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

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

我是秋云。空空地不载着雨水,但在成熟的稻田中,我看见了我的充实。。。

印度诗人泰戈尔如此赞美着稻谷。说起水稻,它是我们常见的食物,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2000年全球水稻产量是6亿吨,2010年突破7亿吨,2013年更达7.4亿吨。水稻有几宗“最”:在只种一种食用作物的农田中,以稻田的面积最大;地球上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最多;水稻是全世界穷人最大的食物来源……但是你知道吗,它的起源曾经是人们长期争论的问题。

生物学家希望通过确定它的起源,找到原始栽培类型和野生近缘种,从而能够利用这些遗传资源来改良品种,提高产量。而历史学家希望通过作物起源来研究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轨迹。一百多年来,不同国家的专家采取越来越先进的手段,在水稻起源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而中国南方、东南亚、南亚都是候选地区。目前最新的结论是,水稻起源于中国,在中国这个“原始中心”和印度这个“次生中心”同时得到发扬,并成了中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

为什么水稻会起源在这个地区,并在这里发扬光大?这是因为,这个地区是世界上最为著名和典型的亚洲季风区。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南临印度洋)居于两者之间,因此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在这里最为典型。热量、水量相对充足且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

地球大陆的大小排名 地球陆地面积的5(1)

地球大陆的大小排名 地球陆地面积的5(2)

下面看一看全球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图。 NPP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固定的能力。

地球大陆的大小排名 地球陆地面积的5(3)

NPP直接决定了这块土地能够产出多少粮食、供养多少人口。虽然全球 NPP 最高的都是低纬度的热带雨林,但是在人类技术水平低的时候,热带气候会导致植被茂盛,农业土地开发困难,而且人类在这些地区没有像在亚洲季风区一样找到可以大规模种植的农业作物;而到了人类技术水平高的现在,大家却认识到热带雨林对地球环境的重大作用,需要加以保护。相对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亚洲季风区NPP高,开发时间早的巨大作用。

大家知道,中国的地形特点是三大阶梯,由最高的青藏高原向海洋方向逐级下降。这种特点非常适合于农业生产:平原提供了适宜耕作的土地,高原提供了气候屏障,降低了极端天气发生的可能,并提供了可用于灌溉的河水与随河水冲击而下的各种营养物质。事实上整个亚洲季风区的地形都有这些特点,同样都适合农业生产。东南亚的东南半岛就是如此,只是平原部分相对较小。

南亚也是如此,只是第二阶台阶在中部地区。

地球大陆的大小排名 地球陆地面积的5(4)

适合发展的农业,塑造了这里人类的格局。所以在亚洲季风区,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开始进入农业社会,并发展出灿烂的人类文明。在面积广阔的中国地区,发展出以儒家文明为主的中华文明,在印度地区,发展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文明,而两者之间的面积较小的东南亚地区则深受这两种文明的熏陶。

地球大陆的大小排名 地球陆地面积的5(5)

总的来说,在这个边缘地区,海洋和陆地的影响同样巨大。最高的大山,最大的陆地,最大的海洋,造就了最大的季风区,也造就了这里的人类。

所以唐代诗人李白《关山月》对风赞美不已: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