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队平均年龄是多少(卡在塞尔维亚咽喉的)(1)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30日,科索沃和塞尔维亚边境附近,科索沃警察在科索沃北部过境点附近的道路上把守检查站。 (人民视觉/图)

回首 2022 年,战争阴云再次笼罩欧洲。越过俄乌边界,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的科索沃局势也极其不平静。

从年初科索沃司法委员会取消塞族主席席位,引发《布鲁塞尔协议》“不复存在”的质疑,到年末由于塞族前警察潘蒂奇在科索沃被捕,导致居住在科索沃境内的塞族人举行大规模示威和设置路障,塞尔维亚军队更是一度进入最高级别警备状态。

就在人们担忧欧洲会不会爆发“第二场战争”时,冲突迎来峰回路转。

2022 年 12 月 28 日,科索沃释放了被逮捕的塞族前警察,转为将他软禁。与此同时,封锁道路的塞族人同意29 日拆除路障。至此,持续19天的路障风波暂告平息。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从内部矛盾来看,塞尔维亚与科索沃之间的问题,其实是冷战结束及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后,涉及民族、边界、主权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目前的科索沃,如同卡在塞尔维亚咽喉的“刺”,吞不下,也拔不出。

风波按下“暂停键”

在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的一个自治省。长期以来,因为在科索沃地位问题上截然不同的立场,塞尔维亚与科索沃之间博弈从未间断。

而此次紧张局势的导火线,与“车牌事件”有关。

2022年初,科索沃当局决定,禁止挂有 1999 年以前塞尔维亚政府所发车牌的汽车在科索沃通行,随即引发了科索沃北部塞族人的示威抗议。后经欧盟和美国调解,暂缓实施该措施。同时,塞方也不再向科索沃境内的车辆颁发塞国的汽车牌照。

“这是由阿尔巴尼亚人主导的科索沃当局,从汽车行驶牌照方面,试图实现全面的‘科索沃化’‘去塞尔维亚化’。”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教授分析。

眼看“车牌事件”告一段落时,新一轮风波却再次上演。

2022 年12 月5 日,科索沃当局逮捕了一名前塞族警察,称其“伙同犯罪团伙成员袭击科索沃警察”。随后不久,科索沃境内的塞族人走上街头,用载重卡车等工具封锁科索沃北部主要城镇的道路,设置起重重路障。

冲突矛盾不断升级,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2022年12月27 日下令,塞尔维亚军队和警察部队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

“当时局势面临失控风险。”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张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表面上矛盾是围绕着塞族警察被拘留,实际上是塞族社区的政治自主权和司法权的独立性问题。

一瞬间,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的局势走向令外界高度警惕。然而就在各方对峙之际,风波却骤然按下“暂停键”。

12月29日,科索沃北部的塞族人同意开始拆除路障。此前一天,科索沃当局拘留的塞族前警察被改为软禁。

为何会突然出现转机?

“事态出现转机在意料之中。从先前的紧张局势看,双方并没有走到‘非动手不可’的程度。”崔洪建认为。

“这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主动缓和科索沃局势的举措,也是欧盟在从中斡旋的结果。”张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欧盟的斡旋之下,塞族前警察被释放,实际上给缓和局势找到了一个所谓的“政治台阶”,使紧张的局势有所缓和。

不少受访专家表示,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都没有要打仗的意愿,只是借着俄乌冲突带来的新地缘安全环境,试图实现外交上的突破。

“目前局势的缓和只是暂时的。”张弘说,虽然塞尔维亚做出立场软化的姿态,但科索沃是否能够在车牌问题上做出妥协,还有待观察。

“巴尔干猛虎”的分裂

要探究造成如今科索沃和塞尔维亚混乱局面的原因,得将时间轴往前调,才能看到历史真相为科索沃问题埋下的“伏笔”。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中东欧地区在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几个新兴的独立国家,其中就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

随着二战的爆发,南斯拉夫被德国征服。1945 年,巴尔干半岛在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领导下实现解放,成立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结束了当时混乱的局势。

南斯拉夫根据自己的国情,由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六个共和国组成。科索沃地区经过激烈讨论,成为塞尔维亚的一个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马细谱在其所撰《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原因再探析》中谈到,当时科索沃问题已经引起南斯拉夫联邦社会的重视,成为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联邦之间影响国家关系的问题。

为推动国家发展,南斯拉夫在经济、政治等层面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斯拉夫跻身于世界第七大工业国之列,被外界称作“巴尔干猛虎”。

然而,随着 1980 年铁托的逝世,南斯拉夫逐渐走向衰落。

就在铁托逝世的第二年,科索沃不断出现谋求独立的声音。而塞尔维亚人则认为,科索沃在历史上就是其文化发源地,没有同意科索沃的独立要求,自此双方不断爆发局部冲突。

马细谱表示,由于不同语言和宗教的现实、各共和国要求更大自主权的倾向日趋强烈,南斯拉夫联邦境内各种民族主义顽症难以克服,“联邦的基础正在动摇。”

1991 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成了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黑以及南联盟5个国家。1992 年,南斯拉夫联邦议会通过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并宣布建立由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矛盾和冲突仍时有发生,其后遗症至今还没有得到治愈。”马细谱认为,宗教和种族矛盾以及领土争端仍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南斯拉夫解体后,科索沃地区继续不断寻求自治和独立,与南联盟塞族中央政府爆发内战。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直接出兵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发动轰炸。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由联合国托管。

而受制于民族、宗教等一系列难以根除的矛盾,2006年6月,黑山与塞尔维亚关系破裂,独立后脱离了联盟。

不少受访专家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受内部的地缘撕裂影响,南斯拉夫在民族和宗教构成上越发复杂,长久积累的利益冲突也十分尖锐,最终导致难以维持国家统一。

而科索沃更是暴乱的中心,成为塞尔维亚至今未愈合的“伤口”。

塞尔维亚队平均年龄是多少(卡在塞尔维亚咽喉的)(2)

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6日,塞尔维亚拉什卡,塞尔维亚军队的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在塞尔维亚南部与科索沃地区行政线附近的位置上。 (人民视觉/图)

独立地位问题上,矛盾未解

2008 年2月17日,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除了获得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承认外,并没有受到广泛支持,塞尔维亚也始终坚持其对科索沃拥有主权。

崔洪建分析,一直以来,科索沃当局特别是占人口主导的阿尔巴尼亚人想方设法推动“独立”,试图得到更多的国际承认,得到塞尔维亚最终的接受,所以双方的关系时紧时松,矛盾难以调和。

2013 年,双方在欧盟主导下签署了《布鲁塞尔协议》,同意关系正常化。其中塞方要求在科索沃北部成立塞族自治区。但截至目前,科当局仍然拒不履行该条约。

崔洪建表示,科索沃与塞尔维亚在独立地位问题上的矛盾,是困扰双方关系的首要因素。这一根本矛盾不解决,危机还会以其他方式引燃,例如因科索沃塞族人权益问题引发纷争等。

2022 年 12 月 14 日,科索沃正式签署加入欧盟的申请。“第一副总理”贝斯尼克·比斯利姆对媒体表示,此次提交“入欧”申请,希望向欧洲各国政府表明,“科索沃向欧盟靠拢的态度是认真的”。

“科索沃其实短期内并不具备成为欧盟候选成员国的条件,其作为‘独立国家’加入欧盟的现实可能性不大,”崔洪建说,“科索沃此次高调递交入欧申请,更多是向塞尔维亚进行外交施压。”

在崔洪建看来,科索沃也希望借“入欧”这一举动向欧盟示好,争取欧盟在塞科纷争中偏向自己。

马晓霖认为,科索沃如果不能实现彻底与塞尔维亚分家,不能得到塞尔维亚正式承认,科索沃恐怕加入不了欧盟,塞尔维亚也加入不了。

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对科索沃有较强的掌控力,这与欧盟特别代表长期在波黑驻扎,负责维和的民事危机管理部队也在科索沃有关。

“科索沃是一个内陆国家,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都很小,面对巴尔干半岛复杂的安全环境,科索沃在安全上完全依赖北约维和部队的保障,在经济上也完全依赖欧盟的援助和资助。”张弘分析,实际上欧盟是有“倾向性的调停”,这也使得科索沃与塞尔维亚的关系处于脆弱的平衡状态。

眼下,欧盟已提出一份致力于双方关系正常化的新提案,并附上时间表和行动大纲,欧盟官员希望双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达成最终协议。

不过,俄乌冲突还未结束,如果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爆发战争,不只会影响欧洲,也会给全球带来冲击。崔洪建认为,在此背景下,科索沃希望利用环境的变化,加快“独立建国”进程,使形势更趋复杂。

“看不见的手”

尽管科索沃不是北约成员,但仍然驻扎着北约维和部队。

“路障风波”冲突发生后,武契奇曾要求北约维和部队允许其在科索沃地区部署约 1000 人规模的军队和警察,但遭拒绝。

马晓霖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塞尔维亚希望通过派驻军警这种方式,来打破所谓的“科索沃独立”,形成事实上的派兵进驻科索沃北部。“从这角度来讲,北约肯定不愿意接受。”

2022年12月13日和14日,欧盟和美国代表团分别前往科索沃和塞尔维亚进行“调停”。而“调停”的方案,基本是要求塞族人率先拆除在科索沃竖立的路障。

前不久,美、英、法、德、意等北约5国联合向塞尔维亚下发“最后通牒”,如不执行,北约将允许科索沃采取行动。

“这一方面会鼓励科索沃不断做出挑衅行动,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塞尔维亚采取更加强硬的应对措施。”崔洪建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马晓霖指出,最终一旦交火,欧盟、北约很可能会以保护弱者的名义支持科索沃当局,重演当年轰炸南斯拉夫的悲剧。

“从历史角度来看,塞科如今的矛盾,本质上是科索沃战争的遗留产物,而美国及北约正是这场战争的始作俑者。”崔洪建坦言。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 2022 年 12月2日报道称,美国加强了与科索沃在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包括帮助科索沃地方政府训练军队,并向后者提供资金。

可见,在北约等西方国家干预下,巴尔干地区留下了一个长期潜在的“燃点”。

不少受访专家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西方国家之所以处处给塞尔维亚“使绊子”,还与塞尔维亚的对外政策有关。

虽然塞尔维亚早已成为欧盟候选国,也正在从国家各个层面进行改革以符合欧盟的要求,但塞尔维亚积极与非西方大国合作的做法令欧盟不满。2022 年以来,欧盟不断批评塞尔维亚对俄立场,认为塞尔维亚不对俄进行制裁,与塞试图融入欧洲道路的意向不一致。

张弘分析,对于美国而言,自然不希望在其掌控的地域安全空间里,仍然存在着一个亲俄政府。美国借对武契奇政府施压,意图迫使其在外交上向西方靠近,离俄罗斯更加远。

不过,科索沃问题看起来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如果继续“拱火”,卡在塞尔维亚咽喉的“刺”,也会感觉越来越痛。

南方周末记者 王瑭琳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李玮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