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武昌,有两句典故(诗词)非常出名,不得不提。分别是“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和“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里出现两个“武昌”,第一个出自两千年前三国时期的典故,这里的武昌指现在的鄂州。这也是武昌鱼的出处,所以武昌鱼的故乡在今鄂州。而第二句的武昌,指的却是今天的武昌。

武昌建城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武昌地名的前身今世)(1)

接下来,小编尝试讲清楚关于关于武昌、鄂州还有江夏之间的故事,我相信这是全网最全的一次讲述。

1、武昌地区古名:无城垣(公元222年及以前)

故事追溯到二千年前两汉时期,天下分十三个州,其中荆州下辖有个郡叫江夏郡,江夏郡的郡治(衙门所在地)在今武汉江北一带。江夏郡下辖沙羡县和鄂县等县,鄂县就是今天的鄂州,而此时的武昌却还无城垣,属于沙羡县。

东汉末期,三国乱哄哄,当时荆州治所在襄阳,赤壁之战三足鼎立从瓜分荆州开始,曹魏、东吴和蜀汉均设立自己的江夏郡,当时出现了3个江夏郡。关羽失荆州(此时的荆州城是指刘备集团在江陵设置的荆州治所,而曹魏的荆州治所依然在襄阳一带)后,蜀汉势力退出荆州,进入三国时期,此时有两个荆州和两个江夏郡。

武昌建城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武昌地名的前身今世)(2)

2、武昌地区古名:夏口、江夏、郢城(223年-580年左右)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关羽被杀,刘备在称帝后兴兵东吴,意图夺回荆州。为防御刘备集团的进攻,孙权在鄂县兴建吴王城,并且改名武昌,寓“以武而昌”之意。正式将都城迁到这里。当时在南京的大臣们一个个都疯了似的死谏,目的就是不希望孙权迁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资产全都在南京,迁都后这资产贬值了到哪儿说理去?于是有了那一句经典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与此同时,孙权在(今武昌)蛇山筑土石城,称为夏口城,同时也建筑了军事楼一座,这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黄鹤楼。于是,今鄂州当时叫武昌,而今武昌地区也成为当时军事重镇和江夏郡治的所在地,也开始有了夏口和江夏之称。

武昌建城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武昌地名的前身今世)(3)

两晋时期,改江夏郡为武昌郡,自此鄂州和武昌地名混乱开始了。

时间来到了南北朝,此时设置了郢州,郢州隶属江夏郡,郡、州、县治所同设在夏口(今武昌),从此夏口又有“郢城”之称。

在当时今武昌地区可以叫江夏,也可以叫郢城,还可以叫夏口。可能有人理解不了,大家想一下多级衙门在一个城里办公,你说这座城到底叫啥?比如今天大家提到咸宁这座城市,是不是第一个想到指的是咸宁市区所在地咸安,对于本地人来说习惯叫咸安,而外地人则习惯叫咸宁。

3、武昌地区古名:鄂州、江夏(223年-1300年左右)

进入隋朝,情况变得更复杂了,因为郢州更名为鄂州了,此时,其郡、州、县的治所均设在江夏(今武昌),夏口这个名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江夏,郡县同名。而今武昌地区又多了一个名称,叫鄂州,没错,就是鄂州。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武昌和鄂州换名。而此时今鄂州地区一直是县级武昌,由于行政级别一直未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到了唐朝,情况更更复杂了,废江夏郡,江夏为江夏县和鄂州的治所。设有武昌军节度使,并扩大江夏城垣,自此,又有了武昌这一名称。

北宋时期,江夏属荆湖北路,为鄂州治所。南宋初年,荆湖北路军事中心由江陵移至鄂州,宋将岳飞曾镇守在此。

武昌建城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武昌地名的前身今世)(4)

此时,今武昌地区开始变为整个湖北地区的行政中心,地名有二:江夏、鄂州,但有人开始叫武昌。

4、武昌地区古名:武昌、江夏(1300年s-1911年)

元代开始设置行省制,而湖广行省开始诞生。武昌(江夏)是湖广行省、武昌路和江夏县的治所,为行省级大区域行政中心,当时的湖广行省范围很大,包括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部分。自此,包括区境在内的今武汉市江南部分正式有了武昌这个地名。

明代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等“三司”衙门,衙址均设在武昌。1438年,设置湖广巡抚,随后又设置总督湖广等省军务和地方总兵官,所任巡抚、总督和总兵也多驻武昌;改武昌路为武昌府,辖江夏、武昌(今鄂州市)9县1州。江夏县是武昌府的附廓县,此时武昌城内衙门云集,既有高于省级的总督衙门,又有省级的三司衙门,还有武昌府级、江夏县级官署,因此称之为“湖广会城”。此时的湖广行省范围已经变小,仅包括湖北和湖南两省。

武昌建城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武昌地名的前身今世)(5)

到了清朝,湖南、湖北分家,但两省上设湖广总督,武昌府仍然是各级衙门荟萃之地,因其府衙始终在江夏县辖域内,且和县衙同城,故此时武昌与江夏并称,都指今武昌

武昌建城一千八百年的历史(武昌地名的前身今世)(6)

5、武昌地区名称:武昌县-武昌市-武昌区

民国元年(1912年)废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原武昌(今鄂州市)改为寿昌,次年又改为鄂城。再后来武昌县升级武昌市,武汉三镇合并,分分合合,最后城乡分离,江夏县治迁至纸坊,而鄂城和黄州合并改名鄂州,分后仍叫鄂州至今。

其实武昌府治改武昌,江夏迁至纸坊这个操作很好理解;这个跟荆州和江陵的处理方式一样,原江陵城变为荆州,江陵县治迁郝穴镇。只是武昌这边情况更复杂,武昌府下还辖了一个武昌县,而且这个县距离自己还很远。自三国之后的武昌城一直都是武昌县(今鄂州)的“上级”,只能将县级武昌改名。

全文完!文中涉及到的名称、行政级别很多,关于武昌、鄂州和江夏的关系希望各位听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