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信世界全媒体特组织以“我与通信的故事”及“通信记忆”为主题的图文征集活动,广邀通信行业从业者及社会各界人士讲述自己或家人与通信行业之间的精彩故事。在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投稿中,通信世界全媒体特选取部分优秀文章进行陆续刊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那些与通信有关的故事,一起回忆那些与通信有关的岁月吧。

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

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

我与手机的“结交史”

8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泰安东平县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亲在商业局工作,母亲是邮电局话务员。小时候让我看到最多、听到最多的便是关于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4)电话、信件、传真、邮票等有关通信的物或事。而至今让我印象和感触最深刻的是手机。有人曾经说过:“音乐之所以让人喜欢,不仅是因为旋律优美动听,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人们很多难忘和美好的回忆”。我认为手机也是如此,从最初父亲用过的大哥大、母亲单位发的翻盖手机,到后来上大学父母为我买的第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5)一部手机,再到参加工作后自己攒钱买的3G手机、父亲节为父亲买的4G手机。这一部部手机,在生活中总能找到属于它们的年代印记,总能把思绪带回到难忘的过去。

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6)

父亲的大哥大

时光追溯到90年代中期,那个年代大哥大风靡一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进入无线通讯时代。“手拿大哥大、腰挂bb机”,成为那个时代“高大上”的象征和独特的标签。当时通讯网络处在1G时代,由于技术限制,手机只能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7)电话,不能发短信、上网,加上分量足,所以具有“通话 防身”两大功能。当时,我已升入初中,父亲在县城商业大楼任业务经理,由于工作需要,单位配了一部大哥大,依稀记得是摩托罗拉牌子的,由于年代久远具体型号记不清了。黑色的外表,个头挺大儿,顶部有一根天线,足有2斤多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给人一种很踏实、很厚重的感觉。那个时候,经常看到父亲拿着它和厂商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8)电话联系进货的场景,让我不由的联想起香港电影《英雄本色》里社会大佬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9)电话的镜头。记忆尤深的一次经历是,大概98年春节,父亲带着我回老家走亲戚,在亲戚家刚要吃饭,母亲有事打来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0)电话。由于1G时代,语音品质低、讯号不稳定、覆盖范围也有限,导致网络信号时通时断。在屋里根本就没信号。父亲只好走出屋门,在院子里拨打,声音还是模糊不清。父亲索性直接爬上屋顶拨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1)电话。真是应了那句话“站得高,信号就够得到”。经过一阵阵“喂、喂、喂…”之后,终于和母亲打通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2)电话。因为信号不是很稳定,父亲扯着嗓子大声和母亲通话,响亮的声音引来附近庄邻一探究竟,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打量着父亲。父亲打完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3)电话,尴尬的一笑,说到“没事,没事,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4)电话呢”。庄邻当时也是一脸迷惑,还头一次见过有这样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5)电话的,实在是搞不明白咋回事。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部大哥大也不知道去哪儿了,要不然我一定把它珍藏起来,说不定若干年以后,还能成为古董和文物。

学校里的炫耀

时间转到世纪交替的2000年,我考入县城第二高级中学。也是这一年,2G时代开启,相比1G时代,网络信号趋于稳定,覆盖能力逐步变强,手机也具备了发短信等功能。母亲所在单位(由于单位改制,母亲后来分到了县移动公司)为职工发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6)一部手机,名为三星600C,个头比大哥大小了许多,黑色外观,向下翻盖的,看起来像大哥大的“缩小版”,显得特别时尚和前卫。也是从这款手机开始,三星手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部手机在当时引领了一代潮流,开启了“翻盖手机”的新时代。由于母亲平时不经常用,便把手机放在家里闲置起来。那个时候,手机还不普及,人与人之间沟通还是以固定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7)电话为主,对手机普遍感到陌生。天生调皮任性的我,突发奇想:不如拿到学校“炫耀”一下,让同学们开开眼界。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上午,趁父母不注意,我把手机从家里“偷”了出来,带到了学校里。上午下了第二节课后,是一个大班空,便把手机从书包里拿了出来,给同学们展示如何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8)电话、发短信,立刻引来了同学们的围观。同学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写在了脸上,团团把我围在一起,纷纷都要说拿来看看,自豪感油然而生。“倒霉”的是,不知谁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气冲冲的来到班里,当面把手机没收了,并把我叫到办公室,狠狠训斥和教育了一番,给我加上了“扰乱了学习环境,违反了学校纪律”等等罪名。我当即承认了错误,写了检讨书,表明决心不会再犯。班主任念我态度良好,又是初犯,便没告诉家长。事后,把手机还给了我。直到后来大学毕业后,高中师生聚会时,在饭桌上,班主任还作为谈资说及此事,弄得满堂大笑。

自己的第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19)一部手机

2004年,我考入郑州师范学院。开学报到前一天,父母买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0)一部手机送给了我,我欣喜万分。母亲说:“你从小学到高中都在家里,没出过远门,也没住过校,这次到郑州上学,离家远,给你买了手机,记得经常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1)电话,免得家里记挂”。晚上睡觉前,对属于我的“第一部”手机爱不释手,高兴的一晚都没睡着。这部名叫诺基亚1100的手机,单色屏幕,按键是软塑的,手感和质量非常好,当时在国内市场是热销品牌,当年的销量也创造了业内神话。也是从那个时代起,诺基亚手机开始席卷全国,登上手机行业第一宝座。迈进大学校门后,我在校移动营业厅办了一张动感地带的手机卡,每个星期都用这部手机给家里通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2)电话,向父母述说大学里的学业成绩和生活点滴,有快乐的事向家人分享,在失落和迷惘的时候便向家人倾诉,这部手机成了我和家人沟通的桥梁。记得当时盛传诺基亚手机很耐摔,从四楼扔下去也没事。后来有一次,下楼的时候,不小心手机从裤兜里滑落,直接从三楼楼梯掉了下去,急忙跑到一楼,定眼一看手机壳、电池、手机卡散落一地,心想:这下可完了,肯定是没法用了。可是,我装好后,开机拨打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3)电话,没一点问题,悬着的心也落了地,心里窃窃自喜,果真是应了传闻。大三那年,也就是2007年,手机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开启了“全民手机”时代。手机行业前景广阔,手机销售异常火爆,如郑州这样的三线城市,各大商场手机展柜,陈列了当时最前卫、最高端、最畅销的机型,购买手机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不再是单纯追求能“用的上”手机,而是追求能“用的好”手机,手机设计更加突出科技化和人性化,具备了摄像、上网、听歌等新兴功能,MP3、随身听的时代落下帷幕。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舍友用的都摩托罗拉V3、索爱K750、诺基亚3230等之类的畅销手机,都劝我说:“你的手机太过时了,该换一换了”。但是我一直到毕业都没换。因为这部手机是父母送我的第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4)一部手机,饱含了家人对我深深的关爱和挂怀,有着特殊的意义,我非常珍惜。直到现在,这部手机还珍藏在家里。

智能手机的陪伴

可能是我自小受母亲工作的熏陶和影响,对通信行业产生了由衷向往和浓厚兴趣。2008年大学毕业后,我毅然进入移动公司工作。工作之初,我被公司安排到乡镇营业厅从事营业员工作,那时工资只有800多元,省吃俭用攒了半年的积蓄,终于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买了一部性价比较高的智能手机--诺基亚6120C,2000多元的价格在当时也算是昂贵了。那时,智能手机兴起,但还没普及。也是从那个时间起,3G时代拉开帷幕,相比2G,3G网络可以快速上网浏览网页,支持可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5)电话、手机电视、QQ聊天等等应用。这部手机算是比较时尚和前卫了,搭载的是诺基亚独有的塞班S60系统,操作敏捷,反应快速,功能强大,上网、看电影、听歌、摄像、视频通话、QQ聊天,无所不能。当时,营业厅其他同事家都在当地,下了班便各回各家了。当时,由于不具备条件,我在外边租房住。每当下午下班后,吃完饭回到住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夜间的生活枯燥无趣,手机便成了的陪伴。QQ聊天、读电子书,上网浏览网页,看电影,成了每晚的“必修课”。印象最深的是,这部手机照相功能特别强大,搭载200万像素摄像头,在当时手机届也算是翘楚了,拍出来的照片特别清晰,而且防抖效果很出色。当时,和家人外出旅游,都把这部手机当相机用,记录了和家人很多美好和难忘的瞬间,这些照片被我至今保存在电脑里,有时还经常找出来看看,回忆和家人温馨、快乐的时光。

父亲节的礼物

2014年父亲节前夕,我和妻子特意去手机店精心挑选了一部热门智能手机--三星S5,作为节日礼物送给了父亲。当父亲收到这份礼物时,十分高兴和激动。我说:“您儿媳妇见您用的手机太旧了,充电都不好使了,知道您生活节俭不舍的花钱换新的,特意给您买了一款新的”。父亲满带笑容的说道:“没白疼你们,真是孝顺”。可是事后,问题随之来了,手机是买了,可是父亲不会用,以前父亲用的是按键翻盖的老式手机,操作习惯与智能触屏手机完全不一样,加上父亲步入老年人行列,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退化了,看了好几遍说明书愣是没学会,可把父亲愁坏了。为了尽快教会父亲使用,我利用了一个星期六上午时间,对父亲进行了系统化“培训”。我对父亲说:“现在都进入4G时代了,网络速度非常快,用智能机上网看新闻、视频聊天、下载电影一点都不卡,足不出门,手机还能实现网上购物,送货到家,太方便了。”父亲说:“别说这么多,这都是你们年轻人的专利,我年龄大了,教会我怎么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6)电话、发短信就行了,其他的也不想学了。”令人惊奇的是,不到一上午时间,父亲不仅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7)电话、发短信、照相等日常功能,还学会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8)微信聊天、上网看新闻、看电影追剧等新潮功能。父亲自豪的说:“原来也没那么难啊”!自从学会了用智能手机,以前总爱上网看新闻的他,电脑也不经常上了,都在用手机上网看新闻;过年的时候和亲朋好友拜年也由以前发短信、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29)电话变成了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0)微信拜年、视频拜年。父亲也加入了“年轻人”的队伍。

我与手机的故事还有许多……

我与手机的“结交史”,其实可以看做是手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从开始少数人使用大哥大,到后来手机走进千家万户,再到如今智能手机普及万民。手机的功能也由最初的打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1)电话、发短信到现在上网追剧、视频聊天、下载电影、网络购物等等。这一进程贯穿了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演变历程,从1G空白、到2G跟随、再到3G突破、如今4G并跑,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跨越。中国移动通信必将为建设网络强国踏出关键一步。

作者简介

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2)

作者简介:徐超,男,山东东平县人,毕业于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国移动泰安东平分公司员工,从事新闻宣传、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爱好写作、阅读,先后在《人民邮电报》、《山东通信业》、《山东生活日报》、《大众泰安网》、《今日东平》等各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50余篇,于2017、2018连续两年荣获“山东通信业优秀通讯员”称号。

征集时间:2019年7月1日~9月10日。

参与方式:来稿请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

chenglinlin@bj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3)xintong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4)

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征文提交时,请务必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5)电话、电子邮箱,还希望能提供部分有价值的老照片。

我的通信故事征文开启(我与通信的故事)(36)

作者:徐超

责编/版式:王禹蓉

校对/审核:申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