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一起看看我国四大直辖市的成长经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首批直辖市诞生,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西安、重庆、广州、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12个直辖市。随后经过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终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大直辖市的格局,并从1997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

由于随着近年来各大城市的飞速发展,关于增加第五个直辖市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拥有3大直辖市,西部地区也拥有1个直辖市,唯独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缺乏直辖市来引领并拉动整个区域经济更快速发展。其中,因为东北地区4大副省级城市整体实力以及人口均缺乏足够竞争力,因此现在讨论直辖市略显为时尚早。而中部地区一哥武汉则无疑成为第五座直辖市的最有力竞争者和候选者。接下来,我们便通过20项核心数据对比分析,看武汉是否已具备直辖市的软硬件硬实力呢?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2)

一、建成区面积:1、重庆1566km²,其中建成区占比1.9%;2、天津1170km²,其中建成区占比9.8%;3、武汉885km²,其中建成区占比10.3%;虽然从建成区面积来看,武汉是三城中最小的,甚至只有重庆的56.5%,但是武汉的建成区占比却是三城中唯一超过10%的,因此,从建成区程度来看,武汉完全满足条件。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3)

二、GDP总量:1、重庆25002亿,全国占比2.46%;2、武汉15616亿,全国占比1.54%;3、天津14083亿,全国占比1.39%;在第一大经济指标GDP数据上,武汉虽然仅有重庆的62.5%,但却领先天津10.9%。因此在GDP绝对体量方面,武汉同样是具备直辖市条件。


三、GDP增速:1、重庆12.0%;2、武汉10.9%;3、天津4.3%;从过去10年的GDP增速来看,天津再次垫底,而且是三座城市中唯一低于10%的,仅有4.3%。而GDP绝对值最高的重庆反而成为增速最快的,而武汉即便是在行政级别上不及重庆、天津,并在众所周知的疫情重创下,依旧能在增速上遥遥领先天津,甚至和GDP第五城的重庆相差无几,足以可见武汉这座城市的巨大发展潜力。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4)

四、常住人口:1、重庆3205万,全国第一;2、天津1386万,全国第七;3、武汉1232万,全国第十一;在人口基数上,武汉不仅成为三城中唯一无缘全国十强的,还是三城中唯一城区人口不足千万的非“超大城市”。不过好在武汉距离全国人口十强城市,以及城区人口达千万的超大城市门槛均只有半步之遥,尤其是和超大城市之间,更是仅有5万的差之毫厘,相信用不了半年,武汉即可昂首挺进超大城市行列。


五、人口净流入:1、武汉流入326万,流入率36%;2、天津流入281万,流入25.4%;3、重庆流失211万,流失率-6.2%;在作为直辖市城市活力的人口流动数据上,重庆意料之外却又意料之中的成为全国唯一人口为流失的主要城市。之所以说是意料之外,因为重庆是全国唯一人口为流失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又说其是意料之中是因为重庆也是全国唯一面积超过2万km²的万亿级城市,体量相当于一个省的重庆,在人口流失严重的西部地区,自然也难以幸免。相比之下,武汉则成为三城中人口向心力最强的,这对于武汉跻身直辖市无疑是锦上添花。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5)

六、人均GDP:1、武汉12.68万;2、天津10.16万;3、重庆7.80万;在象征城市发达程度的人均GDP方面,武汉再次力挽狂澜夺得榜首,而且领先滨海城市天津24.8%,领先西部地区的山城重庆更是达到62.6%。因此,这三座城市在发达程度上不仅是泾渭分明,而且还和总人口形成了鲜明的反比例关系。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6)

七、人均收入:1、武汉4.52万;2、天津4.39万;3、重庆3.08万;在最能体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即象征富裕程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武汉再次拔得头筹,不仅领先紧邻北京的滨海城市天津3%,更是领先重庆46.8%。如果说在人均GDP上武汉一枝独秀含有一些偶然因素,那么在更直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武汉再次问鼎则足以说明武汉在发达程度、富裕程度两大关键指标上对两大直辖市重庆、天津的绝对领先优势。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7)

八、人均消费支出:1、武汉2.91万;2、天津2.85万;3、重庆2.17万;在居民消费力方面,武汉再次以2%的微弱优势领先天津登顶,对重庆的优势虽然也出现了骤降,但是依旧有34%。而武汉在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支出三大核心财富指标上全部领先滨海直辖市天津,更是凸显出武汉强大的经济实力,这对于武汉晋升为直辖市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加分项。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8)

九、人均汽车:1、武汉29.6辆/百人;2、重庆23.8辆/百人;3、天津23.7辆/百人;在汽车普及度上,最大的亮点恐怕并不是武汉再次夺得榜首,而是重庆在经历人均财富指标的三连败后,终于在人均汽车上反超天津,避免了尴尬的连续四项人均财富指标的垫底局面。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9)

十、人均住户存款:1、天津10.87万;2、武汉8.41万;3、重庆6.31万;在象征居民现金流的存款数据上,收入和武汉相差无几,但却在汽车购买力垫底三城的天津,果不其然一举跃升到榜首,而且领先武汉29%,领先重庆更是高达72%。而从四大人均财富指标不难看出,重庆是收入、消费、存款全方位落后,而武汉则是收入、消费全面领先,但是在存款上却完败给天津。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0)

十一、社消总额:1、重庆11787亿,相互占比52.1%;2、武汉6149亿,相互占比27.2%;3、天津4683亿,相互占比20.7%;在城市整体消费力方面,拥有GDP、人口两大绝对优势项的重庆,可谓是毫无悬念的击败武汉、天津,而且即便是武汉 天津的总和,也仅有重庆的92%,而武汉 天津的人口总和则为重庆的82%,足以可见,拥有人口的绝对优势,对于城市强大之路具有充分而必要条件。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1)

十二、进出口总额:1、天津7340亿,相互占比44.3%;2、重庆6513亿,相互占比39.3%;3、武汉2704亿,相互占比16.3%;在象征城市国际化程度的外贸数据上,滨海直辖市天津和山城直辖市重庆可谓是拥有压倒性优势,天津是武汉的2.71倍,重庆则是武汉的2.41倍。这一成绩也创造了武汉和重庆、天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的最大惨败,这也说明九省通衢的武汉,在外贸上的表现略显差强人意。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2)

十三、轨道交通里程:1、武汉409km,相互占比40.5%;2、重庆369km,相互占比36.6%;3、天津231km,相互占比22.9%;在象征城市主要名片之一的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级别更高,且属于京津冀城市圈核心成员的天津,出人意料地不及百湖之城武汉,以及山城重庆。而且有意思的是,天津刚好是三座城市中地铁运营最早的一个。而在2004年、2005年才拥有地铁的武汉、重庆则表现出后来居上的势不可挡。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3)

十四、建筑业总产值:1、武汉10591亿,相互占比44.2%;2、重庆8975亿,相互占比37.5%;3、天津4388亿,相互占比18.3%;在象征城市城建硬实力的建筑业方面,拥有“桥都”美誉的山城重庆和江城武汉可谓是双雄争霸,而拥有全国最多长江大桥和长江隧道的武汉,最终还是以18%的绝对优势击败重庆登顶。相比之下,天津则略显相形见绌,仅有重庆的48.9%,以及武汉的41.4%。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4)

十五、文旅:1、重庆4550亿,相互占比51.6%;2、武汉2906亿,相互占比33%;3、天津1354亿,相互占比15.4%;在象征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整体实力的文旅方面,地大物博,且拥有10个5A景区的重庆毫无悬念的稳居三城之首,而拥有3个5A景区的武汉则稳居第二,天津则以2个5A景区表现平平。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5)

十六、三甲医院:1、天津49个,相互占比43.8%;2、武汉36个,相互占比32.1%;3、重庆27个,相互占比24.1%;令人略感意外的是,GDP、总人口均鹤立鸡群的直辖市重庆,反而成为三座城市中,顶尖医疗机构数量最少的,仅有天津的55%,以及武汉的75%。相比之下,同为直辖市的天津则表现十分抢眼,足足领先副省级城市武汉36%。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6)

十七、人均医疗床位:1、武汉76.1张/万人;2、重庆73.5张/万人;3、天津49.4张/万人;在象征医疗服务水平的普及度上,拥有更多顶尖医疗机构的天津反而被武汉、重庆双双完胜,分别领先天津54%、49%。而在顶尖医疗机构数量和医疗服务上双双表现优异的则仅有武汉。这也充分肯定了拥有两大十强医院的武汉在医疗上的强大实力。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7)

十八、211院校数量:1、武汉7所211院校,相互占比53.8%;2、天津4所211院校,相互占比30.8%;3、重庆2所211院校,相互占比15.4%;在顶尖学府数量上,武汉不仅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即便是在质量上,武汉同样是凭借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两大十强院校而仅次于北京、上海。因此,即便是贵为直辖市的天津、重庆,也不得不承认在科教上与武汉客观存在的差距。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8)

十九、人才:1、武汉16.48万,相互占比50.4%;2、重庆8.31万,相互占比25.4%;3、天津7.9万,相互占比24.2%;众所周知,人才是一座城市快速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在人才决定未来的现如今高科技经济时代,拥有绝对科教 人才储备两大优势的武汉,势必将成为我国继北上广深之后,新的增长极。相比之下,重庆、天津则只能望其项背。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19)

二十、财政:1、重庆2094亿,相互占比39.9%;2、天津1923亿,相互占比36.6%;3、武汉1230亿,相互占比23.4%;由于重庆、天津均为直辖市,所以在财政上均拥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这一点,副省级城市武汉也只能面对现实。由于财政收入是一座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财政来源,因此重庆、天津势必将在城市建设上拥有比武汉更多的“建设经费”。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20)

总结:在经过以上20项核心指标的全面对比分析之后,我相信大家对重庆、天津两大直辖市势必有了更全新的了解,而作为中部地区一哥的武汉,在各项关键指标上距离直辖市的优势以及劣势项想必也已尽收眼底。那么,通过20项关键指标的PK之后,三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对比结果又会如何呢?1、武汉综合得分697,共计10项第一,6项第二,4项垫底。其中相互占比超40%的绝对优势有6项,分别为GDP增速、人均GDP、轨道交通里程、建筑业、科教质量、人才;2、重庆综合得分675,共计7项第一,6项第二,7项垫底。其中相互占比超40%的绝对优势有6项,分别为建成区面积、GDP总量、GDP增速、总人口、社消总额、文旅;3、天津综合得分576,共计3项第一,8项第二,9项垫底。其中相互占比超40%的绝对优势有3项,分别为人均存款、进出口、三甲医院;

武汉市大数据(武汉20项数据对比重庆)(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