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抗日战争爆发。

外公外婆整日都为三个女儿而担心,只要日本鬼子进村,外公就从床上挪坐到门前,外公生病的样子十分可怕,当时日本人不了解那种血迹虫病,认为是传染的霍乱病,看见外公的样子,一般都会走开,生怕传染。

为了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外婆决定把母亲提前嫁出去。

母亲出嫁的那一天,路上遇上了日本人,母亲只好从轿子里溜了下来,躲进一个灌木丛的刺蓬里面两天两夜,只有到了晚上,伯伯才跟敢给母亲送点吃的。

在那个老山深处的村庄,母亲跟一个不相爱的人生活了好些年,整天为一家人烧茶煮饭,纺纱织布并生下了大姐。

用母亲的话说:不是人民政府,她永远也无法离开那个她不愿意呆下去的地方。

解放后,当时的政府允许包办婚姻退婚,提倡自由恋爱并以结婚证为婚姻证婚。

母亲和伯伯和平离婚,几年后嫁给父亲。

父亲是奶奶20多岁守寡带大的独生子,对奶奶的孝,可以说到了愚忠的地步,好在奶奶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比那个年代一般的婆婆都要好处。

可是母亲却接二连三的又生下我姐妹三个,母亲当时的精神压力是何其之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下下一代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的,这种压力来自传统、来自世俗、来自父亲、来自奶奶,更来自外界。

好在上天有眼,当母亲做了节育手术之后,又怀上了弟弟,而且弟弟对父母一直非常孝顺。

世界上所有的形容母亲的词语,用在母亲的身上都不为过,漂亮、勤劳、善良、贤惠,忍辱负重…。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前婆婆还经常来我们家小住,母亲还会把外婆也接来,三个老人整天聊天述事,母亲则想着法子弄好吃的伺候着她们。(二)

老妈经常失落后悔(母亲在无奈的长寿)(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