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盈门》,这部极具年代感,反映农村体裁的片子,在当时刷新了国内观影人次记录(1.7亿),是很多70、80后心中不变的记忆。它既是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也是一部教导怎样当一个好儿媳的教学片儿!讲故事很生动宣扬的尊老爱幼的观点,在今天也很有教育意义。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

我父母都知道这部电影——我应该是在上中学时在电视上看了,对家庭婆媳妯娌矛盾这个题材,我不太感兴趣。但看这个片子还是会出现一种莫名的舒服,后来把小人书翻了无数遍。今天童心回放又播了一遍,恍如隔世。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

电影以活泼诙谐的动画效果开场,片头字幕采用动画处理,让职员表和演员形象从“门”字中出现,一开始就点出影片的喜剧基调——演员也都能看出很强的戏剧功底,不仅表现极为到位,而且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特有的风风火火的精神风貌——演员那股精气神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第一次看,真是太有生活化的感觉了——大家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3)

剧情以喜气洋洋的结婚段落开始。陈家老二陈仁武(马晓伟饰)与薛水莲(温玉娟饰)举行婚礼,亲友们闹新房,笑声盈盈,喜气洋洋。

高清修复下的电影画面色彩鲜亮,显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4)

那个年代的山东农村真是美如画,秀丽的山川河流衬着朴实的村镇生活,一片安静祥和。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5)

80年代初的中国人,虽然物质上贫穷,但精神层面上却是特别有精气神,比如仁芳吧,脸蛋儿成天红艳艳的,像极了一个红苹果——这也是很多老电影如今看还是觉得好看亲切的原因。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6)

每个人物的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影片开始后十几分钟就得到鲜明的展现,而大儿媳强英——作为矛盾的中心人物,得到了更突出的表现。

就为一条涤纶绸裤子——小姑子仁芳的男友送给仁芳一块涤纶裤料,强英以为是婆婆给闺女仁芳买的。于是导火索就此点燃。

——那个时候北方农村其实刚开始解决温饱,买块像样的料子确实需要好好算计算计。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7)

生活就是这些鸡毛蒜皮过日子的小事,带有典型的中国家庭剧特色,这些事情上,大度一些,不要锱铢必较,很多矛盾也就消灭在萌芽状态了。但是强英待人没那么多体谅,立刻毫不遮掩地责怪婆婆(王玉梅饰)偏心。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8)

影片就这样以一种明快而略带夸张的手法将这个大家庭的矛盾由浅入深地挖掘出来。

——这才是最地道的中国电影。现在这么天然的斤斤计较再也不见了,人是越来越精致,互见皆是冷漠。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9)

戏剧冲突就这样有了。

大嫂王强英简直就是这个故事戏剧性风暴的中心,这个家庭的矛盾基本都是她的所作所为带动起来的——强英得到了裤料(婆婆借钱给她买来的),以为闹到了好处,更加逞起强来,指桑骂槐地辱骂小姑子仁芳和妯娌水莲,并且越闹越凶,最后逼着丈夫仁文分了家。

强英指桑骂槐这段,到现在听都很有战斗力,场景、台词都非常接地气儿!

——这部电影最闪亮的地方就在于三个字----“接地气”!农家人对此应该感触最深。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0)

据说扮演强英的演员王书勤没有演过农村角色,而且当年已经有5年没有演戏了,担心自己演不好,不过导演赵焕章却坚持用她,这个决定现在看起来显然是很正确的,因为她确实很成功的塑造了这个角色。

——淳朴的年代,淳朴的情节,就连坏人也坏得让人一眼便知。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1)

大嫂一闹分家,小叔子仁武,气得连燕子窝也给捅了——可怜的燕子没有家了,比人更需要同情。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2)

这部电影(1981)虽然说的是分家,但是却强烈地呈现了集体生活中利益分配和人际关系的困难——完全的公正似乎是不可得的,不如各自去过各自的个人生活。提出分家的大嫂虽然不让人喜,但道理却对所有人说得通。

分家是故事的前景,而故事的背景就是集体生产队。大概是因为电影中对集体生活的各种纠缠、麻烦有强烈的共鸣,虽然是家庭的故事,但情绪却和集体农业的经历相通。

——大哥大嫂结婚10年,算起来差不多35岁左右吧,但以前的35看着和45似的。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3)

家和万事兴——懂事的媳妇真的能为丈夫省去很多烦恼。弟媳水莲就比强英素质高多了,居然连夜收拾衣橱里的衣服,要给大嫂腾空这个大衣橱。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4)

分家的前夜,婆婆和爷爷(这两个人看起来太像一辈人了)讨论着这个非常适合家庭矛盾铺陈的四世同堂——爷爷因为相隔一代,所以不太可能有男权权威。婆婆性格柔弱,孤家寡人,也不存在干预年轻一代的可能—— 虽是四世同堂, 但暗流涌动, 平常百姓家也在上演一出出钩心斗角……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5)

“分家”后对财产的归属权利与对老人的赡养义务,是这部电影的主要矛盾。

——难得看到这类型电影的戏剧冲突是发生在家庭和自身的矛盾中,而不是个人和集体之间的矛盾。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6)

婆婆被气晕,老大干着急却无计可施,相对大嫂的"恶",更让人厌恶的其实是大哥的不作为。不过,有这样的婆婆自然就有陈仁文这样的儿子。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7)

一个儿媳刻薄,一个儿媳体贴,形成妯埋之间的强烈反差——水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农村媳妇的标准:对上孝顺老人,对下关爱小辈,能处理好妯埋关系,能照顾好爱人,对外撑得起一个家的门面,对内能操持好一家人的衣食住行。

那时的顾家妇女,格局都在家庭,她们的重心就是在这里。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8)

电影的高潮是吃饺子那场,也是观众印象最深的场景。

编剧让强英做了挺多违背传统伦理道德之事,她由此成了这部电影中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回想起来,中国家庭影视故事里多有类似角色的存在。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19)

饺子这场戏的安排很巧妙——先是不等爷爷回来,就开饭,爷爷敲门时,一桌饺子被迅速收起,观众此时才明白媳妇的意图!

突然掉在地上的饺子随时有被发现的危险,此时插入孩子的询问(被媳妇赶去睡觉),关键时刻媳妇一脚踩住掉落的饺子,观众的心跟着被提起又落下。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0)

爷爷吃不上饺子(只能吃窝头)这幕太悲催了。

出锅的窝头倒也热气腾腾,但看着和蔼的爷爷一脸满足的样子,着实让人心酸,难过。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1)

"老爷爷给你饺子!"

简直是平地惊雷,万万没想到,之前藏起的一整碗水饺却被女儿捧出。

这一幕露骨地展示出强英的一系列自私自利的行为——她私心极重,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破坏家庭和睦,甚至发展到虐待老人的地步。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2)

爷爷的表演真太赞了,那真是振聋发聩,痛心疾首地训斥孙子仁文。

你这样对待老的,良心说得过去吗?国法能容吗?

这个正直刚强,表里如一的老人,因为在旧社会吃过苦,要过饭,所以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为了一家人和睦,他同意分家。但是面对眼前的孙媳如此假心相待,嫉恶如仇的他,不能再容忍了!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3)

这真正是一个饺子引发的巴掌惨案——咔嚓一声雷,爷爷气愤异常,抱起被子走了。仁文忍无可忍,挥手打了强英。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4)

强英咽不下这口气,拖着俩孩子来丈夫单位大闹——夫妻二人干仗的时候,极具动感的运镜,都把我逗乐了。

农村人打架,真激发人的恶趣味!这帮演员很棒!能演都市电影,也能演农村题材,都不出戏!

生活中确实不乏类似强英的人物,贪便宜,欺软怕硬,算小账,不顾别人感受,以小人之心揣摩别人心理,王书勤扮演这个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跃然活现。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5)

大嫂是“人才”,她妈也是“人才”。

悍母出泼女——强英跑到娘家,她母亲不要她自己回去,要等陈仁文登门下跪赔礼道歉再说。后来,陈仁文终于来娘家了,但不是来下跪的,是为离婚的!强英母女这才都急了眼。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6)

丈母娘一心要加把劲,结果差点把女儿的婚姻作死——面对昔日窝囊废的丈夫,如今表现得如此强硬,强英自己只好软弱下来。现在看起来很有喜感!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7)

为了保住女儿的婚姻,强英娘最终坐在地上,抱住了女婿大腿不丢——仁文在一众乡亲面前,和老婆、和丈母娘,上演了这出离婚闹剧,太有喜感了,也太有乡土气息了。

必须承认,乡土气息是这部电影把握最好的东西!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8)

伦理道德制约着人们的言行——村里人爱看热闹,孩子们爬树爬墙,张家长李家短没有不知道的,所以人们的"坏"也是有限的,不会置人于死地,只会督促着让人变得更好。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29)

水莲前来劝和——她的确是个贤慧厚道,柔中带刚,富有人情味,做事顾全大局的好女人。

中国传统农村的人情世故,调和家庭矛盾,情理法,主要还是靠人情维系。自私利己型媳妇强英,与宽厚利他型媳妇水莲,在源源不断地构成一种无限循环的动态平衡。

通过强英与水莲两人的对比,电影将“孝道”的弘扬和传承深深烙印在观众心里。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30)

从电影前85分钟来看,各方面讲都是顶级的:剧本写得好,演员演得也好,每个角色都塑造得很饱满。不足之处就是,《喜盈门》总是把所有坏事都塞给大嫂,其他全是好人。似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大嫂造成的——比如大嫂梦境里变小的83版西游记式特效。(从前面的故事情节和冲突的铺垫来看,导演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其实,反思的不仅仅只有大嫂,小姑子,家里的其他男人们,也都需要反思……

这是这部电影局限的地方。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31)

大媳妇转变,还有个细节,她隔着窗户看到婆婆悉心照顾自己的病娃,母性 良心发现(不该赌气回家不管孩子,应该敬老)。

其实从离婚低谷再到成长理解,应该让她自己明白自己是错的,而不是为了孩子——不是想到孩子就觉悟了自己应该舍弃自己的自私个性,如果这样设计或许会更深刻!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32)

靠主角的良心,在大家的帮助下,彼此达到了相互理解和重新感动(实际生活中,人的思维是很难改变的)最后矛盾化解得勉强了点——重归于好的结局冲淡了矛盾本身,警醒了大众却仍旧解决不了症结的核心(所以水莲只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强英才是真正的主角!)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33)

回家的强英羞愧万分地赶到场院向爷爷承认错误。没想到,仁文回来还是要拉着她去离婚。

这故事着落点是大嫂由"坏"变"好",其实最应该改变的还有他丈夫,出现问题要么隔岸观火,要么打人离婚,却从没想到自己负有调和两边关系的责任。山东男人确实是这样的比较多。

——媳妇也还是孩子(爷爷原话),她其实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就是心眼小,自私一些,不孝子女的目的和招数也就那么点,单纯的像个孩子,的确还是有挽救的机会。

当强英真心认错时,爷爷宽宏大量,不但不计较往事,还劝仁文原谅妻子。

电影喜盈门中水莲穿的服装(水莲表现得很不错)(34)

所有的努力,都为了最后15分钟的和解来得不那么突然,最后温馨的结局以看似“圆满”的形式将影片所传达的主题不着痕迹的表达出来,一家人化干戈为玉帛的家和万事兴终,一头一尾都切中“喜盈门”的主题,带给观众以自身的反思和对孝道的关注。

所以这几乎是一部完美的作品,跨越了四十多年岁月还是历久弥新!全片戏剧冲突点极多,多线叙事又杂而不乱,将一个农村四世同堂里的家长里短表现得酣畅淋漓。全片热情饱满,神采飞扬。

还是老电影好看,接地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