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外网查阅观看外国人拍摄的民国影像资料,无意间竟发现到一段陈真公在1932年一·二八时期抗日演说的珍贵影像。

虽然曾在YouTube看过陈铭枢与陈廉伯、周寿臣、黄强、黄绍竑、李济深等人的影像资料,也看过很多所谓的历史影像自媒体从外网搬运的视频(尽管文字解读错漏百出,或是用不成熟的AI自动上色把视频的色调弄得像狗屎一样),但我从未在视频网站上看过陈铭枢在1932年抗战时的影像。尤为珍贵的,是第一次听到将军那带着合浦口音的普通话。

广东抗日的贡献(陈铭枢用合浦客家话喊出最强抗日声音)(1)

1929年,广州。右二为陈铭枢将军,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

这段影像片段,是时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的陈铭枢代表中国军方向美国民众发表的抗日声明。此时的陈铭枢,身兼行政院副院长、交通部长等行政职务,但此刻他身着戎装,正代表着在上海浴血奋战抵抗暴日的十九路军,向美国民众,亦是向西方世界表明中国坚决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

原视频标注日期为1932年1月12日,有误,具体日期猜想在二月初即抗战初起时。又因2月11日陈铭枢致电蒋光鼐、蔡廷锴、戴戟等人时有着与演讲中相似的话(如“本军为着精神、道德、正义、公理、光荣、自由而抵抗暴日··完成民族命运所寄托之使命”),故猜想演说日为1932年2月12日。由于陈不谙英语,所以由实业部长陈公博代为翻译。

以下为视频影像及文字版讲话:

文字版:

陈公博:Gen. Chang Ming Chu is very glad to meet American public on this occasion.【翻译:陈铭枢将军很高兴能在这个场合与美国民众见面。】

陈铭枢(小声用粤语问):到我啦?

陈公博(粤语):系。

陈铭枢:我们十九路军,本着精神、道德、正义、公理、以及这个光荣、自由来抵抗这个暴日。

陈公博:Our army, the basis of the national spirit, variety, justice, dignity,glory, freedom, resist the violent invasion of the Japanese. The value of which I am sure will be lasting forever. We decide to fulfill our initial resistance of sacrifice, fulfill the mission deposited by our nation.【翻译:我军以民族精神、多元、正义、尊严、光荣、自由为基础,抵御日本的暴力侵略。我相信它的价值将永远持续下去。我们决定履行我们最初的牺牲去抵抗,履行国家赋予的使命。】

陈铭枢:我们现在没有敌人飞机、大炮、唐克车、铁甲车,同他这样多的人数,(但)我们矢志不渝,同他决战到底,并能够完成我们民族的使命。

陈公博:We have no planes, cannons, guns, boats that our enemies have, but we have our own national spirit thru resist of foreign invasion. We will fulfill mission as the people hope deposited by our whole nation.【翻译:我们没有敌人所拥有的飞机、大炮、枪械、船只,但我们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来抵抗外来入侵。我们将履行全国人民寄予的厚望。】

······

当陈真公说到与日军决战到底时,其语气与眼神之坚定令人动容。我不由得想起陈真公当时说的一句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话,他说:

“十九路军虽毁灭,全国犹将有千百十九路军前仆后继,犹是十九路军之成功也”。

当时我摘抄在朋友圈,並评价道“老大虽被诟病政治欲极强,但这番话却感动我了”。

纵观真公一生,虽曾戎马倥偬,也在政海浮沉。从军人角度来看,无怪乎常受人抨击,而从当时“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普遍观念来看,抓住军权,才能保持自己的政治能量。在抗战中或后来的解放战争中,常见带兵长官屡屡保存自己实力,以致延误战事,此亦国民党失败一大原因。

一·二八初期,蒋介石、何应钦等主张“一面抗战、一面交涉”,希望借着十九路军在抗战初期保持胜利的有利局面,通过国际干涉和外交途径以解决冲突。军政部长何应钦向当时主张抵抗的要人致电说,若诸位同志坚持强硬,势必“牺牲我十九路军净尽而后已,不但丧师,抑且失地······不能不考量情形,权衡轻重,适可而止也”。

何应钦利用军事长官都有着保存自己实力的私心,打着为十九路军着想的旗号,诱使十九路军放弃抵抗。陈真公不以为然,向十九路军发电,重申“吾侪必须贯彻全军牺牲之初心,以完成民族命运所寄托之使命”,他亦回应了某些要人的所谓关心着想:“近日颇有人发议,不忍本军牺牲,无以为继,亟欲设法避免再战,枢极不谓然”。

他亦曾对在一线抗日的蒋、蔡、戴诸公发电,要求“我军须死守,不轻让寸土”,认为我军“迟早总须决战,愈迟于我愈不利”。

从一线带兵作战的蒋、蔡、戴诸公所处立场而言,虽然力主抵抗,但不能不考虑部队所处的困境与前途,加之上层对战事缺乏决心,只欲尽快求和,对他们亦产生了不少影响。2月16日,为稳定军心,激励十九路军抗日斗志,他发出一篇电文,在文章最后他说:

“十九路军形式虽至于毁灭,然其精神照示,将有千百十九路军,前仆后继,犹是我十九路之成功也,我十九路军将士其勉之哉!”

【注:此为电文原话,后经华振中、朱伯康删繁就简编入《十九路军抗日血战史》书中,与前面所引句有不同。后来学者皆引用的是《血战史》而非原文。】

蒋、蔡诸公得电后,马上将电文转发至各部队,并称:

“顷奉真公铣(十六)电,对于本军将士,淳淳训诲,循诵再三,感奋而涕,兹将原电翻印多张,分发该师长,仰即转发所部,庶使各将士仰体长官期爱之笃,激发保国保种之热情,而收杀敌致果之功,有厚望焉”。

毁灭一个十九路军,而使千百十九路军前仆后继,这是何等气魄!

这并非一句空话,在民族和国家面前,真公常常将自己的政治资本倾囊而出,以求得公心。1928年国家统一,号召裁军,各军阀观望不动,真公率先响应;1929年倡导军民分治,他毅然辞去军职,专任省府主席;1933年福建事变,他不惜拿十九路军“尽地一煲”以倒蒋抗日;1937年抗战爆发,他认为国家经已全面抗日,为团结统一,主张反蒋的大同盟组织应该解散······

1950年底,陈真公写了一首小诗《历史》。诗中没有诘屈聱牙的引经据典,也没有喉清韵雅的平仄音律,却把历史的道理讲得清楚明白:

历史最公道,亦复无情留。

种瓜冀瓜美,种豆希豆稠。

一朝陵谷变,瓜豆同时休。

莫从小己想,大海汇千流。

好一句“莫从小己想,大海汇千流”!后之读史者,能不有感于斯文乎?

广东抗日的贡献(陈铭枢用合浦客家话喊出最强抗日声音)(2)

京沪卫戍司令长官陈铭枢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