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摄影的学习中,每一位学员恐怕都被老师耳提面命过:

不要把地平线拍歪!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1)

电视剧《心理罪2》倾斜构图,被营救对象死亡

为什么呢?因为倾斜的地平线,会带来及其不稳定的视觉感受,破坏画面的平衡性。

在某些水平值得怀疑的摄影大赛中,地平线平不平,会被当成考察一位摄影师摄影功底的硬指标。

然而,随着摄影的发展,一部分摄影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倾斜构图的作品了。

他们意识到,摄影创作的目的是表达,而非遵循。

虽然现在依旧有一部分人坚守“地平线不能歪”这条真理阵地,对故意拍歪的“异端”大肆批判,但他们也收获了革新者的反击,被赠予技能满点的统一外号——老法师。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2)

除了平面摄影,在电影摄影里,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也并不提倡把地平线拍摄的倾斜。因为在动态影像中,地平线不平,会把观众置于一种异常难受的境地——从我们实际生活经验来说,地平线不平意味着危险、不安定,这是留在人类基因里的意识,也是生存的客观事实——没有人愿意在难以立足的陡峭山坡长时间停留,人们必然更多的待在平整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但是,正是基于倾斜的地平线会带给人这种强烈的不安刺激,摄影师们最终突破了条条框框,开始在恐怖片的创作中使用倾斜构图,来实现视觉上的不稳定效果,它被称为:德式倾斜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电影圈将德式倾斜称之为“荷兰角度”,后来证明这是翻译上的失误,不过这并不影响这种取景在国内的传播。

国产电视剧《心理罪2》,主角方木意识到之前的推测有误时,连续三个场景三个画面全部采用德式倾斜,分别是警察局长、方木以及被绑架的受害人。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3)

局长表情凝重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4)

主角在推测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5)

被害人

这种角度在悬疑剧中经常使用,一旦使用,基本预示着事件开始脱离主角的控制或预期,往往导致灾难后果。

1920 年的德国恐怖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第一次使用斜角镜头,由此奠定了在这一角度使用的先行者地位。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6)

虽然倾斜的角度并不大(只有8度),跟后来的经典科幻《2001:太空漫游》的90度垂直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作为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和地位,没有任何一部采用德式倾斜的电影能够撼动。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7)

德式倾斜一般用来暗示要发生不好的事情将要或正在发生,通常在表现暴力、惊险、醉酒、悬疑、惊悚等情境有奇效,比如在《僵尸世界大战》中,开了挂的主角一家在楼道里躲避追逐的丧尸,末日恐怖弥漫在环境中,就采用了德式倾斜。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8)

离我们较近的《碟中谍》、《星际迷航》、《复仇者联盟》等都在一定的场景中使用了德式倾斜。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9)

在“哪里都有我”的《公民凯恩》中,德式倾斜也运用其中。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10)

这种镜头语言特别擅长表达癫狂、方向感丧尸、精神不稳定,在剧情气氛突变时采用。

但是需要注意,德式倾斜的运用是在蒙太奇手法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所以使用时需要通篇考虑,由于这种镜头的视觉冲击过强,为了避免其对叙事结构、摄影风格产生致命性破坏,我们不能随意使用。镜头与镜头的衔接需要精心设计,以求前后连贯,做到镜头倾斜而情绪过度平衡。

视觉风格对影片的影响(电影教学德式倾斜)(11)

由于这种拍摄手法的特点过于鲜明,显而易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力。这听起来有点违背了上述关于这种拍摄手法能够起来象征作用的论述,但实际上,现在我们一看到这种镜头,基本就能断定接下来就会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我们仅存的想象力只在于,在剧情还没有推进到揭开真相时,我们不确定这个不好的东西是什么罢了。

由此可见,尽管德式倾斜作为“地平线必须水平”理论的挑战者和破坏者,如今它自己也已经“不再年轻”,相信不久之后,它也会被当作一种摄影铁律,被后人所挑战。

因为,在摄影的发展史中,“表达”才是我们追寻的最终目的,任何已经既定的伟大形式,都是有待被挑战的丰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