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豫剧十大名旦都谁(被遗忘的豫剧名净)(1)

豫剧名净王在岭

王在岭先生(1923-1984),河南杞县人。自幼酷爱戏曲。十七岁念完初一就离开学校,开始舞台生活。最初,他学场面,跟随剧团打梆子、检场。由于嗓音粗狂刚健、高亢雄劲,剧团同事都鼓励他唱黑头。在岭先生自己也非常喜欢黑头戏,从此开始票戏。后来,在周海水老先生的指导下,正式学戏演出。由于他是场面出身,板眼掌握得当,演唱时气大声宏、浑厚豪放,颇受欢迎,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在豫剧界,一个票友出身的演员能臻此境界,委实不多。

建国后,王先生先到许昌专区试验豫剧团,同名旦桑振君合作,演出了《八件衣》(即《跑汴京》)、《下陈州》,轰动一时。1956年,他饰演《下陈州》的包公,获首届会演演员一等奖。先生自己曾说过,每次演出不敢看舞台下面,一见到熟人就进不了戏。每演至铡国舅一场,他双眼几欲瞪裂,蟒袍上的玉带被捏碎了不知道多少条。可见入戏之深。他的《八件衣》很受群众喜爱,被灌成唱片发行。

1956年会演《下陈州》剧照

1959年先生调入河南豫剧院一团,同众多豫剧精英人物的合作,开阔了眼界,艺术上更加精绝。他和王素君老师二王合演的《跪韩铺》,风靡一时,成为一团的保留剧目,至今仍有观众念念不已。

说起来《跪韩铺》还有一段掌故。80年代中后期,在岭先生已经逝世。名净李斯忠打算录制《跪韩铺》,就给王素君老师打电话,只说有事找她,问是什么事也不说。素君老师一去就被拉到录制现场。这时李老才告诉她要录《跪韩铺》。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见到的二老合作的《跪韩铺》磁带。王老师后来说,多年不唱这出戏了,录制的本子又改过,不是当年的老本子,自己不是很满意。后来,郭建民和张美贞老师的《跪韩铺》则是王素君老师传授的当年的老本子。

93年豫剧十大名旦都谁(被遗忘的豫剧名净)(2)

王在岭包公扮相

很是感慨,和豫剧接触的越多,越发现她的树大根深、人才济济。像王在岭先生这样如今被遗忘的优秀艺术人才,在河南不知道有多少。先生的演唱很有特点,也有录音资料存世,但一直没见过。不知道锁在深柜中的艺术珍品怎么样了。河南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意识到这些东西对自己、对民族的意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