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佛山工业总产值排名(力争未来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倍增)(1)

“过去一年,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陈村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企业上市及产业招商取得新突破。其中,企业上市首现佛山市两个零的突破!奔朗新材在北交所挂牌上市突现了佛山零的突破,科达制造在瑞士交易所成功发行GDR实现佛山零的突破。同时,产业项目逆势而上,实现招商数量与质量双突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30家。中集智城、莱茵工业园等产业载体去化迅速,仅一年时间,厂房定制面积超22万方,占首期可供招商面积的70%。同时,重点企业增资扩产意愿强烈,企业自改加快推进。”

1月11日,在顺德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顺德区人大代表、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锦棠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的一年,陈村将围绕拓空间、促转型、重招商、优服务的总基调,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力争未来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倍增(翻番)。

2023佛山工业总产值排名(力争未来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倍增)(2)

陈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梁锦棠

南都:过去一年,陈村本土企业科达制造奔赴瑞士上市,奔朗新材也成为佛山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经济方面表现亮眼。接下来,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建设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方面,陈村将如何持续发挥陈村力量?

梁锦棠:新的一年,陈村将围绕拓空间、促转型、重招商、优服务的总基调,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力争未来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倍增(翻番)。

在拓空间方面,陈村坚决通过收储调规、盘活存量等方式,力争新增超千亩产业用地。今年陈村继续加大工业用地出让、整合力度。2023年计划出让超700亩工业用地,新引入两个合计近百亿产业项目,加快布局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

陈村还将抓转型升级,优化质量。一是企业层面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近年来,科达、科达液压被评为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奔朗被认定为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后续陈村将坚定不移继续支持科达制造、申菱环境等骨干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引进培育数字化服务平台,着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建设全覆盖。

二是园区层面的转型升级,推动“园中园”转型提升,优化形态。将安全、环保问题突出且产业形态低端的26个占地30亩以上的小微分租园区分阶段开展综合整治提升,制定扶持政策,畅通审批渠道,通过疏堵结合支持园区综合提升,逐步改变“园中园”小散乱的现状。三是产业层面,优化结构。陈村将立足区位优势及产业基础,积极对接全区及广佛制造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数字电商、创意设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陈村还将抓好企业服务,厚植发展底气。重点抓两方面,一是企业自改审批提速。按照“一企一策”,实现从原来“干服务、等进度”到“优服务、抢进度”的转变,通过设立服务专班,倒排审批时序,帮助企业加快改造投产,鼓励企业加速投资建设超10个合计300亩自改项目,投入资金超30亿元,全面提振市场信心。二是企业上市服务提速。陈村镇已储备后备上市企业8家,通过“一企一档”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加强分类指导,形成培育梯队,推动一批符合产业导向的行业龙头企业从“腰部”梯队脱颖而出,打造高质量的陈村上市军团。

南都:作为全区治水先锋,过去一年,陈村率先完成清岸行动,开启百岸大战,如今超34亿的南顺联安围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也已全面动工。新的一年,陈村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以水美城、以水兴城的步伐,全面提升陈村在大湾区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梁锦棠:去年陈村治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全区率先完成清岸行动,攻坚克难清拆河岸违建超14万平方米,全面摸清联围,摸查准确率达98.5%,启动陈村污水处理厂第三期建设,建成全区首个水环境可再生资源处理站,水环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接下来,陈村将围绕“提升水生态、水景观、水经济”持续发力,坚定信心打造水城共治、城水相融的绿色发展示范标杆,为顺德重塑水韵凤城魅力做出陈村贡献。

一是打造长治久清的水生态。自去年陈村全面启动排水单元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建设,首批试点项目已竣工。春节后将全面进行新一轮治水大兵团作战,力争年内完成60%工程量,两年整体完成联围建设工程,加快完成污水厂提标扩建、新建管网不少于200公里、完成8处水浸黑点治理,同步建设水智慧管控平台及运营调度中心,全面改善河涌水环境,构建长治久清的管理机制。

二是营造岸绿景美的水景观。在已全面完成河岸违建拆除整治的基础上,精心谋划利用好清岸行动释放的14万平方米滨水空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宜绿则绿,宜农则农,宜居则居,整合区镇村及社会力量共建一批滨水美岸项目。其中区联围项目计划投入超1亿元重点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园、潭洲水产城示范区、花卉世界绿芯三个片区的主干河涌环境提升工程;镇计划投入超6千万元对21条重点河涌开展景观提升,整体实现以水为脉、串珠成链,全面展现陈村地域文化特色;其余河涌将由各村居主导建设,实现自己家园自己建的主人翁意识与合力。

三是建设产程融合的魅力水城。陈村将锚定以治水带动城兴的总体目标,重塑城乡发展格局,精心打造滨水公共空间,发挥治水对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带动作用。其中立足广隆工业区,借助启动文海河龙舟公园二期等建设工程,加快推进沿河的科达、申菱、奔朗等上市企业增资扩产,以及中集产业园建设招商,以滨水景观串联智造社区,打造两个污水零直排工业园区,以水为脉打造高品质生态科创走廊。同时在花卉世界、仙涌庄头的三龙湾绿芯区域,通过深入挖潜年桔故乡、朱子理学等文化底蕴,打造以治水带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板。

南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过去一年,陈村牵手首都师范大学、引进“双一流”高校教育人才、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教育答卷。接下来,陈村会如何实施教育“四好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梁锦棠:围绕区委区政府部署,陈村将坚持把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再怎么投入都不为过”的决心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将陈村打造为“聚人才、育英才”教育高地,让教育成为陈村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大投入、用心设计,让校园成为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目前,陈村已经在科学谋划并稳步落实全镇中小学、幼儿园近期和中长期建设计划,今年继续加大投入,推动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顺利开办,加快陈村镇初级中学等学校新改扩建,计划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超4500个、宿位近3000个,计划未来三年将有16所学校、幼儿园新改扩建,新增义务教育学位超1万个、宿位近9千个,新增普惠幼儿学位超3千个,努力让陈村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二是大力引才育才,构建高素质教育人才高地。持续选优配强校长队伍,大力培养“素质硬、能力强、善管理”的校长队伍,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优秀教育人才,特别是名师名校长的招才选才工作,提高陈村教育铁军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陈村新增了新入职名校毕业生的激励,全镇高层次教育人才占比有望达23%。

三是擦亮特色品牌,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作为蒙学故里,陈村拥有三字经、朱子理学、黎简书画等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陈村将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学校,比如将于今年9月开学的首都师范大学顺德适子未来学校,这所学校由全国领航名校长、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担任校长,学校副校长、教学主管均为首师派驻的全国名师,每个学科至少配1名以特级教师为主的北京名师,让孩子在家门口接受“双一流”优质教育。

采写:南都记者 陈飞龙 路漫漫 胡嘉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