-Das软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总结出基于能力指数满足要求时,能测量或制造的特性的最小公差是多少。这个信息可以用于选择测量系统,制定新项目的MSA计划,以及进行过程制造可行性评审时参考。

1

什么是能力指数?

能力指数用来针对既定特性极限值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布进行评估。它包括:

测量过程能力指数:

分辨率通常汽车行业要求小于公差范围的5%

cg 和cgk通常要求大于1.33

GR&R%通常要求小于10%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2)

机器能力指数:

cm和cmk通常要求大于1.67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3)

过程能力/性能指数:

cp和cpk/pp和ppk,通常要求大于1.33或1.67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4)

备注:上述能力指数计算时,通常需要规定好进行研究的样本容量和计算方法,不然不同人员/不同公司计算出来的结果无法进行比较。

2

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5)

制造行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时,分析测量数据的统计规律,并对该统计分布进行评价,得到相应的能力指数。这项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评价能力指数,更多的是能得到测量和生产过程的统计规律。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对测量和制造过程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是否能为将来类似项目的测量和制造过程提供信息呢?换一句话说,如若影响这些统计规律的因素几乎不变,对应于相同的测量或制造过程,当特性值的公差有差异,现有的测量和制造设备/过程是否能满足要求呢?基于一次研究,总结出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能够提供相应信息。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6)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7)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8)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9)

3

总结

基本公差等级划分(什么是能力满足要求的最小公差)(10)

质量首先是一个“测量”的问题,测量的目的不仅仅是判断产品的好坏,更多的是为了评价测量值的变差,影响变差的原因是过程中的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休哈特建议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和分析变差,进而强调对过程的策划与控制,提出了PDCA模型。

对于单个项目而言,我们用能力指数去评价和确认前期质量策划的有效性,提供量产时过程控制的参考基准。同时这些分析的结果可以总结出规律,为将来类似项目在前期开发与策划提供信息,而满足能力指数的最小公差是一种比较好的总结方式。

对应测量过程能力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量具选型评估时参考,同时在新项目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时参考。

对应机器能力和过程能力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前期产品设计中尺寸链计算,评估制造可行性时参考。

本短文说明了满足能力要求的最小公差的概念,即将测量和制造过程的统计分析结果总结为方便理解的方式,做为将来类似项目参考。了解更多工程统计学的应用,欢迎大家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