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团员证》是证明团员政治身份的证件。而这份青年团《模范团员证》,其性质属于一份模范团员的奖励表彰证书,即奖状而已,并非一种特殊的《团员证》。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1)

这份《模范团员证》,规格相当于40开左右,所用纸张为80克胶版纸,双色铅印,传统折叠式(向右翻阅),品相一般,封面封底设计独特,尤其是封底,绘有党旗、团旗及一面红旗(或许代表的是一面军旗),这种版式风格,建国之初较为常见。

该证是制式证书,涉及具体的某“年”某“月”某“日”是空白的,在使用时填写。封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一九五〇年八月二十日”这种时间落款,大家极少见过,一般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之后到1950年期间,经常会出现此类历史过渡时期铭刻时代印记的写法。

有部分人,不太适应使用公元纪年,习惯于沿用旧时民国或干支纪年,将1949年10月1日到12月31日这段时期的某一天,继续称为“民国38年(或己丑年)某月某日”,也有个别人,仍习惯性地将1950年写为“民国39年某月某日”。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2)

由于纸张及印刷原因,《模范团员证》封面封底的油墨略微渗透到内页,可以较清晰看到背面图案,出现所谓“透印”现象,对内页文字清晰度产生一定影响。

证书内页“颁奖词”,竖式格式,自右向左读,获奖者是伍宣璟同志(应该是位女同志),全文为:“在进军云南以来,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群众,在完成党团决议和上级任务中,创造出模范事迹,经大家推选,支部决定特奖予该同志为全队模范团员之光荣称号(“队”字为手写),以示勉励。望今后再接再厉,戒骄戒躁,继续努力,为完成新民主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原文无标点)”。从中可以看出,此次先进评选是严格按照民主程序进行的,先由“大家推选”,再由组织审核后最后确定。

文字中提及“全队模范团员”,其中,手写的“队”与印刷的“文工团”的“团”有何关联,是“团”中下设有若干个“队”,还是习惯于将“团”称之为“队”,“团”“队”混用,毕竟“文工团”是由早期的“文工队”或“宣传队”发展起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我父亲也曾临时在四野38军文工队暂短做过一段“文艺兵”),这一点始终没有弄明白。

颁奖单位是十三军基层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十三军文工团支部委员会,这也说明该部队尚未完成建团工作,团的日常工作则是由党组织代管的。

陆军第十三军是第二野战军的老部队,曾在陈赓大将指挥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建国后驻防云南,60年代中期调赴成都军区,1978年又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基本情况符合“颁奖词”所述“进军云南以来”。原来,这位文艺战士、团员伍宣璟同志是位“南下”的老革命呢,我们向前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3)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4)

来源丨触摸团史

编辑 | 刘兆怡

校对 | 黎静

校审 | 杨旭华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com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5)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6)

本期青年大学习内容已开启

快到“甘肃青年”菜单

“青年大学习”

一起打卡吧!

颁发七一勋章时的女兵(青春记忆70年前文艺女兵的模范团员证)(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