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撇开喧嚣,拨开冗务,或送走小女,席坐于阳台一角;或支走老公,“葛优瘫”在床头,总会信手翻看几页铅字,咀嚼书中的优雅,在寂静中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于书香中欣赏人生的喜怒哀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读书分享大赛征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读书分享大赛征文(征文故事读书乐)

读书分享大赛征文

每当我撇开喧嚣,拨开冗务,或送走小女,席坐于阳台一角;或支走老公,“葛优瘫”在床头,总会信手翻看几页铅字,咀嚼书中的优雅,在寂静中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于书香中欣赏人生的喜怒哀乐。

喜欢读书是因为家人的熏陶。爸爸妈妈都是他们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虽然一些书早已不见踪影,但是被书香浸染的骨气,却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一些精神压力下顽强地留存下来。

小时候家境不好,我们几个孩子没有可口的零食,也没有漂亮的服饰,却有书读——爸爸给我们订了一套《儿童时代》,街坊邻居都笑话他钱花不到刀刃上,活该受穷,但爸爸依然坚持给我们订阅,使我们在那个年代能够接触到先进的儿童文学。

除了订阅的《儿童时代》,几个哥哥还通过多种渠道借阅各种图书。爸爸的宠溺和哥哥们的“本领”使得我“胃口”大开,努力读各种书:巴金的《家》《春》《秋》,曹禺的《雷雨》,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小学生作文,中学语文书,甚至是生物课本,都能成为我的“食粮”。趁着摇曳的烛光、就着做饭的火光,我读书如醉如痴、废寝忘食。我和哥哥们多次因为沉醉于书海而把锅烧干,也屡次因为沉迷于读书而耽误了干活,但父母都能包容我们的“过失”。

读书的力量常常不是通过肉体、感官体现出来的,而在于潜移默化。读书对我有很大帮助。我记得,读中学生作文时,一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我明白了要想成就大事业,须将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使我深深体会到游子对祖国真挚的爱。当我反复读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时,我强忍泪水,哽咽不已,爱国情怀被点燃,“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念萦绕在我脑海。

豆蔻之年,我读《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出了纯真的青涩之恋;读《巴黎圣母院》,使我对美的理解又深了一层;读《飞鸟集》,读出了博爱和仁慈;读巴金的《随想录》,虽然沉重而忧伤,但依然可以在忧伤中奋进……

喜欢诗词,是我读初中以后的事情了。四哥是一位文艺青年,暑假省亲时带回一本《唐诗三百首》。我把书放在墙角的柴草下面,趁他不在家就偷偷背。在感叹于唐朝诗人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的同时,也受到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感染。遇到困难时,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我继续前行;择偶标准也深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影响,最终找到了我的挚爱。

诗词不分家。婉约的柳永、李清照,豪放的苏轼、陆游,都是我的偶像。李姓诗人多且厉害,按现在的话说,李白大哥、清照姐姐都是我

“爱豆”。曾经我想,如果我是李清照,嫁给了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是平日的“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闲暇时的“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还是假期里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呢?定然不是屡屡身体有恙,需要以“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青山万重天”聊以自慰的尴尬吧。

后来,家里条件好起来,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更多诗词,便逐渐有了写诗的欲望。生活困苦时,我挥手写下《无论什么都会走过》,它激励我勇步向前;在街头看到银发阿姨,想起妈妈,我写下《忆母亲》……八十余首诗作,或记录女儿的健康成长,或记载工作学校的发展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乡发展也有了很大变化。我写下歌颂鹤城繁荣的长诗,写下慨叹友情的小诗,都收在《李素新杂七杂八》中。小诗们多是灵光乍现的偶作,也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良句。他们就像我的孩子,静静地住在我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明亮,每一首都让我爱得刻骨铭心。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在工作时我感受到,光看闲书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们将身边的资源和平台利用起来,为读书创造了更多的便利。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成立了致远书社。在致远书社这个平台上,我们通过微信群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大家抱团儿读书、互助共进,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和帮助。在校长的引领下,我开始读更多心理学书籍,来了解孩子们的更多想法。同时我懂得了,凡事要变换角度、转换角色,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我也知道了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只追求功利,更要保持对孩子、对教育的心灵温度。

所有的好书,都是我们骨骼中的钙、饭菜中的盐,看似匹马只轮,却教会我们怎样靠近本真生活。铅字的书籍固然很好,但依我现在的修行,还做不到书不离手。所以现在,趁着一些零散的时间,电子书就可以大显身手。“学习强国”真是一个不错的学习平台,工农、教育、党史、慕课、诗词大会,都是我的“菜”。我尤其喜欢“平语近人”,一个个典故,一句句经典,都是我追求的方向。“一物不知,深以为此,便求知若渴”,催我求知求真;“沧海横流方显本色,大浪淘沙始见真金”,说明成功道路非一帆风顺,要克服困难方成大事;“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使我懂得了名利是短暂的,而智慧和能力是长久的,不和他人争取名利上的得失,只求加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多看别人打拼的背影,少揣测别人所谓的背景,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告诫自己多向他人学习工作方法,少去议论别人的长短。

社会日趋多元,心静者方能心安。当下的我,既不为官禄,亦不为权势。吸引我读书的,除了工作所需,更多的是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我非常羡慕诗人们闲适的生活。现在我有时间、有精力、有资金,我所憧憬的退休生活就是:晨起练剑闻鸡舞,烈日当空把书煮。午休陋室练书法,日暮听竹吟诗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之喜好,共享于君。在这风和景明的大好时代,希望大家都能静心享受读书的无穷妙趣,尽情享用书香熏染的多彩人生。(李素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