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性强,人工栽培经济效益高。如每栋温室按 1.5—1.8万棒计算。每栋温室的纯利润在2.5-3.0万元。具体栽培技术为:

播种期的安排和菌种的选择

平菇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而定,华北地区一般在10中下旬开始接种,东北地区一般在8 月下旬开始接种。菌种选择秋播冬出低温型品种。

平菇大棚的种植方法(平菇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1)

培育栽培种

平菇在计划播种期前的30天左右,将购买的原种培养成栽培种。

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灭菌

以玉米芯作为主料为例,将选好的玉米芯、麸皮、石膏、过磷酸钙、石灰(石膏一般添加2%;过磷酸钙添加1%;石灰要根据pH进行添加,一般将pH调到7.5-8即可)原 料按比例准备好后,先放在一起混拌均匀,然后加水搅 拌,含水量控制在 65%左右,将拌好的培养料堆放在一起让其发酵,然后装袋灭菌。用蒸汽灭菌法:当温度达到100℃时灭菌10h。

4接种接种场所、人员、器械消毒

首先接种室必须经过灭菌消毒,一般方法是每立方米用 5 克高锰酸钾+10 毫升甲醛熏蒸,也可以用烟雾剂熏蒸,目前灭菌效果最好的灭菌方式应该是臭氧灭菌,臭氧灭菌灭菌效果好,对人体伤害也较小有条件的农户可以采用。

其次人员和器械要用 75%的酒精和消毒。消毒后等到料温低于 30℃后开始接种,一般在接种室接种,接种速度要快,菌种撒播表面后立即包严,以免杂菌进入,总的来说就是“净”接种环境与接种人员要做到充分消毒;“准”接种时菌种转接一定要“准”;“快”接种速度要快。

平菇大棚的种植方法(平菇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2)

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

把接种好的培养袋放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 70%接种室中避光培养, 一般经 20~25 天菌丝长满菌袋,此时移出接种室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移出接种室放在温室内出菇, 菌袋摆放应袋底相对,袋口朝外。底部几 层要留 10 厘米左右空隙。然后逐层收缩摆放,一般排间 距75 厘米,排高 120 厘米。当小菇蕾出现后,空气相对湿度 85%左右为最佳,这就要求每天向室内喷雾水,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不能形成,已形成的亦会因干燥而萎缩死亡。同时也要注意湿度不能过高,一般以不超过95%为宜。湿度过高极易发生杂菌污染。出菇期子实体对氧气需求量陡增,如果氧气不足就会造成菌柄长,菌盖缩小,因此必须加强通风换气,通风后立即喷雾、补水,尽量让子实体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减少消耗培养料的水分。此外,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的刺激,出菇期要给予适当的散射光。光照不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要适当补光。

平菇大棚的种植方法(平菇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3)

采收

采收平菇要适时,一般七成熟即菇体颜色由深变浅,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最好。如果菌盖边缘充分展开,不但菇体纤维增加,影响质量。采收后的管理:当第一次菇采收后,停止向平菇喷水2-3天,空气湿度维持到75%左右,让菌丝生长,之后正常喷水。10 天左右可见第二茬菇蕾。正常情况下,秋末、冬季、春初的料袋可收 4~5 潮菇。#农业##农民#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