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之后,李安在遭遇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票房口碑双滑铁卢之后,再次带了和史皇威尔·史密斯搭档的《双子杀手》。

美国国防情报局特工Henry(威尔·史密斯饰),在完成自己的最后一项任务后就准备平静退休。没有想到的是,在某个安静的夜晚,他所居住的小屋遭遇了袭击,逃脱出后,他又被一名身手矫健的神秘杀手追杀。激烈角逐之际,他发现这名杀手竟然是年轻了20多岁的自己。

影片的类型定位为科幻惊悚片。这样一个充满激烈冲突的故事脚本,找素以精悍细腻著称的威尔出演简直完美至极,同时李安也一贯坚持着自己对高帧技术的执着,采用120帧 4K 3D的全新技术格式拍摄,力图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

然而可惜的是,上映五天后,《双子杀手》遭遇了李安前作所面临的票房、口碑皆不胜理想的困境。根据CBO中国票房实时票房统计,截止10月22日中午12:20,影片累计票房1.68亿,票房占比只有17.27%,而豆瓣评分为7.1,这个成绩不算很差,但是把标准放在李安身上,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1)

很多普通观众包括影评人对电影中最为诟病的一点,就在于“故事没有讲好”。我们知道,这部电影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迪士尼就已经有了筹备拍摄的意愿,但最终因为当时的拍摄技术有限而搁置。直到后来Skydance重启了这个项目,在看了脚本之后,李安欣然加盟。

二十多年的时间足够这个世界日新月异,当初一度引起轰动的克隆、机械、黑色阴谋等题材和3D技术都已经触手可及,《终结者》系列、《黑客帝国》等电影甚至都借此成了经典。在影片题材的稀缺性已经不能成为噱头的情况下,李安为什么还要执着于这样一部“老电影”?

这里面除了李安所孜孜执着的对于120帧前沿技术的追求之外,我们从他的人生经历和著名的“父亲三部曲”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些端倪。那就《双子杀手》中对于51岁的自己和20岁的自己相遇后的状态,李安尝试诠释出一些自己的体味,他在一个西方化的故事里面,包裹了一层东方化的内核。

这场我与我之间、父与子之间的较量和和解,其实一直贯穿着李安作品的始终。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2)

1954年10月23日,李安出生在台湾屏东潮州。降生时,脐带在脖子上绕了三圈,连医生都在事后惊呼好险。这份差点得而复失的侥幸,让李安从小就受到了父亲李昇的格外爱护,父亲还激动地整晚都睡不着觉,百感交集道:“李家终于有后了。”

李安在其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中说:我这个长子让爸爸充满了期盼,他给我取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是爸爸来台湾时搭乘的轮船就叫“永安号”。

父亲李昇是大户人家的长子,自小优秀过人,28岁时就当上了江西崇仁县的县长,后来调任教育部任秘书长。1950年李昇来到台湾后,还先后担任多所中小学校长。“严肃正直”,是他留给身边的人最大的印象。也正是因为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父亲对长子李安寄予的期望也是中国传统观念里的“学而优则仕”,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教师。

当长辈给予的期待越大,带给孩子的压力也就越大,尤其是当这位长辈还十分优秀时,孩子所面临的压力更是呈螺旋式上升。作为家长的长子,李安得到了最多的宠爱,却也得到了最大的压力。李安的弟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父亲的压力都给了李安”。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3)

刚考上南一中的那个暑假,父亲就拿了份大学志愿表回来。他大概想知道我会是块什么料,好提前安排最佳师资阵容吧!我看了看,就知道自己不是理、工、医、农的料,可是文科里的外交、新闻、外文、法商等科目,又都觉得没啥意思。当时我就对父亲说:“我都不喜欢,我想当导演。”

连续两年高考落榜之后,李安做出了一个自己口中的“逆子”行为,那就是报考了当时的中国台湾艺专戏剧电影系。在这个有着近乎执着的士大夫情结的家庭里,李安的举动无疑让父亲大为震怒,但架不住儿子真心想要念戏剧和美术,父亲虽然答应了支持,但内心始终很矛盾。

大二那年,因为看到儿子因为公演又黑又瘦,父亲再也忍不住了,在饭桌上直接训斥“什么鬼样子”,因为父亲觉得很伤心,“他觉得我考上大学,居然沦落为给人逗乐子的康乐队队员”。

李安也起了脾气,将筷子往桌上一放,自己回房间去了。据李安说,“这是我第一次胆敢有此犯上举动,已经很革命了,当时父子俩都很不开心”。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4)

拍电影,成了父子俩之间的心结,父亲始终心怀矛盾,李安也总是心怀愧疚。他骨子里还是像很多人一样,对以父亲为主导的父权社会有着深深的依赖感,但对理想的追求却又让他无法按照父亲期望的路去走,也因此,在其经典“父亲三部曲”(1992年《推手》、1993年《喜宴》、1994年《饮食男女》)中,他对这种中国式父与子的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和诠释。

“对我来说,中国父亲是压力、责任感及自责、荣誉的来源……一方面我以自我实现与之抗逆,另一方面我又因未能传承而深觉愧疚。”

在《推手》里,父亲老朱从大陆来到美国生活,却由于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与儿子的美国媳妇矛盾重重,始终无法融入儿子的家庭,无法实现自己三代同堂的理想。这种来自文化大融合带来的压力,让有着传统观念的父亲无所适从,只好黯然离开。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5)

在《喜宴》里,对于儿子有同性恋人的事心知肚明的父亲,千里迢迢飞来参加儿子跟假结婚对象的婚礼,并最终在一场闹剧之后选择妥协,尝试着接受儿子的同性恋人。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6)

在《饮食男女》中,丧偶的父亲肚子抚养三个女儿长大,在女儿们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之后,也选择了新建自己的家庭,真正开始为自己而活。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7)

通过体会电影中父亲们的最后结局,我们也可以发现,李安在用一种属于自己的方式,将自己对父亲的愧疚、歉意以及祝福传达给“父亲”。在现实中,父亲虽然不愤儿子的选择,但还是割舍不下对儿子的牵挂,在他怀才不遇的六年里,不动声色地接济着他。《绿巨人》遭到质疑批判时,向来话少的父亲,有生以来第一次鼓励李安继续拍电影。“那你没有办法,只有披上盔甲继续往前冲,停下来你会很难过的。”

便纵有千万般不愿,也最不愿见到自己的孩子难过。这场无声的理想割据站,有着强烈矛盾的父子之间关系的缓解,其实往往是以父亲的妥协开始的。这与“父亲三部曲”中的情感指向不谋而合。

在拍《喜宴》时,李安在接受采访中坦诚自己潜意识里总有一种罪恶感,“我书没念好,爱搞喜剧,又是父亲最不喜欢的行业……我虽然没犯大错,但一些无奈、委屈和抱歉的心情始终们在内心深处,积压很多。”

谈谈李安的电影风格(双子杀手李安水准遭质疑)(8)

2004年,李安的父亲李昇病重。彼时李安正在美国拍摄《断背山》,接到父亲的病危通知后,他连夜赶回家,却仍然未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对于悲恸的李安来说,“有如一个时代的结束”。

父亲与自己之间的不理解和亲情羁绊,始终困扰着李安,却又带给他了更多更细腻的关系东方式父子关系的体会。也正是因为,在多年后,他能够义无反顾地接下《双子杀手》的拍摄任务。

在《双子杀手》中,51岁的亨利希望20岁的自己小克能够按照自己的建议过上更好的生活,小克却表示希望自己去经历自己的人生,而对于老年的自己的建议,他也表示欣然接受。结束片段中,三人在广场上笑着向前走去的场景,可不正是一场父与子、我与我的和解与接受?从1992年起,李安用了长达27年的时间,终于在电影中和父亲握手言和,完成了一场成年人之间的互相体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