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本是件寻常物,经过艺术家的手,它可以坐,可以拆解,可以入画,“CHAIR”英文名的谐音也可以联系起一种向上的力量。昨天世纪汇一楼大堂里,“Chair Up”公共艺术展演计划开幕,这个与“CHEER UP(振作起来)”谐音的展览名称正是蕴含着同样的意义。项目发起人、策展人梁亮介绍,一把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硬纸板椅子,其实由七块组成,它们提前漂流到不同的艺术家和创作者的手里,大家如同孩子拆开又重新组合积木一般组装椅子,然后再用想象和创意——可以通过切割、涂鸦、拼贴、重构、绘画等等,在椅子上添加自己的想法。

chair的复数是什么(是时候ChairUp)(1)

图说:展览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属于新民晚报的椅子


展览现场的椅子有些是当场创作,有些是艺术家参与的前期创作,还有网络征集而来的30位素人创作,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形式进行了投稿。

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正是以一个征集和伙伴的身份参与创作,在一把椅子上用文字呈现了不平凡的春天里我们平凡的故事。展览首日出现的是钢琴家宋思衡撰写的《一份用音乐写下的抗疫日记》,在文中他写了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直播讲解贝多芬,用音乐为居家的人们带来理性的声音。接下来,还会有《在云端:我们依然接力成长》《高龄独居老人自述:谢谢你们小心翼翼地守护我》等七篇文章隔日轮番出现在这把属于新民晚报夜光杯的椅子上。

“平凡的小事,又是与人和万物链接的小事,这些文章也恰恰是由细节中见真情之文。”梁亮说。

80后的于女士尤其青睐这把朴素的椅子,她的全家都是夜光杯的粉丝,今天在现场看到夜光杯美文,觉得亲切与温暖。

chair的复数是什么(是时候ChairUp)(2)

图说:属于新民晚报夜光杯的椅子

有情感属性的椅子


椅子自带情感属性,一把奶奶爷爷坐过的躺椅、一个童年时的木马……看似普普通通,却都蕴藏着珍贵的记忆。椅子是代表连接的载体,书房的椅子是与自我连接的哲思;客厅的沙发是与家人连接的温情;咖啡馆里的座椅是与朋友连接的亲密;公共空间里的椅子是与他人连接的邂逅,剧院里的椅子是观众与舞台的连接……椅子还是停一停的反思,坐在椅子上给予我们反思的时间和对话的空间,在思考和交流中构建新的价值和意义,更好地站起来向前走。

艺术家李知弥的椅子上写满了醋酱米油盐、酸辣泡菜、回锅肉、琴棋书画这样的生活碎片,还有一罐灭火器被画在了椅腿上。“灭火器是在我画画的过程中突然闯入了视野,促使我将它记录下来成为我艺术的一部分。在平日的生命体验中诞生出的东西,有一种独特动人的情感价值,这样才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李知弥说。

chair的复数是什么(是时候ChairUp)(3)

图说:展览现场

大型装置作品《HOPE》有5把椅子,“HOPE”在英语中是动词也是名词,艺术家段革新身在南京,但他想把这个作品送给上海,“只要心里有光,一切就不会走向绝望。”代表血液的红线和代表愿望的红球互相缠绕,又与椅子相连,表示人们在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才有可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会链接万物的椅子


由尤扬创作的《毛椅》,椅子上下粘满了灰灰白白的毛,像只毛茸茸的动物一般站在展厅中,主办方介绍,这些毛,一部分是家中的宠物在两个多月中自然褪去的,一部分是得知艺术家的创作之后养宠物的朋友、左邻右舍捐赠的宠物毛,就像人类捐款捐物要有名有姓,动物也一样,转个圈,发现艺术家把那些捐毛动物的名字记录在了椅子背后:进宝、点点、饺子、陈椰子、米朵……

还有把椅子的7个部分组合起来,用水泥浇注封存,看起来犹如文物挖掘现场一般,也可以想象成种子在其中慢慢发芽渐渐苏醒。

汪可儿在现场往一把椅子上泼了油画颜料,创作了《未知的白日梦》,她解释:“这是疫情期间很多人都会做的白日梦,无法实现,我想通过绘画梦境般的效果呈现出美好的愿望。”

chair的复数是什么(是时候ChairUp)(4)

图说:艺术节现场创作

往后一直到7月20日的几个周末里,世纪汇广场还将进行一系列展演活动,上海童谣唱作人王渊超、声音艺术家、吉他手汪文伟等等都将会在这里出现,通过公共艺术展演的形式去鼓舞、激励在上海的每一个人。“这是送给特殊时期的上海的一份礼物。”梁亮说。(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实习生 顾融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