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

1882年10月5日,徐州利国矿务总局成立,开启了徐州近代煤矿开采的历史,这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

2022年是徐州近现代煤矿开采140周年。为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和劳模工匠精神,彰显青春价值,展现新时代的青年风貌和人文精神,5月2日,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召集会员以“谱写青春 绽放芳华”为主题,赴徐州近现代煤矿开采发源地贾汪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寻访、学习和创作素材收集活动。在贾汪,他们走近了革命历史,触摸了煤矿生活,融入了劳模职工,“平凡中孕育的伟大”,真实场景带给他们的感悟和触动,带来了喷薄而出的创作激情,更是一份厚重而庄严的使命感。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

1982年10月,贾汪举行了徐州煤矿开采一百周年纪念大会

百年徐矿沿革

引自“徐矿传媒”公众号

徐州近现代煤矿开采的开端

探访贾汪韩桥矿遗址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

上世纪八十年代矿主大门——新东门

徐州煤矿是国内规模开采最早的煤矿之一,与河北的开滦煤矿(1878年)、山东的淄博煤矿(1904年)并称为“三老”。徐州煤矿从晚清光绪年间(1882年)开采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徐州韩桥煤矿旧址位于贾汪城区南部,总占地面积约4.2公顷。百年历史的韩桥煤矿历经清末、民国、日本占领、新中国建设各个时期,是徐州近现代煤矿开采之祖,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徐州煤矿工作的人,多少都有韩桥的亲朋故旧,和韩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贾汪因煤而兴,整个贾汪城区和韩桥煤矿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贾汪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离不开煤矿的滋养。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

洋务运动开矿生产

1882年(清光绪八年),徐州道员程敬之奉左宗棠之命,选派南京候选知府胡恩燮等筹集商股,正式设徐州利国矿务局,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贾汪百年煤田开采历史。1882年即被认定为现代徐州煤矿开采的起点。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

民国时期民族资本矿业产业短暂发展

1931年,上海民族资本家刘鸿生集股80万元大洋,接办贾汪矿厂,成立华东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开凿夏桥新井,1936年产煤量已达每年34.5万吨。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建成的水塔是后院的地标性建筑,水塔保存完好,和仅存的井架构成了煤矿生产的图景。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

夏桥煤矿旧影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

上世纪三十年代华东炭场(韩桥煤矿)运煤小火车

日伪统治下晦暗的屈辱期

1938年5月徐州沦陷,当年10月,为掠夺煤炭资源,日军侵占了贾汪矿场后,于1941年开凿夏桥北斜井,全长258.6米,次年又开凿夏桥南斜井,全长332.8米,进行掠夺式开采。日寇占领徐州期间疯狂掠夺贾汪煤炭资源,残酷对待煤矿工人。煤矿遗址内的碉堡就是战争和日本军国主义奴化统治的见证。

建于1939年的韩桥煤矿(夏桥)办公楼,为日式建筑,具有一定西式风格,院落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结构,以尖顶砖石结构和方块形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结构坚固,外形古典美观,外立面装饰简洁朴素,采光良好,体现了当时日本建筑 “古典主义”向 “现代主义”过渡的特点,因战时治安要求,还考虑了实用性、坚固性和工战结合的需要,历经80余年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

夏桥煤矿矿场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

日军荷枪实弹监事中国工人为其修筑铁路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

被迫做工的孩子

以上图片引自《徐州抗战画史》

淮海战役的“关键首义”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国民党经济部接收贾汪煤矿,复名"华东煤矿公司"。国民党五十九军冯治安部进驻贾汪,1946年9月后改设为第三绥靖区。1948年11月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率部在韩桥矿内起义,解放贾汪,使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通过防线直插陇海东线宿羊山、八义集一线,包围碾庄之敌。经过17个昼夜奋战,先后用14个纵队围攻打援,歼灭国民党第7兵团的4个军10万余人,取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和全国解放做出了贡献。1948年11月23日,人民政府正式派员接收,定名"贾汪煤矿"。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

华东矿场旧影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5)

1948年11月8日,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军第三绥靖区中将副司令官何基沣(左)、张克侠(右)率部起义,开赴解放区,赢得淮海战役第一捷。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6)

毛泽东、朱德电贺贾汪起义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7)

电影《佩剑将军》海报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8)

1995年3月,峨嵋电影制片厂和香港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拍摄取材于著名小说《铁道游击队》的电影《飞虎队》。因曾在贾汪取景拍摄,留下了一代贾汪人的记忆。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9)

电影《飞虎队》中,演员李雪健扮演的王强。取景地即为韩桥煤矿办公大楼前

建国后的飞速发展名扬全国

1964年4月,夏桥、韩桥两矿合并。同年7月改名"韩桥煤矿"。成为徐州矿务局及江苏煤炭工业的发源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创出了‘百日红’‘千日红’,建成了‘大庆式企业’名扬全国。

进入21世纪,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2008年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韩桥煤矿关闭。2010年韩桥煤矿旧址被评为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发现,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年保护单位。2015年,贾汪区将该处建成韩桥煤矿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因疫情博物馆暂时关闭,院内杂草茂盛,多个井口藏在近1米的茅草中几乎无法辨认,沿着小路自北向南,再转向东边围墙,大家轻轻抚摸1935年(民国24年)的水塔、矿旧址围墙和办公楼青灰色的石墙,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曾经的繁忙和辉煌。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0)

井架旧影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1)

徐州矿务局祝贺韩桥矿千日红大会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2)

1977年,王震副总理向贾汪煤矿代表韩桥煤矿沈怀振矿长颁发“大庆式企业”证书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3)

1977年,改革开放前一年,全局共产煤1026.6万吨,徐州矿务局跻身全国千万吨大型矿务局之列。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4)

1977年编印的《学大庆 赶开滦 推广韩桥轧矿百日红经验材料选编》, 岳凯藏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5)

韩桥矿夏桥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整装待发的运煤列车

实地探访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8)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2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1)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3)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8)

百年历史 世纪辉煌

探访徐州煤矿开采纪念碑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39)

1882年10月5日,徐州利国矿务总局成立,标志着徐州煤矿开采正式开始,至2022年正好140年,自此谱写了徐州近1个半世纪近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篇章。

徐州煤矿开采纪念碑,由煤矿工人浮雕和“矿工锤”形纪念碑组合而成,形象生动,颇具视觉冲击力。纪念碑碑文记述了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苏东坡任徐州知州时,在徐州发现露天煤,至当代近千年的煤矿开采史和重大历史事件,展现了徐州煤矿和煤矿人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0)

北京图书馆藏《徐州利国矿局禀定输租各官山厂地全图》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1)

胡恩燮、胡光国记载采煤经过的著作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2)

贾汪煤矿三号井旧照,图片引自《民国时期徐州工商业》

徐州煤矿开采纪念碑位于贾汪区夏桥公园内,坐落在贾汪城区南部,占地110亩,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2A级景区。园内有大量法桐、雪松、银杏、乌桕、皂角、香樟、柿子、石榴、樱花等树种,是贾汪城区南部重要的休闲娱乐场所。

走在参天的树荫下,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大家如同身处天然氧吧。纪念碑前广场嬉戏、畅游的儿童和居民,使大家对于劳动、发展和幸福又有了新的认识。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3)

1954年落成的夏桥“工人文化宫”电影院(2009年改造时拆除)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4)

1961年“故友们”重逢于夏桥文化宫竹亭前留影留念,岳凯藏

实地探访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8)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4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0)

汽笛声在回响,路向着远方

探访贾汪火车站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1)

建成初期的贾汪火车站

贾汪站始建于1917年,和贾汪煤炭生产的历史密不可分,目前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四等站。

2022年是贯穿徐州南北大动脉——津浦铁路建成竣工111周年。一百多年来,津浦铁路的开通运营,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州以北津浦铁路的前贾支线,作为一条重要的矿运铁路,它的建设与徐州煤矿开采和津浦铁路密不可分。

1882年,南京候补知府胡恩燮正式设局兴办“徐州煤铁矿”,1897年,煤矿由广东人吴味熊太守集资接办。次年,将矿址从青山泉迁到贾汪,申领证照成立“贾汪煤矿公司”。因外运道路条件和销售渠道不顺畅,“贾汪煤矿公司”开采了七、八年后一度停办。

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5月,胡光国专程赴京谒见邮传部尚书盛宣怀,陈述筹建矿用铁路一事,然而因故未成。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贾汪煤矿公司”由袁世凯的七弟股友袁世传接手。1915年袁世传从唐山开滦煤矿请来煤师刘勋作技术指导,开凿三个新井、扩大井型、使用机器排水、提升,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为扩大销路、及时外运,1917年,袁世传依仗其兄大军阀袁世凯的势力,投资在柳泉至贾汪之间,铺设了一条轨距1050毫米、全长14公里的轻便窄轨铁路,最初仅有蒸汽101型机车一辆,牵引力装载量为10吨,车皮四、五节,后又陆续添置二、三辆机车,在运能提升的配合下,贾汪矿业逐步发达起来。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2)

1932年《江苏铜山县贾汪煤田示意图》,引自《徐州煤矿史》

1930年,夏桥煤炭新区开建,铁路线从贾汪老矿延伸至夏桥矿场,全长2公里。鉴于当时贾汪煤矿不断扩大生产,国民党津浦铁路管理局计划将这条小铁路改造成标准轨矩的支线,但因时局关系,没能着手修建。

1940年,出于侵华战争的需要,日军按原有线路走向,将柳贾1050毫米矿专用小铁路,换铺为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铁路,在柳泉站与津浦铁路接轨,直至夏桥煤矿内,全长16公里,成为柳贾支线,并建贾汪火车站。同年2月动工,3月就开通办理客货运输业务。线路经改造后,可行使牵引力为2500吨的大型机车。但由于钢轨型号混杂、路基不平、坡度和弯道不规则等因素影响,列车时速限制在35公里。据统计沦陷期间,日军改用大火车运煤,共掠夺煤炭245.9万吨。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3)

1938年5月18日(徐州沦陷前一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刊登的《徐州大会战战局详图》,岳凯藏

1948年4月,国民党济南铁路管理局设计,将贾汪原铁路线的起点移至柳泉车站南1公里的前亭处,与津浦铁路接轨,废柳泉站、建前亭站,改称前贾支线,终点由夏桥延长至韩桥煤矿内,该工程因国共淮海大战而中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3月继续动工,完成施工。1953年后,又对不适应运输的桥梁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线桥质量大大提高,每日开行列车3对,时速可达45公里,全力保障了共和国建设时期繁忙的煤炭外运输出任务。

在贾汪区总工会副主席赵奎带领下,大家走在这段铁路线上,赵主席介绍道,这里原有的煤炭装车系统早已被拆除,为便于调车的双股道已改成了单股,枕木也更换成了水泥枕,很多枕木已经变成了铁道旁居民家里垒院子甚至垒鸡窝的材料,竖起来的枕木们还骄傲的不愿低头。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4)

据车站调度员介绍,在韩桥矿停产后,目前这段铁路主要作为江苏阚山发电厂配套工程——铁路专用线而动工改造和修建的。该线路借用夏、韩桥之间部分铁路专用线,从青山泉路口略南处发岔东行,全长17公里,总投资近1.6亿,在2008年8月4日通车,每天数班。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5)

这段承载着贾汪这个百年矿区建与变、衰与荣历史的铁路,已经完成了它的煤炭外运历史使命,现在正履行着自己新的使命,沿着新的轨道不知疲倦地继续前行。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8)

《飞虎队》电影拍摄地——贾汪火车站,荧幕中演员王志文所扮演站长的身后不难辨认出贾汪站站房

实地探访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5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1)

贾汪火车站在1996年1月正式取消徐州—贾汪的客运服务,贾汪人民对此告别了客运“小票车”的历史。

图为八十年代车票,岳凯藏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3)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7)

探访贾汪“红楼”里的革命记忆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成立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成立旧址位于贾汪区团结路 100号团结小学院内。

“红楼”建于1942年。1938年徐州沦陷后,日本人占领贾汪,并把贾汪煤矿改名为柳泉煤矿。1942年建造此楼与原有小学合并,命名为柳泉煤矿职工子弟学校,一楼西侧一间是日本班,东侧各班为中国学生。从抗日战争至徐州解放,此地均为小学。由于楼顶覆盖红瓦,墙体涂为红色,故称为“红楼”。

淮海战役结束以后,华东野战军集结在徐州地区进行休整。1949 年 1 月 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1 月 19 日至 26日,华野前委在贾汪召开师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即第一次贾汪会议)。会议进行过程中,华野司令员陈毅参加中央 1 月 8 日政治局会议后于1月22日回到贾汪,立即向华野前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和政治局会议的决议。会上宣布华东野战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治委员,谭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任副主任,下辖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共 16 个军又 1 个特种兵纵队,58 万余人,由此拉开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徐州市政府于 1991 年 10 月在原址立碑纪念,1993 年 11 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被批准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69)

1949年1月19日至26日,著名的贾汪“千人大会”在“红楼”召开。

实地探访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1)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3)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5)

独特的百年煤矿文化

参观墨上集民俗文化园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6)

墨上集民俗文化园是以煤矿文化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综合体,讲徐州故事,谈贾汪煤矿文化。

贾汪煤矿文化的发展是随着贾汪煤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贾汪煤矿文化主要分布在贾汪矿区一带及青山泉镇、大吴镇、城区夏桥、韩桥矿等地区。100多年的煤矿开采历史,留传下许多不可替代的具有煤文化色彩的矿山文化,如革命故事、煤矿遗迹、煤矿建筑、煤矿歌谣,民间传说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贾汪煤矿文化的艺术特色。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8)

随着清末贾汪的煤炭开采业的蓬勃发展。大批外地农民汇集贾汪下井采煤,成为新一代煤矿工人和苏鲁豫皖地区较早的产业工人群体。他们身在井下300米,整天不见阳光,生活单调,为了排遣枯燥乏味的生活,提高生活乐趣和工作的积极性,煤矿工人自发的创作故事、歌谣等互相传唱、讲述。后来经整理,编成了歌谣、快板、快书、故事、顺口溜等,每逢年关、假日进行讲述、演唱。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7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0)

矿主们为了从精神上控制煤矿工人,在煤矿附近的大泉村和北爬垄建了两座窑神庙供奉“窑神”。由于矿工们下煤窑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祈求平安,每逢农历三月初三,煤矿工人便成群结队去祭拜“窑神”,祈求平安、幸福。后来,这一天逐渐被视为煤矿工人自发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矿工们便齐聚在窑神庙,踩高跷、跑旱船、走驴、耍狮、舞龙、说唱、请戏班子唱戏,十分热闹。煤矿工人的文化生活逐渐活跃起来,煤矿文化也在这种氛围中逐渐发展起来。解放后,矿工们破除封建迷信,两座窑神庙均被拆除。但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大泉庙会仍然保留下来,其性质现已演变为一年一度物资交流会。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1)

贾汪煤矿窑神庙会遗址

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贾汪煤矿文化建设也从此纳入正轨,煤矿办公大楼、煤矿工人俱乐部、煤矿工人文化宫、煤矿工人画院、煤矿工人子弟学校,都变成了矿工和家人学习文化、欣赏文化、娱乐文化的主阵地。

走进墨上集民俗文化园,就像到了一个似曾相识却也有些陌生的场所,就像回到了70、80年代,大队交公粮的记账本,可能沾上了刚交完粮的老爹的汗水,温馨的三大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代表了家庭的富足,令大家体会到什么是最简单最纯粹幸福。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3)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6)

1953年贾汪矿区选民证,岳凯藏

三八大架自行车,载着去赶集的你,白色的冰棍箱子是你童年挥之不去的“野望”。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8)

景区内的“墨上集”号蒸汽机车车头,是1987 年由大同机车工厂生产,编号为建设 8131 的蒸汽机车,为百年老矿韩桥最后的蒸汽火车。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8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1)

一字一印活字工坊精心设计印制的明信片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2)

原少杰绘制

徐州矿业的璀璨明灯

探访徐矿集团旗山矿厂区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3)

徐州矿业曾有句慷慨激昂的口号:“山有泰山,煤有旗山”,“旗山牌”商品煤在全省煤炭系统唯一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如果说韩桥矿代表了徐州煤矿的开始和历史,旗山矿肯定代表了徐州煤矿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4)

旗山矿建于1957年,是徐矿集团的主力矿井,为全国炭战线知名的先进企业。20世纪60年代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树为徐州煤矿的一面旗帜。1974年到1986年,旗山矿先后引进和应用英国、苏联、德国、法国、波兰等六个国家的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为全国首批使用。为煤炭工业部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5个现代化矿井之一,从70年中期就与英国、苏联、德国、法国、波兰等多个国家开展技术交流,是徐州矿务局对外开放最早的矿井。

1987年,煤炭工业部正式命名该矿为现代化矿井。1982至1986年,在全国煤矿竞赛中,唯一五年蝉联优胜称号的矿井。2016年10月,徐州市区最后一座煤矿旗山矿关闭了矿井。随着拥有58年开采史的旗山矿的退出,徐州真正告别了“煤城”的称号。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5)

1957年12月23日《新华日报》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6)

据搜狐号“中煤三十处”发表《鸿蒙初开,始于旗山煤矿 》一文可知,1959年8月17日,三十工程处诞生于江苏省徐州,时名“江苏省煤炭工业局基本建设局第三建井工程处”,由徐州建井公司第三工区和第六工区组合而成。由三十工程处前身筹建的徐州湖里煤矿(旗山煤矿)于1957年12月举行了开工典礼(见下图)。1959年12月20日,由第三建井工程处施工的旗山矿井顺利移交投产。该矿井设计能力年产45万吨,实际施工工期比计划工期提前五个多月,并创下井筒施工88.461米的全国纪录,是该处组建后在徐州煤田建成的第一对矿井。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7)

在旗山矿纪委书记吴朝辉、企管部部长赵宝成陪同下,大家一行走进了曾经凝聚着奋斗、开拓、热情和荣誉的旗山矿厂区,那片记忆的片段仿佛就在昨天。

赵宝成部长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厂区大门东侧的一片建筑,这是专家楼,70年代英国专家来矿时居住和活动的区域,当年旗山矿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具有国际水平先进的液压支架,使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结构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使井下作业的安全性和产量都有了很大提高。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8)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旗山煤矿大门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9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1)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3)

路过矿职工食堂,醒目的旗山矿月饼的标志吸引了大家,吴朝辉书记给大家介绍了旗山月饼的由来。他介绍道,当年矿上经济效益好,职工福利待遇很好,由于职工来自全国各地,饮食口味各不相同,为满足职工需求,矿上专门从扬州请来了知名面点师傅,为职工提供了花样繁多的各式面点,名声在外的旗山面点,甚至成为吸引人才的品牌。旗山烘培面点中的苏式素月饼因为选料考究(均为1级原料)、工艺精湛成为了享誉徐州和周边地区的月饼品牌,已经成为徐州本地月饼品牌的代表。在月饼制作车间,吴朝辉书记专门介绍了旗山月饼的制作工艺流程,其标准化、流水线式的生产水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徐州市民提起旗山矿,可能都会想到“旗山月饼”,矿里生产的“幸福人家”品牌月饼才是是正宗的“旗山月饼”,现在是解决职工转岗就业的重要项目。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8)

来到旗山矿已封闭的井口,吴朝辉书记和赵宝成部长详细介绍了当年煤矿生产的过程,井下温度一般35、36度,很闷热,劳动强度也很大,这些点滴的介绍,让大家对煤矿工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0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1)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3)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8)

从矿山煤海走出的画家

徐州煤矿文化的发展曾造就了一大批书画家,他们或曾在矿区土生土长,当过矿工下过矿井,有的则一辈子扎根矿区。他们的绘画基础,可以说都是从煤矿打就的。从这里走出的画家群体目前仍活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此甄选数幅,以飨读者。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19)

《炮声》 马奉信 1983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0)

1976年编印的《煤田春歌:徐州矿工文艺创作选》 ,岳凯藏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1)

《矿山儿女》 王池、王超 1986

应邀赴波兰“中波文化艺术交流展”展出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2)

矿工组画之一 王超 1982获首届中国煤矿职工美展二等奖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3)

《我的矿工兄弟》 凌海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5)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6)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7)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8)

杨振廷矿工系列作品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29)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0)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1)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2)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3)

殷阳矿工系列作品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4)

《又一座现代化矿井在这里建成》王世群 1984

贾汪老矿区(探访记忆中的煤城)(135)

漫画《矿山新貌》高强

拍摄:刘凯、剪辑:杨臻昊

在贾汪的探访中,虽然煤矿的标志已经越来越少,但可以感到,煤矿的印记还是深深烙刻在人们的心中。

煤矿虽然不在了,但精神还在。在那个“点”之上,我们的汗水,我们的芳华,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