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的巨响回荡在耳边,冲天的火光,将夜空照的亮如白昼。

无人知晓的角落,年轻的战士永远沉睡在这一刻。

1942年的寒冬,苏联高加索区爆发了一场改变世界的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

此战过后,苏德战争迎来拐点,但很少有人知道,与此同时,就在不远的勒热夫,还有一场同样悲壮的战役。

那便是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

俄罗斯二战要塞战役(被遗忘的战役勒热夫绞肉机)(1)

1933年,希特勒上台成为元首后,开始一步步走上疯狂的战争之路。

先是占领奥地利,随后闪击波兰,连法国也在德军坦克碾压下落败,一时间,欧洲大部分国家皆匍匐在希特勒的军靴之下。

屡战屡胜的希特勒开始膨胀,他将目光放在了土地更广阔的东方——苏联

1941年,希特勒撕毁苏德友好条约,启动“巴巴罗萨”计划,集结百万大军,兵分三路,迅猛出击。毫无准备的苏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

北方战线,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德军坦克一路碾压至列宁格勒城下。中央战线,德军用双钳攻势强势包围苏联西部军区,苏军败退350公里,白俄罗斯首府沦陷。南方战线,德军顺利攻下乌克兰,占领大片良田,并打下黑海港口作为补给站。

苏联这座危楼高厦,在德军迅猛攻击下,开始摇摇欲坠。

希特勒似乎只要再踢一脚,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就要覆灭。

然而,战争在这个冬天迎来转机

希特勒信心高涨,陈兵百万,集中74个师,准备一举击溃莫斯科,为苏德战争完美收官。在最后时刻,苏联军民绝地反击,在莫斯科打响了悲壮的血战。

德军损失惨重,希特勒三月灭亡苏联的计划就此破灭。

到1941年年底,苏军从各个战线上展开冬季攻势。

西伯利亚的寒流让整个苏联变成冰雪王国,这是苏联红军理想的战场,是德军难以忘怀的噩梦。

德军在莫斯科失利后,希特勒决定调整战略部署,将作战重点放在苏联的高加索区。

希特勒万万没想到,正是这招棋,让他和德军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俄罗斯二战要塞战役(被遗忘的战役勒热夫绞肉机)(2)

1942年7月,为了夺取巴库油田的石油,希特勒命令德军南下高加索,攻占斯大林格勒。

一场艰难的攻防战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城市被轰炸成废墟,每一条街道上都遍布尸体。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损失大半精锐,第六集团军23万全军覆没。

斯大林格勒的惨烈,让世界记住了这场战争。

但于此同时,在莫斯科西面,一场惨烈的拉锯战却鲜有人知晓。

这不是简单的一场战斗,而是历时一年多的夺命攻防战。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后,苏德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退到城外150公里外的勒热夫地区,建立起防御阵地。

尽管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但危险并没有解除,德军的勒热夫防御阵地,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般,悬在莫斯科头上。

苏军必须夺回阵地,才能彻底守卫莫斯科,阻止德军南下支援斯大林格勒。

而德军在莫斯科战败后,元气大伤,德军中央军司令莫德尔本想放弃勒热夫,退回攻占区,以保存实力。但希特勒不允许任何人后撤,莫德尔只能在勒热夫和苏军展开艰难的攻防战。

苏联红军在勒热夫地区到瑟乔夫卡地区拉起了长长的战线,无数青壮年奔赴战场,在寒风冷雪中,和德军抢夺每一处村庄,每一个火力据点。

勒热夫战役有多惨烈?

苏联红军发起四次进攻,总共投入近300万兵力,150万苏军在此伤亡。(注: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苏联红军一共累计阵亡622664人;累计受伤1156485人)

整个勒热夫战场因为激烈的争夺战变成恐怖的地狱,曾经有军事记者到前线拍照,回去后直呼勒热夫是人间绞肉机,血腥的惨状让不少记者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俄罗斯二战要塞战役(被遗忘的战役勒热夫绞肉机)(3)

那些踏上战场的士兵大多是年轻人,有的甚至还未成年,他们是学生,是工人,是卖报小哥,是剧场演员。

就在不久前,他们还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也许约好了这个周末一起去看莫斯科第一街道的电影。

然而,纳粹德军的炸弹摧毁了一切,所有年轻人拿起枪,冲到前线,有人甚至没来得及登记留下自己的姓名。

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此时此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苏联红军战士。

当战斗的号角吹响,所有士兵开始在雪地里英勇冲锋,德军的枪炮无法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他们来不及伤心同伴的死亡,只能踏着战友的尸体冲向前方,他们高喊着“乌拉”,用血肉之躯冲破德军防线。

(注:“乌拉”俄国士兵冲锋时喊的口号,相当于我军的“冲啊!”或者“杀!”)

每一段战线的推进,每一处夺回的村庄,都有无数年轻的战士用生命付出代价。

然而,在德军的飞机炮弹猛攻之下,苏军抢夺的据点很快又会被德军攻占。

战斗激烈处,被反复抢夺的村庄沦为废墟,即便如此,苏德之间的战斗仍然没有停下。

俄罗斯二战要塞战役(被遗忘的战役勒热夫绞肉机)(4)

这几乎是一场无望的战斗,南方的斯大林格勒胜负未分,北方的列宁格勒正惨遭围困,谁也不知道勒热夫的战斗何时能够结束,一次次的抢夺,一次次的失去,这些年轻人还没有见过世界的美好,便已经接受残酷的战争洗礼。

但他们绝对不能退缩,苏联虽大,但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由于军备物资紧缺,很多勒热夫的新兵,仅仅能分到三颗子弹,要么在子弹打光前冲入德军阵线,要么抱着机枪在冲锋路上死去。

没人敢停下,如果有新兵在战场上吓傻了,迎接他的只能是死亡。

从1942年1月的第一次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到1943年2月的日兹德拉进攻战役,苏联红军在勒热夫展开了一年多艰苦的攻防战。

正是这些战士的英勇顽抗,为斯大林格勒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德军中央集团军战力极强,然而却在勒热夫被绊住脚步,无法南下支援,这一战役间接导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集团军被朱可夫包围,苏德战争由此发生逆转。

俄罗斯二战要塞战役(被遗忘的战役勒热夫绞肉机)(5)

勒热夫的惨烈被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掩盖,所以鲜为人知。

而勒热夫伤亡如此惨重,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场战役的新兵居多。战事危急,军事预备队已经不够用,苏联只能将召集来的青壮年送上战场,这些新兵没有经受过严格的训练,在战场上和打过欧洲战役的德军精锐相比,战力要逊色很多。

其次是武器装备的紧缺。为了支援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勒热夫战场能够分配到的武器并不多,大多苏联士兵只能拿到步枪和手榴弹,如果要调用大型炮弹等重武器,还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因此在很多次小型冲锋战斗中,苏联战士只能步兵冲锋,这种方式伤亡自然惨重。

最后是德军的强大。德军的中央集团军是德军精锐,当初从中路打下莫斯科的便是这支军队。二战时期,希特勒为了用绝对优势迅速结束苏德战争,给这支主力部队配备了相当齐全的武器装备,包括坦克装甲车、高射炮,各种战机等,军事科技含量非常高,战斗力十分强悍。德军将领莫德尔多次用“弹性防御”战术,以少战多,将苏军放进阵地里打,对苏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莫德尔也因此获得“防御狮”的称号。

尽管苏军人数是德军的9倍之多,但在各种强大武器的辅助下,德军还是轻松挡住了苏军的进攻。

但苏联红军不怕死般的疯狂冲锋,却给德军留下了极其震撼的印象,有些德军士兵甚至对苏军产生心理阴影。

因为苏联红军一旦冲破防线,就会和德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刺刀、匕首、枪托、木头,甚至连泥土也能成为武器。

所以德军不怕苏军冲锋,就怕苏军冲进阵地,一旦近身肉搏,那将是一场疯狂的战斗,至死方休。

后来德军回忆勒热夫战役:到处都是苏军的尸体和伤员的哀嚎,如果连我们都已经筋疲力尽,那么苏军应该已经在地狱里挣扎了。

勒热夫的战斗,一直持续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南方德军损失惨重,中央德军只能退出勒热夫,这场血腥的战役终于宣告结束。

俄罗斯二战要塞战役(被遗忘的战役勒热夫绞肉机)(6)

78年过去,勒热夫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筑起高大的雕像,无数和平鸽的上方,是一张坚毅的战士脸庞,在夕阳下,默默注视着这段沉重的历史。

参考资料:

《得不尝试的胜利-勒热夫攻防战》

《勒热夫绞肉机》

《“火星行动”朱可夫元帅最大的惨败》

《二战全史》

《勒热夫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