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白手起家成为千万亿富翁(坐拥2800亿的绿色农业富豪)(1)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人物简介

1964年,刘汉元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在四川省水产学校读书;1981年9月至1986年,在眉山县水电局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6年,刘汉元办起了西南地区第一个渔用配合饲料加工厂--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即通威集团的前身)。2002年,刘汉元进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就读EMBA,毕业以后连读DBA工商管理博士。

现任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 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光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席、川商总会联席会长等。

2018年,获得首届"四川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个人奖。

2020年5月12日,刘汉元/管亚梅以282.4亿元人民币位列2020新财富500富人榜第89位。

80后白手起家成为千万亿富翁(坐拥2800亿的绿色农业富豪)(2)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人物经历

工作阶段

1984年,刘汉元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该项技术被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和农业部"丰收计划"向全国推广。

1986年,刘汉元办起了西南地区第一个渔用配合饲料加工厂--眉山县渔用配合饲料厂(即通威集团的前身)。

1992年,刘汉元在眉山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型饲料厂--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

2002年在学业上深造。

2004年3月2日,刘汉元领导的通威股份正式在上交所上市。

2006年,刘汉元领导的通威正式进军新能源产业。

2019年,其领导的通威集团已发展成为以农业、新能源为双主业,并在化工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任免信息

2017年6月12日至14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召开,刘汉元当选副主任委员。

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8年1月30日,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四川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当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80后白手起家成为千万亿富翁(坐拥2800亿的绿色农业富豪)(3)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

通威集团

发展期

1986年3月10日,通威的前身--眉山县鱼用配合饲料厂(科力饲料厂)建成投产,通威正式迈开了作为民营经济一分子向前发展的脚步。

取"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1991年初,"科力"正式更名"通威"。

1994年,在刘汉元主席带领下规模迅速扩大的通威集团,并将总部迁移至省会成都。

进入新的千年,市场经济日益显现出多元化特征。刘汉元主席以敏锐而理性,果敢而稳健的作风,带领通威实现上市、产业多元化拓展等里程碑式发展成就。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通威先后收购乐山永祥股份、合肥赛维太阳能等重大项目,并建立北京渔光一体等终端公司,高度前瞻地实现了在整个光伏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完整布局

现阶段

通威集团由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先生创建,是以农业、新能源双主业发展,并在化工、宠物食品、IT、建筑与房地产等行业快速发展的大型民营科技型企业。

通威集团现拥有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的一百余家分、子公司,连续16年位居全国第一。

通威集团2009年销售收入达262亿元。通威正瞄准"改善人类生活品质,成就世界水产品牌"的宏大愿景,坚定不移地发展饲料及水产主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世界级安全食品供应商。同时,通威斥巨资进军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产业,致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和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公司。

在刘汉元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历经40年的快速稳健发展,通威始终坚持绿色农业、绿色能源“双绿色”发展道路,并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目前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新能源产业链。

2021年,通威股份市值最高突破2800亿元,品牌价值近1500亿元。

80后白手起家成为千万亿富翁(坐拥2800亿的绿色农业富豪)(4)

(图片来源于网络)

04

个人事迹

发明网箱养鱼

1985年的一项伟大发明。当时年仅20岁的他发明了"渠道金属网箱式流水养鱼"技术。网箱养鱼是刘汉元成功的起点,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对技术的迷恋和偏执。

开发鱼饲料

1986年,刘汉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自筹资金在家乡眉山县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工厂,取名"科力",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刘汉元的小船扬起了风帆,开始了他的走向市场经济的首航。

创办饲料工厂

1992年春天,刘汉元走出家乡小镇,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

1993年,刘汉元正式组建了四川通威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通威集团顺利完成北上的战略转移,将集团总部迁至四川省会成都,同年以兼并和控股的形式发展了8家分公司。

两会提案

2013年3月1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带着专题提案进京,针对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建议从全局出发,合理提高全国的粮食价格,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80后白手起家成为千万亿富翁(坐拥2800亿的绿色农业富豪)(5)

(图片来源于网络)

05

回馈社会

1992年即捐资成立了"通威--希望工程奖励基金",共资助四川省凉山州、巴中、广元、达州等贫困山区贫困学生和优秀教师近1200名;成立了"通威水产教育奖励基金",一次性捐助100万元支持四川农大水产教学大楼建设;独家资助"壤塘县观念扶贫工程";

1998年向湖南、湖北洪涝灾区人民捐赠320万元;独家资助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2007年,通威积极支持民建中央发起的"中华思源工程",捐赠5000万独家设立并启动"思源·阳光计划",以10年为期平均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太阳能清洁能源的科研投入和新产品研发,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山区农村送去优质、高效、环保的太阳能生产、生活用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捐款捐物已逾1250万元;

2009年3月,独家投入30万元启动旨在帮助西部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改善困境走向新生的"燃烛行动"公益项目,专项扶助甘肃300名生活困难、需要援助的被清退代课教师;

2010年1月,响应成都市总工会组织的"家乡再创业、建功试验区"号召并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贡献力量,通威集团专门捐赠20万元支持成都农民工返乡再创业;一次性慷慨捐赠人民币100万元,专项支援眉山永寿集镇道路硬化、美化、绿化工程项目建设。迄今为止,通威集团各种捐款捐物总额已近2亿元人民币。

“通威”的创始人

聚焦群众需求的领头羊

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刘汉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