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盗采煤炭事故追踪(枣庄成为全省首个对矿产盗采多发区实施24小时监控城市)(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甜 枣庄报道

  8月31日,枣庄市强化科技支撑保障资源安全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主要从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科技管矿系统、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三个方面去介绍枣庄强化科技支撑保障资源安全工作情况。

枣庄盗采煤炭事故追踪(枣庄成为全省首个对矿产盗采多发区实施24小时监控城市)(2)

  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帮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丁雷,市林业和绿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新廷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枣庄盗采煤炭事故追踪(枣庄成为全省首个对矿产盗采多发区实施24小时监控城市)(3)

  韩帮巨介绍说,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枣庄市林业和绿化局强化科技支撑保障资源安全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利用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对非法开采实现智能化监管

  枣庄市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于2019年建设完成,该系统共有511个视频监控点位,涉及全市48个镇(街)、421个村(居)。系统采用智能视频监控预警、智能图像分析等技术,形成了一套“天眼”监控全域,一颗“大脑”智能调度,一台“终端”促进联动,一套“系统”整合力量的自然资源智能监管系统。

  一套“天眼”监控全域。枣庄市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激光摄像头,光学防抖,自动雨刷,使监控区域清晰可辨。每个监控点日间最大监控区域可达12.5平方公里,夜间最大监控区域可达3平方公里,实现了对全市盗采易发多发区域24小时监控全覆盖。对非法开采行为可实现动态监控,并实现对违法行为全过程记录、可视执法取证管理应用,真正实现对非法盗采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化解以往执法“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难题,为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装上了“千里眼”。

  一颗“大脑”智能调度。建立集分析、管理、调度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监控指挥中心,通过智能分析应用系统,对全市监控范围内的盗采易发山体逐一划定警戒区域,对进入警戒区域的车辆、人员进行自动检测,当人员数量和车辆停留时间大于系统设定值时,即可通过监控指挥中心声光预警设备实现预警提示。预警发出后,可以自动联动预先定义的关联监控点视频在客户端与监控指挥中心大屏上显示,值班人员可以操作监控图像进行视频验证复核和录像。同时受到多个预警信息时,能够按照警情级别优先显示,同级别预警排队显示,便于值班人员现场操作。对值班人员已经确认的预警信息,自动推送到区(市)监控指挥中心及一线执法人员手机终端,并自动保存到数据库,便于统计、查询和打印。

  一台“终端”促进联动。为保障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在一线执法人员手机安装了移动终端APP,与监控指挥中心实行一体化联动工作机制,监控指挥中心通过互联网向一线执法人员移动终端发送任务指令,持有移动终端的执法人员按照指令要求,对非法开采监控预警信息进行现场核实,再将核实情况通过移动终端反馈至指挥中心,完成预警信息销号工作。同时,一线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也可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移动终端上报至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及时解决。

  一套“系统”整合力量。为了更好的利用系统提供的便捷高效,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主动接入“雪亮工程”系统,通过数据共享,有效整合公安、自然资源系统、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人员力量,实现多部门协作配合,综合施策,共同开展自然资源执法工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随着枣庄市矿产资源执法监控系统投入使用,标志着枣庄市成为山东省首个对矿产资源盗采易发多发区域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的城市,为全省加强矿产资源执法监管工作提供了“枣庄方案”。

  二是利用科技管矿系统,对露天矿山开采实现远程实时监管

  科技管矿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综合运用信息、网络、航空航天遥感监测等科技手段,通过全面、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有效监测监管。全面实施科技管矿工作,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推进科技管矿对提升矿产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及良好的开发秩序,促进矿山安全生产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自2014年起,按照全省科技管矿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市、区(市)政府统一领导和财政部门资金支持下,自然资源部门多措并举,统筹推进,通过制定方案,落实经费,设备购置、安装、调试,以及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建成露天矿山开采活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地下矿山人员定位、采矿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天上看、地上查、地下控、网上管”的科技管矿目标。现全市18家露天生产矿山全部实现远程视频实时监控,11家新建露天矿山也均将于投产前建成视频监控系统。目前,按照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已将矿山视频监控等科技管矿工作纳入绿色矿山科技创新和智慧矿山内容一并部署、重点建设,必将助力全市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是利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林区实现24小时监管

  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灾害难题之一,随着枣庄市造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森林防火工作成为首要任务。森林防火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方针,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由于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多数是在森林植被好,交通不便,火警不易及时发现的林区,从造成损失大,扑救时间长的森林火灾分析,除山高坡陡等自然条件外,最主要原因是火灾监测发现时间迟、火情信息传递慢、指挥调度系统不完善,导致火情不能快速有效处置。

  为了降低人工巡护和观测瞭望的劳动强度,降低森林防火的人工成本,全面掌握交通不便,火警不易及时发现的林区的火险火情动态,提升预警效率和火灾发现水平。枣庄市林业和绿化局近年来大力推进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森林防火从“人防”向“技防”的转型升级,实现看得见、听得到、管得了的森林防火信息化管理目标。今年依托枣庄市视频融合赋能平台项目,计划在全市新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207个,实现全市国有林场、凤凰绿道沿线等重点林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全覆盖。远程视频监控的运用,能够大幅降低人工巡护和观测瞭望的劳动强度,提升预警效率和火灾发现水平,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下一步,枣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和绿化局将牢固树立“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继续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科技执法,高效行政,齐抓共管,综合施治,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秩序持续向好,为打造全市优良生态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枣庄盗采煤炭事故追踪(枣庄成为全省首个对矿产盗采多发区实施24小时监控城市)(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