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咏秋诗赏析

宋智

秋词古诗其二讲解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1)

从战国宋玉写《九辩》起,历代文人写秋,大都离不开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似乎秋天和悲伤离愁是孪生姐妹。“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摇落兮雁南归”;“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秋风秋雨愁煞人,寒霄独坐心如捣”;“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这些悲秋的诗句,读来无不使人顿生悲伤和愁苦。而唐代诗人刘禹锡歌咏秋天的诗则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振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秋词》是诗人在参与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朗州后写的。按照常理,诗人当时应借秋发泄心中的不满。然而刘禹锡毕竟不同凡响。在他的眼中,偏偏“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天胜过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他咏秋言志,引导人们抬头仰望秋日晴空中展翅高飞的鹤。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寄托了诗人不屈不挠、拼搏向上的顽强精神,是诗人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的展露。

透过此诗,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他在被谪贬失意时,依旧达观,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刘禹锡晚年所写的《始闻秋风》也是一首高亢的秋歌。充分表达了他对秋天的挚爱之情。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天玄蝉我却回。

午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诗的开头,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特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使人们对一年一度的秋风有一种“老朋友”相见的亲切感。一年别离,秋风依旧人非旧。诗人感慨万千。“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极为传神地刻画出骏马、鹜雕“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的形象。秋风给他们带来虎虎生气、无穷力量,有力地从侧面渲染了秋风秋色的魅力。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在这寥廓的江天、山明水净的秋光里,我就是抱着衰病的身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秋天引吭高歌,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情愫。这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很值得学习。 如果说刘禹锡在前两首咏秋诗中重点抒发的是“情”,而在下面的两首咏秋诗中则重点展现的是“美”。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诗人抓住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地比喻,别出心裁地把洞庭的“美”再现在纸上。

诗人首先展现的是宁静、朦胧美。皎皎月光下的洞庭静如处子,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表现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画境,是一派空灵、飘渺、宁静、和谐的境界。

其次展现的是素淡、典雅美。在皓月银辉之下,湖中的群山愈发青翠,湖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比喻十分恰当。银盘和青螺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色调淡雅,十分惹人喜爱。

而在另一首《秋词》中,诗人展现的则是凝重、成熟美。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人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嫣红姹紫的春光以艳丽取悦,而果实累累的秋色则以风骨见长。诗人抓住秋天“明净清白,红黄相间”的特色来勾勒,流露出高雅、恬淡、成熟的情韵。

秋色使人清醒,使人成熟,使人大度,使人沉稳,不像繁华浓艳的春光,惹人迷醉,轻浮若狂。我们真应该感谢秋色。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