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乘马》(六)

《管子·乘马》“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意思是,做事情需要凭借天然和地利资源优势,不必过于拘泥。所以建造城郭也不是非要满足方圆规矩的要求,修筑道路也不要固定在平直的标准上。

北宋丁谓重修皇宫的作为,堪称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统筹规划的典范。

丁谓(966-1037),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

身旺足以用财,因天财就地利(1)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了丁谓重修皇宫“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尘壤实於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大意是:北宋真宗祥符时期,都城汴梁(开封)起了一场大火,皇城被烧毁,皇帝命晋国公丁渭来主管重建皇宫的事情。类似现在故宫,修建皇宫用的是砖木结构,需要用土烧制砖瓦,还需要很多木料。当时比较头痛到很远地方去运土和木料。丁谓根据需要和当时的条件,规划了整个修建皇宫的方案。丁谓命人在开凿水渠,挖出来的土烧制砖瓦所用。把汴河水引入到水渠中,用木排筏合川运送木料等建筑材料,一直到工地。皇宫完工之后,建筑垃圾渣土都回填到水渠中,修复街道。这样一举三得,省时省力,节省物资耗费以“亿万计”。

谓重建皇宫的施工方案,运用了整体运筹学的思想,三个在施工最重要的任务都就地取材,以最优的方案得到解决。

题外话——溜须:据说溜须这一词也是丁谓有关,丁谓是副宰相的时候,结好宰相寇准,有一次宴席上,寇准的胡须上沾了汤,丁谓赶紧上前给他擦了。寇准自己都看不下去说“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丁谓下不来台,却也记恨在心,后来就排挤寇准,将其出知相州,一直贬到雷州半岛。

身旺足以用财,因天财就地利(2)

可见人的聪明才智和品行道德并不是一个正比关系。德才兼备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好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无徳无才是庸人。最怕第三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