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书明了世事,将一个时代的爱恨情仇伴着深邃的红楼映出世间百态。书中共计一百二十回,回回皆是精品,令人读不尽。那偏僻乖张的贾宝玉和清高孤傲的林黛玉,俩人之间的故事更令人唏嘘不已。马广儒受此书影响,一生只以宝玉自比。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1)

娇生惯养——原生家庭的宠爱

1962年的那个冬天,马广儒出生在安徽的一处小地方,那是一个普通人家,并且前面已有六个兄妹,因此排行老七,是家中最小的一个。虽然马广儒并非出身在锦衣玉食的家庭中,但得到的呵护并不亚于在女子居所厮混的贾宝玉。

打小起,马广儒就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含了怕化了,放下还怕碎了。总之,无限宠爱都给了他。甚至连剪个手指甲也无需他动手,都是他的母亲用牙齿一点点给他咬平的,娇贵得紧。

十几岁的时候,家人们给他留起了小辫子。试想一下,你就是那个路人,正好碰见扎着两条小辫的人,在粉红的花朵满天飞的小径,在辽阔无边的旷野上,难道不会以为他是一个“小姑娘”吗?

果然是吉人天相,马广儒这姣好的面容,机智的头脑,给他在演艺事业的路上平铺了一条路,稳稳地考取了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2)

他的父亲念过私塾,亦是有望子成龙的心愿,因此对马广儒也寄予了很重的厚望,因此给他取名为儒儿,希望他在往后的日子中能够成为一个做学问的人。

1968年,那时的《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风靡全国,马广儒的父亲想给儿子一个特别的礼物,可经济情况却不允许,于是节衣缩食,每天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只为给孩子一个惊喜。

日复一日,马广儒的六岁生日到了,他的父亲便把这些钱购买了《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并用红布条束着,郑重地送给了马广儒。马广儒在拿到书之后,开心得手舞足蹈。

也正因为这一本书,开启了他的红楼梦……《红楼梦》中他最爱贾宝玉一角,看到书中的贾宝玉,仿佛就是自己一般。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3)

总角之时,年少无知,他却比别的孩子早熟些。那时候的马广儒就开始在自己的每一本日记的扉页,频繁地借用着《红楼梦》中的篇首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千载难逢——《红楼梦》招演

马广儒自从进入学校读书之后就开始崭露头角,过人的天赋被显现出来,一下子便脱颖而出。那时演戏对马广儒来说就是特别容易的事,而且他入戏非常快,做得也很好。

众所周知,演员在台上演戏,要把控现实与角色之间的一个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是马广儒却总是入戏很深,很久都走不出来。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4)

十五岁那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饰演贾宝玉的机会。那是一场哭灵的戏,他把贾宝玉演得惟妙惟肖,把哭戏表现得淋漓尽致,面部神情也做得十分到位,泪流不止,以至于演出结束仍难以自抑。

这对一个演员来说,实属难得。这跟《霸王别姬》中哥哥张国荣扮演的程蝶衣,简直没区别。因此这次招演,他势在必得。

1983年,马广儒二十一岁,那年他接到了《红楼梦》剧组的通知,邀请进入北京饰演贾宝玉的通知。他喜出望外,这不正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角色呀,他离贾宝玉的距离就在一步之间。

马广儒兴冲冲地赶往北京,结果世事风云变幻,年龄、外貌、身高等种种因素让马广儒错失贾宝玉一角,贾宝玉这一角色最后由欧阳奋强担任了,他面带桃花的脸蛋,更适合这个角色。

希望有多大,失望和打击就有多大。马广儒没能入选最心仪的角色,可想而知,当时他是何等的失望。痛失心爱的角色,对于从小到大完全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的马广儒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5)

当时的导演知道马广儒是个好演员,于是就和他一同商量,希望马广儒能够出演勾结串通凤姐不成反被戏弄至死的贾瑞。可是他非常不喜欢贾瑞这个角色,而且和他心里的白月光相差甚远。

两个角色截然不同,一个贪图便宜又好色,另一个聪明又灵秀,总之贾瑞几乎和贾宝玉是两个极端。

对于从小热爱《红楼梦》的忠实读者来说,现在走进了《红楼梦》,却要去扮演一个和自己心目中形象完全相反的角色,内心很是矛盾。于是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纠结之中。

聊以慰籍——陈晓旭的出现

马广儒的世界一下子就被黑暗笼罩了起来,幸好有一束光点亮了他,把他落寞受伤的心一点一点地拾捡起来。那个人也慢慢地走进了他的心里,她就是——陈晓旭。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6)

在他灰暗的日子中,陈晓旭常常开导他,帮助他,逐渐带他走出对于角色的偏见。马广儒最终在这个女孩的帮助下接下了贾瑞这个角色,走进了《红楼梦》,并且演绎得极其成功。

终究这个角色还是与自己所求甚远,在自己最爱的剧目中只能当一个小小的配角,因此这个工作的过程一点也不快乐。

陈晓旭扮演的是林黛玉,同时也是马广儒喜爱的人物。是她,照亮了他的世界;是她,点燃了他的激情;是她,给予了他的勇气。渐渐地,在她的安慰中,马广儒被眼前的这个人俘获了,情不知何时起,爱上了这个女孩。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7)

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书中自是一对,因此以贾宝玉自居的马广儒认为林妹妹也应该和他是一对。况且他的内心一直有贾宝玉情节,总是很自然地个人代入,渴望着同林黛玉谈一场不分手的恋爱。

于是马广儒鼓起勇气,屡次向陈晓旭表白,告诉对方自己的心意。只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陈晓旭对马广儒并没有感情,平时的安慰只是同事之间的慰问,出于关心,却没有男女之间的爱意。

对于马广儒炙热的爱意,陈晓旭为了断掉他的念头,非常明确地拒绝了马广儒。遭到拒绝后,入戏太深的马广儒为了展示自己的一往情深,甚至割腕明志,这一幕被陈晓旭看到后吓得花容失色。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8)

陈晓旭害怕马广儒再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于是开始疏远他,以免对他造成更深的伤害。而陈晓旭的疏远,令马广儒感到心灰意冷。亮起的天又继续变黑了。每天浑浑噩噩,愈发消沉,终日只能借酒浇愁。

枕麹藉醩——麻痹自我

马广儒毕竟从小就被泡在蜜罐子里,一点苦头都没有尝过,抗打击能力是非常弱的,几乎为零。角色的不如意,加上情感上的打击,面对着现实生活中一个接着一个的挫折,马广儒怅然若失,每日都是忧心忡忡。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难受的是,《红楼梦》尚未拍完,马广儒的父亲去世了,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砸在了他的心口,悲痛欲绝。在《红楼梦》拍摄的后半程,全剧组最难过的非马广儒莫属。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9)

一直处在在萎靡情绪里的马广儒渐渐地抑郁起来,这种情况愈来愈严重,此刻的精神状态下,精神恍惚,人都游离于事件之外,经常灵魂出窍,自然在经营人际关系上也状态极差,长此以往,工作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于是,酒成了马广儒麻痹自己的药剂,每当疼痛和烦闷涌上心头,总要喝上几口。久而久之,悲伤太多,酒量也跟着大了起来,常常一喝就是一斤白酒以上的量。最后变成了酗酒,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个酒鬼

马广儒饰演的贾瑞是成功的。那是一个小小的配角,戏份不多,却被他演得生动传神。马广儒每每回想起盛着香蕉糊的“屎盆子”扣在他的头上时,他的内心却体味着更深的挫折之感。

《红楼梦》电视剧播出,收获了一众好评,正是热火朝天之时,连续好久都被人夸赞。播出四年之后,马广儒迎来了演艺生涯的高峰期。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10)

当时,全国不少报刊都对他的表演的角色做过评价,中央电视台也开始招贤纳士,招聘马广儒为特约演员。而后他陆续演了多部电影及电视剧,有《西厢记》、《聊斋》、《汤显祖与牡丹亭》等等。部部皆是经典,为人称赞。

马广儒可谓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着很好的资源,又生性忧郁,很多事情都容易想不开,总打不开自己,只能用酒精来麻痹自己。

他不听劝阻,不愿走出内心世界。依旧恶性循环地酗酒。由于过量饮酒,马广儒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天比一天地差,甚至住进了医院。马广儒作为一个演员,在病房那段时间,高烧不止,神情恍惚,已经认不出前来探望的朋友和同事。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11)

医生为了确认他的病情,总会询问马广儒一些问题,问起他的职业时,他仍能清晰地说出:“我是一名演员,出演过多部电视剧,比如《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可想而知,他对这一份事业充满着无限的热情与喜爱。

1992年5月26日,马广儒一如既往地酗酒,只为解心头之闷。一切都像往常一般,但这一次却又不一样,喝得醉醺醺的马广儒走在街上,眼神迷离,步履蹒跚,以至于没有注意到过往的车辆,伴随着“砰”的一声,他再也没能醒过来。

这次醉了,醉在了梦乡里,醉在了红楼里,醉在了幻想里……年仅三十二岁。该庆幸他能一直做一个甜甜的梦,该惋惜他正值当年,该赞叹他所留下的部部经典。爱过、闯过、哭过,也在世上留下了痕迹。

马广儒死时,他所在城市的电视台正在播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也许,他的结局早已注定,一生期望出演贾宝玉,却阴差阳错选择了贾瑞,最后也落得个贾瑞一般的下场,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贾宝玉为何和同辈兄弟名字不同(马广儒他最爱贾宝玉)(12)

将来会怎么样,不必考虑。要是成天想着今天,愁着明天,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是事情糟到无可再糟的地步,我想总还是有路可走的。希望不要步马广儒的后路,乐观地度过今天、明天和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