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简短(成语故事之九牛一毛)(1)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将名叫李陵,他带领少数人马与匈奴作战。捷报频传,汉武帝非常高兴,大臣们也都跟着称颂李陵神勇,武帝英明。可是后来,李陵战败,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十分生气,大臣们见状,纷纷责骂李陵无用变节。只有司马迁对这件事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团团围住,在这种情势之下,鏖战十余日,杀伤敌军-万余人, 实属不易。最后弹尽粮绝,无路可逃,才不得已投降,李陵并非真心叛变,而是暂时投靠敌人,等待机会再为国家效力。

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简短(成语故事之九牛一毛)(2)

怎奈汉武帝正处于盛怒之下,他听到司马迁为李陵求情,就迁怒于司马迁,不但杀死了李陵全家,还对司马迁施以残酷的宫刑。司马迁受到这样的奇耻大辱,羞愤之间,想要一死了结残生。但是他想到如果这样死了就像九头牛身上失掉一根毛, 根本微不足道,于是毅然决定勇敢地活下去,以“立言”的方式完成不朽的功业。终于,他写成了我国历史上第-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释义]九头牛身上失掉-根毛,微不足道。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出处]“若九牛亡一毛, 与蝼蚁何以异?”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