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

电影《悟空传》

电影《悟空传》上映已经一周,一个新的“美猴王”形象再次引出我们对孙悟空的讨论和想象。

齐天大圣孙悟空,那可是中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那真正的孙悟空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2)

今天禅风君就告诉你,从历史原型到传说人物,从小说杂剧到传世名著,我们的孙大圣原来长这样~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发展的梳理,我们也会发现,孙悟空从“猿猴妖精”到“猴子僧人”,再到“佛”的形象变迁,也是这个形象不断修炼得道的历程

一个戏很多的猴精

远在我们的华夏先祖开辟天地的时候,“孙悟空”就存在了,但那个时候,他还是只一个戏非常多的猴精。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3)

传说中的“无支祁”

在《山海经》和宋代志怪录《太平广记》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就有一个“形若猿猴”的庞大水怪,名叫“无支祁”,白头青身,火眼金睛,脖子伸长可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4)

描绘大禹制服“无支祁”的雕塑

这个大猴精,正事不干,戏特别多,尤其喜欢给大禹的治水工程瞎捣乱,整天“疾奔如飞、兴风作浪”,造成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于是,我们的治水专家大禹同志,带领先民把猴精无支祁制服,锁在龟山脚下。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5)

戏精“无支祁”爱捣乱

这也许是“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最早的渊源,而据历代考究,西游神话故事的起源地为湖北随州桐柏山一带,也正是“无支祁”传说流传的地方。

关于戏精猴子的传说,还不止这么一个。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6)

在汉代神话小说《搜神记》里,西南山区有一个猴子王国,里面的猴精经常偷抢女子,假装自己是人类,给自己加戏,玩过家家;

汉代《易经》卦象注解书《焦氏易林》中,专门有一个卦象,讲述盗人妻妾的“南山大玃”;

唐代著名传奇《补江总白猿传》主角也是把别人妻子抢入深山的巨型白猿。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7)

这些喜欢抢别人媳妇玩过家家的坏蛋,是当时人们对“猴精”的想象。

这些传说发展到宋元时期,成为许多演义、杂剧诉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猿猴妖精开始有了后来孙悟空的具体形象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8)

画本中的齐天大圣形象

宋代《封神演义》中,猿精袁洪和杨戬有一段精彩的打斗戏,几乎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二郎神大打出手的一次翻版,猿精袁洪还会“八九功夫”,不难让人联想到孙大圣的“七十二变神通”

元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中,“齐天大圣”爱好抢仙丹、喝御酒、偷蟠桃,简直就是“大闹天宫”的最初版本

元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中,“齐天大圣”已经有了“孙悟空”的名字,还声称“无支祁是我姊妹”;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9)

元杂剧《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一个筋斗能去十万八千里路程,有变三头六臂的本领,还能灵巧地爬上树去“化作个焦螟虫”。他的武器也变成一条运用自如的“生金棍”,不用时可以变小放在耳朵里

这些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都成为后来吴承恩塑造孙悟空形象的素材。

一个被误会为“猢狲”的“胡僧”

除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其实“孙悟空”这个形象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这与中国古代和周边各国文化交流有着紧密的联系。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0)

车奉朝像

在唐朝,有一位悟空和尚,原名车奉朝,出生在陕西省泾阳县,有着鲜卑族的血统,因此生得毛发旺盛,这也是当时人们对“胡人”的外貌印象。

车奉朝是唐朝一位将军,奉命跟随大军护送来自罽宾国的使者三藏法师回国,路上负责马匹车辆的管理。

但到了罽宾国,却患上了马瘟病而垂危,三藏法师妙手回春将他医治,车奉朝从此拜三藏法师座下。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1)

壁画中的车奉朝

车奉朝在迦湿弥罗地区游历了四年,又进入犍陀罗王城如罗洒王寺里游历了两年,再南游中印度,谨礼佛塔。

巡礼八处佛塔之后,车奉朝在那烂陀寺住止三年,然后又巡礼了印度其他一些著名的佛寺和圣迹,共住北天竺28年

28年来一直心怀故土的车奉朝,又带着佛牙舍利和珍贵经书,历经十年,回到东土大唐,取经归来的车奉朝被唐德宗赐法号为“悟空”。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2)

壁画中的玄奘法师和石磐陀

“悟空和尚”、“三藏法师”、“弼马温”、“西游取经”,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元素,正是出自这段历史。

除了车奉朝的原型,先于他40多年西游取经的玄奘大师,也有一个徒弟,成为了“孙悟空”的形象来源。

玄奘弟子慧立所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在西北边疆准备越境时,一位胡人拜他为师,并赠送给他一匹马,帮助玄奘越过千里流沙。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3)

玄奘法师和石磐陀取经画像

玄奘法师的这位胡人徒弟名为石磐陀,因而后来人们演绎西游故事,便说当年玄奘在取经路上收了一位“石胡僧”徒弟作侍从。口口相传产生误差,加上胡人多毛发的形象,渐渐就被误会成了“石猢狲”。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4)

玄奘法师和石磐陀取经画像

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和陕西榆林石窟、甘肃张掖大佛寺等地遗留的唐、宋、元时期的壁画中,在描绘玄奘取经故事时都画有一位高壁深目、连腮胡子的胡人僧侣,跟在玄奘的身后牵马背包。

于是,同为“胡人”形象的悟空和尚和石磐陀,就变成了“猴子和尚”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5)

宋代《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已经有猴行者保唐僧取经,“白衣秀才猴行者”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大梵天王赠给猴行者的隐形帽、金锡镮杖、钵盂三件法宝,被唐太宗封为“铜筋铁骨大圣”。

元末明初《西游记平话》里说“孙悟空”的来处:“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或许也是对西域“胡僧”的一个暗示

从“猴精”到“猴僧”,取经终成佛

历史人物的故事,与猴精的传说,随着人们对世界、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慢慢发展融合。

而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奴曼”,也融入了“孙悟空”的形象之中。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6)

印度神话中的哈奴曼

胡适先生、鲁迅先生等文学大师都研究过这个问题,陈寅恪先生在《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中认为,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神猴哈奴曼偷吃无忧树园的甘果,以及《贤愚经·顶生王缘品》中大闹天宫的桥段,与我们本土的传说和历史融合,终于成了吴承恩笔下那个从生性顽劣、大闹天宫,到护送圣僧历经艰险,最终取经成佛的“孙悟空”。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7)

从传说到文学形象,以及历史人物故事“美丽的误会”,到与外来文化形象融合,“孙悟空”可以说是历经了从“猴精”到“猴僧”的历程

最终在吴承恩的传世名著《西游记》中,完成了佛性的修炼,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8)

这个历程与西游故事中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是对“孙悟空”这一形象想象和文化寄托的不断变化,也是人们对自然、对世界、对佛教认识的不断发展。

真假美猴王中悟空被误解的表现(悟空传迎来了颜值最高的美猴王)(19)

归根到底,“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般的不同模样,就是作者和读者心中对这个神奇存在的想象。正如六祖惠能所言,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孙悟空”也是如此。

关于齐天大圣孙悟空,你有什么想跟禅风君分享的吗?快来留言吧~

,