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曾对陈平先生孔子、老子之说略作评论,引来诸多反驳与支持支持者盖略知儒学,反驳者或不知也以此,吾未尝反驳反驳者学儒则不能不循法言,虽己之所行远未及,言犹狂简不落实,被人说成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还请反驳者谅焉今释曾子之言,亦犹是乎?因释曾子之言,而言及此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为什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为什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为什么说君子忧道不忧贫

前言:曾对陈平先生孔子、老子之说略作评论,引来诸多反驳与支持。支持者盖略知儒学,反驳者或不知也。以此,吾未尝反驳反驳者。学儒则不能不循法言,虽己之所行远未及,言犹狂简不落实,被人说成言不顾行、行不顾言。还请反驳者谅焉。今释曾子之言,亦犹是乎?因释曾子之言,而言及此也。

正文:家国天下学问,就识遍天下义理,所谓明明德言,从天道阴阳五行之运,到人事彝伦攸叙之行,接先王礼乐刑政之施,终至己之明明德之事云。则学问有止境乎?是难能止于至善也。

就学以致用,所谓新民言,自近取诸身,明德以亲亲,而至睦九族;九族既睦,首出庶物,遍明国之百姓;百姓既明,和谐万邦,而至於变雍和。虽然,九州之外尚有未及也,万世之后如何能新乎?不能不忧,故夫子曰:尧舜其犹病诸?犹未止于至善也。故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宽广)(强忍),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就仁言,人心之全德也,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所谓力行近乎仁,极致新民止于至善,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所谓死而后已者,极致明明德止于至善,可谓远矣。

非宽广厚重如地道厚德载物,能胜其重乎?非强忍刚毅如天道自强不息,无以致其远也。故惟弘大刚毅,参乎天地,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是之所谓士也。

孔子曰:“文不在兹乎?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于予何?”颜子曰:“舜何人也,吾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张子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加之曾子此说,皆士之言也。

若弘大而不刚毅,所谓大爱博爱,泛和而不求中,则或随波逐流而偏,上帝救赎,无规矩而难自立;若刚毅而不弘大,所谓个人主义,自由而不求和,则或一盘散沙而(音粒),零和博弈,隘陋而无以居之也。是博爱与主己两极而偏,弘大与刚毅相兼中庸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