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汉寿(1)

编前语:一个个屋场各美其美,一个个村庄脱胎换骨,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从串点成线,到连线成片,再到合片成区,石门县、鼎城区、汉寿县、津市市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雏形初现。这两年来,站在时空交汇的重要节点上,常德擂响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战鼓: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一曲曲“美丽交响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汉寿(2)

蒋家咀美丽乡村鸟瞰图。张万祥 摄

红网时刻 通讯员 胡丹 钟毅刚 范晖 陈跃来 朱小明 常德报道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汉寿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围绕“一规一拆二改三清四化”重点,从整体上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新水平,增强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据统计,该县出动各级干部5万多人次,机械设备8万多台次,拆除马路市场438处、违章建筑9733处,清理河道692公里、沟渠2135公里、出店经营7326处、墙面广告6430平方米、广告牌3800块、牛皮癣3万处,施划车位980个,道路除杂1600公里、修补1.2万平方米、绿化510公里......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汉寿(3)

在蔬菜产业园里,村民正采摘蔬菜。

“垃圾处理”走向“垃圾治理”

当熟睡的人们刚从梦中醒来,汉寿县崔家桥镇的环卫工人张师傅已开着垃圾清运车,清理、装车、压缩、封闭,再运到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汉寿建立了“村组清扫保洁、乡镇收集清运、中联压缩转运”的城乡环卫一体化3P模式,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村庄路面、河道、田间、公共设施场所等8小时动态保洁。

看着整洁的街道,张师傅感叹道:“如今的崔家桥越来越美丽了,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美化家园,真的很幸福。”

“村里配置了垃圾车、垃圾箱等,生活垃圾实现了集中清运,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崔家桥镇党委书记罗喜美说。

崔家桥镇只是汉寿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汉寿县不断加大农村垃圾分类和垃圾治理力度,持续推动人居环境的改善。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村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运行格局。

目前,汉寿县兴建的27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已全部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日处理垃圾能力达500吨以上,配有县级垃圾压缩车12台、乡级垃圾转运车31台、村级垃圾转运拖拉机271台,形成了完备的县、乡、村生活垃圾三级转运机制,确保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及时转运,完成了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任务,对垃圾进行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100%。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汉寿(4)

工人将刚采摘的蔬菜挑上货车。黄刚 摄

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作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汉寿(5)

蔬菜园里硕果累累。

蔬菜基地成“绿色银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汉寿县在做好环境整治提升基础上,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之路,采取规划引领、科技领航、产业融合等举措,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实现“藏菜于农”“先储后运”,充分利用市场力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眼下,正是辣椒、芹菜、莴苣、油菜、韭菜、卷心菜等蔬菜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拥有5万亩面积的围堤湖的蔬菜基地,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铺满田间地头,披黄抹绿、鲜嫩欲滴、缀满枝头、垂实如珠,一派硕果飘香景象。置身这片广袤的大菜园,令人心旷神怡。

汉寿地处洞庭湖平原,土壤母质多为河湖冲积物,有机质极为丰富,为蔬菜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土条件。充足的雨水和丰沛的光照,孕育出了这座有着3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的“洞庭鱼米乡”。

“汉寿蔬菜绿色健康,采用自动化播种、工厂化育苗、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病虫害绿色防控,无土栽培技术、可视化种植管理、蔬菜质量追溯系统等一大批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普及,提升了汉寿蔬菜的‘科技含金量’。”汉寿县政府副县长李功文告诉笔者,汉寿被省政府指定为“湖南省放心菜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580个蔬菜生产重点县之一,常年蔬菜种植基地20万亩,播种面积达40万亩,总产近120万吨,产值达15亿元左右,蔬菜产业已经成为了继粮食之后的第二大产业。

“有了这个科技范的大菜园,蔬菜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我们更有底气了。”这是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们的心里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