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经》是总结曾国藩人生心得和成功经验的一部书。
“挺”,有挺直、挺拔之意,引申为一种坚忍不拔,刚健不屈、百折不挠的人生态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挺”就是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从不气馁,从不抱怨,从不服输,挺膺负责,敢于担当。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挺经》以“挺”的精神为宗旨,集中展示了曾国藩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思想,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诀。在《挺经》中,曾国藩总结出诸多具体的修身方法。
一、内圣之法
在《内圣》卷中,曾国藩把前人修身的功夫总结为四个方面:“慎独、主敬、求仁、思诚”。“慎独”即“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主敬”即“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求仁”即“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思诚”即“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在四者当中,曾国藩尤其强调“慎独”的重要性。他认为:当一人独处时,心中就会产生各种念头。如果产生的是邪念,那么“生一念之妄,积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如果产生的是善念。“生一念之诚,积诚为慎,而自慊之功密”。因此,在一个念头萌发之时,就应即刻反省,甄别分析,止恶扬善,莫要错失时机。如果当善念产生,需要付诸实践的时候,却唯恐别人不知道,“趋焉而不决”,或者恶念产生时,心存侥幸,以为别人不知道,因此“去之而不力”,都属于“情伪斯出”的欺骗。君子独处要“慎之又慎”,是因为,善恶往往肇始于一念之间。“惧一善之不力,则冥冥者有堕行;一不善之不去,则涓涓者无已时。”千里之堤,常毁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慎独”就是要诚于中、不欺暗室、不动妄念,时刻约束和反省自己、防微杜渐。曾氏修身,不仅有深刻的认知理论,亦有完全可行的操作方法,例如“修身十三课”。其中一法就是写日记,用楷书记录下自己每日的“身过、心过、口过”,终生不间断。通过这样的看似不起眼的做法,使修身成为习惯。
二、励志之法
立志是人生成功的根本。《励志》卷中,曾氏认为君子首先立志高远,要树立“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的宏大志向。这样才能“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君子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对“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无暇顾及。士人读书治学的目的是“明德,亲民,止至善”,不屑于“能文能诗,博雅自诩”。曾国藩认为,持志要有恒,无论进德修业,还是读书做人,只要“进之以猛,持之以恒”,就会像种树一样,“日见其大而不觉”。在不知不觉中,收获颇丰。
三、明强之法
《明强》篇中,曾国藩认为修身齐家必须以“明强”为本。“明”有两重意思,高明和精明。高明是“人见其近,吾见其远”。精明是“人见其粗,吾见其细”。高明是“登山所见远也”,精明是“至微之物,以显微镜照之”。曾氏所谓“高明”就是高瞻远瞩;“精明”就是洞幽察微,并且他认为高明凭天分,精明全赖学问,好学好问就像买“显微之镜”,像“舂上熟之米”,可以去粗取精,见微知著。“强”就是刚强不屈。“懦弱无刚”是男儿的耻辱。“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素来以“倔强”而出名,龙梦荪在《曾文正公学案序》中评价说:“虽极人世艰苦之境,而不曾少易其心;虽遇千挫百折之阻,亦不足以夺其志”。曾国藩认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
四、坚忍之法
除了聪明刚毅,曾国藩还崇尚坚忍卓绝。所谓坚忍,就是面临看似难以解决的巨大困难时拥有特殊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坚忍》卷中,他说:“以坚忍为第一要义”。遭受逆境、挫折,应以坚忍之法面对,“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他曾经做一副对联以自警自省:“养活一团春意思(乐观心态),撑起两根穷骨头(坚强意志)”。这种挺住、顶住、扛住、不服软、不服输、与命运抗争的坚忍精神,用清代郑板桥的两句诗形容,那就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忍是一种意志力,更是一种心性的修养功夫。
五、刚柔之法
曾国藩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思想,认为做人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是强矫、自强,柔非卑弱,是谦退。“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不能既想追求声望,享受别人崇敬,又想“求田问舍,内图厚实”,谋取私利,贪图钱财。一旦名利双收,两个方面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那么灾祸、凶险就会降临。如何修成“刚柔之法”?曾国藩在《刚柔》卷中给出了“降龙伏虎”的方法,即“窒欲惩忿”,也就是“遏制欲望,警戒愤怒”,时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刚强”不是刚愎自用,战胜别人,而是克制自己,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战胜自己。
总之,曾国藩把儒家孟子所谓的“至刚”和孔子所谓的“贞固”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倔强”、刚健进取的精神,是《挺经》修身之法的精髓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