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起源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是正儿八经本土宗教。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占星、卜卦算命,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的生老病死都与道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溯及道教的开始,就要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大家都知道,汉代以儒家治天下,正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最先奠定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举措。

然而很少人知道,最初汉朝是以黄老学说作为政治思想上的主要遵循。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1)

黄帝、老子

这与汉初的统治者如何发家有一定关系。老刘家鉴于前朝—秦朝以法家治天下,苛政速亡的教训太过血淋淋,所以采用黄老学说,这一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作为立国 之本。同时,也为东汉末年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中国哲学以魏晋玄学为主,除去极少数隐居山林的士族大夫,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原始教团茁壮成长。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2)

黄巾军

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道家思想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3)

竹林七贤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将“道”作为最高信仰,并根据佛教的神仙体系,演化、构建了自己的庞大道术神仙体系。

有人说道家和道教是不同,就我看来,一教一家却是核心相通,最大的区别通俗讲就是接不接地气,换言之,就是山下与山上的区别。

接着地气的道教仙境与佛国的天地相类似,道教认为鸿蒙宇宙上有三十六重天,下有三十六重地。其实这道教的三十六层天诞生于宋朝,基本上是脱胎于佛教的三界二十八重天。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4)

三十六重天之最上一层为大罗天

大罗天,乃最高最广之天,是三清天之统称,相传是元始天尊在此说生天得道真经。

《云笈七签》玉京山冠於八方,上有大罗天,其山自然生七宝之树,一株乃弥覆一天,八树弥覆八方,故称大罗天也。

近两年,不少玄幻小说借用的名词正是从此而来。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玉京山,简单介绍下,《玉京山经》记载,“玉京山在大罗天上,山上有七宝城,城里有七宝宫,宫里有七宝玄台。玉京山里有自然生七宝之树。”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5)

有了至高的穹顶,在大罗天之下的三重天为三清境

分别是清微天、禹余天、大赤天。三清天说的理论基础为老子的道论和汉代元气说,而“三清天”之说经过两晋南北朝至唐代始最后形成。

据说是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的居所。

三清天与大罗天的关系,不严肃地讲有点像卧室和客厅,南北朝的《太真科》记载:三天最上号曰大罗,是道境极地。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6)

而在大罗天、三清天之下的是四民天(四梵天)

之所以有两个名字是因为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为了讳“民”,所以又称“四梵天”。

四民天(四梵天)分别为贾奕天、梵度天、玉隆天和常融天;四民天(四梵天)不属于三界,而是高于三界,不受天灾影响,是极乐福地。玩笑地说相当于是体制外的国企。

目前为止,三十六重天已经讲了八天,即大罗天(一重天)、三清天(三重天)、四民天(四重天),剩下的二十八重天为三界二十八重天,包括无色界四天、色界十八天和欲界六天。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7)

无色界以下,寿命依次减少,本领依次减弱,苦难依次增多。

无色界(四天):皓庭霄度天 、渊通元洞天、翰宠妙成天、秀乐禁上天。

色界(十八天):虚无越衡天、八极蒙翳天、赤明和阳天 、玄明恭华天、耀明宗飘天、竺落皇笳天、虚明堂曜天、观明端靖天、玄明恭庆天、太焕极瑶天、元载孔升天、太安皇崖天 、显定极风天、始黄孝芒天 、太黄翁重天、无思江由天、上揲阮乐天、无极昙誓天。

欲界(六天):太皇黄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重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举天、七曜摩夷天。

三十六重地为人死之后鬼魂所入之处,俗称阴间,又称为幽冥世界。

道教认为,人死之后在阴间要受到十殿阎王的审判,有善行者则能转生,作恶多端者则打入地狱受惩罚。修道证果者直接依修行层次进入到相应的三十六重天,不用接受审判。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8)

三界之中的夹心层,第二层为凡尘地界,即是凡间。

在凡间,除了我们凡人见到的寻常事物外,修道证果的人会寻找凡间“灵气”聚集之地,也就是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以及海上十洲三岛。

这些都是道教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洞天福地的说法大致起源于晋代,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9)

“洞天”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说山中有洞室可通达上天,贯通诸山。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可得道成仙。

“福地”则指得福之地,道教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

简而言之,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唐朝《洞天福地记》详细列出了各洞天福地,感兴趣的看客可以自行了解下,不说修行“道法”,洞天福地也是国内旅游不错的选择。

着重介绍一下十洲三岛,祖洲、瀛洲、玄洲、炎州、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三岛指昆仑、方丈、蓬莱。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10)

道教称距陆地极遥远的大海宇宙空间之中的三岛十洲,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那里长满了可使人不死的仙草灵芝,神仙们则在这些岛之上风姿清灵,逍遥自在。根据史料记载,以及后人猜测,岛的原型为三神山,即先秦的传说中的蓬莱、方丈、昆仑。

道教神仙的境界划分(道教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神仙国度)(11)

下一期,我将与大家说一说“先秦传说里的三神山”,《八仙过海》讲的就是八位就想去蓬莱、方丈、瀛洲等三神山游玩,路途上各显神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