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1)

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为什么干不过日系车型呢?

根据过去一年的国内摩托车全类销售数据来看,小排量踏板类摩托车上位速度非常迅猛,已经超越了弯梁车紧跟跨骑类通路车之后。照此看来再过两三年,踏板摩托车极有可能会成为通路车老大哥,将其它种类车型踩在脚下。

但奇怪的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同为踏板车的欧系车型一直表现得有点不痛不痒,显然是一副绿叶的姿态,而主角始终是以日系进口或者合资品牌车型为主。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是骑士分享感谢您的关注点赞加转发!

首先,我们来简要盘点一下这两大阵营中的主要品牌和相关车型。

日系品牌

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2)

日系品牌的踏板车主要以本田和雅马哈为主,而合资品牌中济南铃木,建设雅马哈,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是主力军,豪爵铃木已经放弃了这一板块的车型。

它们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车型主要有,NMAX155,PCX160,UU125,UY125,巧格125,福喜125,裂行125,EX125,佳御125,睿御110,御鲨125等等。

欧系品牌

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3)

欧系品牌主要有标致,比亚乔,阿普利亚。其中和它们有联系的自主品牌就是轻骑,金城,比亚乔。

它们当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车型有姜戈150,流鼻涕,埋地雷150,SF4,圣甲虫等车型。

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4)

从以上的车型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日系踏板车中125cc车型比较多,而欧系几乎没有。这就使得日系的小踏板会更符合现阶段的通路需求,它们的准入门槛会更低,而欧系车型就有点不接地气,要想选择它们就必须提高预算。

而对于大多数想用踏板车日常代步的摩友来说,跨过万元的这道坎儿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这里就出现了第一个原因,欧系踏板车门槛太高,不适合大多数摩友入门。

除此以外日系踏板车和欧系踏板车还会有非常突出的区别

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5)

日系品牌的踏板车和跨骑车一样,讲究的是一个均衡性和实用性,例如它旗下的小踏板外观的设定会更加民用,不会有太多的其它元素,并且性能还会更为均衡,在保证不错动力的前提下,油耗还会更低,车身结构也会尽量满足广大摩友的实用需求,要么就是非常紧凑的,要么就会预留一定的可用空间。

而欧系品牌的踏板车则会更强调格调和某一方面的表现,比如它们当中市场占有率相对比较高的标致姜戈150,就是外观复古痕迹非常明显讲究情怀和格调的车型,但它的油耗就会让人大失所望,发动机的运转品质也不是非常的理想。

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6)

再比如标致的SF4则是一款很有攻击性的运动踏板车,它只会强调动力表现,并不在意整车的均衡性。再例如相对比较高端的比亚乔埋地雷150,更多只是凸显了它的高端气质和大角羊特性,并没有倾向大多数车友的实用需求,这就使得它在NMAX155和PCX160之间成为了受气包,根本就无法突出自己的优势。

由此可见,欧系踏板车较高的准入门槛和偏个性化的设定风格,相对于日系踏板车更为低调的实用属性和均衡表现,并不具备受众人群更广的潜质,所以就出现了干不过日系车型的现象。

这10款小排量踏板车比较值得选择(内地市场上的欧系踏板车)(7)

除了这种本质上的差异外,日系踏板车还有一个优势是欧系车型所没有的,它主要体现在日系品牌更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众所周知日系摩托车是进入内地市场最早的海外品牌,它们从两冲程时代就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粉丝,而那时的欧系车型不能说没有,但至少没有这种魅力,也没有这种前瞻性。

总而言之,日系踏板车的细腻感,较低的准入门槛,更适合国人骑行的车身结构,奠定了成为全民车型的基础。而欧系车型过于诗情画意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设定,无法入乡随俗的执着,必将限制它成为大众车型,只会成为小类摩托。

本文内容会全网发布,请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如果发现恶意转载,必将维权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